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信息>> 佛教文化>>正文内容

佛教里的禅茶文化:“茶禅一味”

       

发布时间:2014年06月05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佛教里的禅茶文化:“茶禅一味”


  禅门修行,最重视的方法是“坐禅观心”。它要求禅修者在修行过程中排除所有的杂念,长时间专注于一境,以期达到身心轻安明净,最终导入禅悟之目的。禅修打坐最大的障碍是嗜睡昏沉和杂念掉举,而饮茶则具有去杂生精,清心凝神的功效。古人所谓“茶之三德”:即参禅打坐时可以全神贯注,通宵不眠;饱食满腹时可以助消利化,清神静气;心烦意乱时可以去除杂去念,心安体和。所以,吃茶素来为禅林所提倡,

  宋代时,饮茶技艺发展到一个高峰,在热衷感官趣味的同时,更是钟情于茶艺、茶道,茶禅相依的三昧旨趣,禅宗寺院吃茶并非如世间人闲来无事,消磨时光。一般只要法堂前的茶鼓敲响时,僧人们便都要到指定处去吃茶;凡要招待尊客长老时,也要敲茶鼓集众陪茶。可以这样说,“寺院茶”已是一种在一般念经修行之外的特殊修行方式。

  据史载元佑四年(公元1089年),苏东坡在杭州二次上任间,曾游览西湖葛岭的寿星寺,南屏净慈寺的谦师特地前来亲自为苏东坡点茶。苏东坡品此茶中极品,妙乎一心,作《送南屏谦师》一首,欣然答谢:

  道人晓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昧手。

  忽惊午盏兔毛斑,打作春瓮鹅儿酒。

  天台乳花世不见,玉川凤液今安有。

  先生有意续茶经,会使老谦名不朽。

  名刹出名茶,自古有之。名刹多位于名山,名山多在深山云雾之中,即有野生之茶树,也宜于一般茶树的种植,赵州柏林禅寺也因一句“吃茶去”而千古流传。赵州古佛从谂禅师在柏林禅寺的佛法问答,于吃茶的禅语机锋中寓于了佛法的三昧妙道,也显示了修行人高深的见地。

  自从“赵州茶”成为千古禅门公案之后,后世因参究“赵州吃茶去”而大彻大悟者,实是大有人在。有禅诗道:“山僧活计茶三亩,渔夫生涯竹一竿。”可见禅与茶的关系,已经达到了水乳交融的份儿上了。

  饮茶对于僧人,既可提神,又可领悟佛性。茶的俭朴,让人矜守俭德,不去贪图享乐;茶道的专注,让人的精神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茶水的清香,让人尤如喝进了大自然的精华,换来脑清意爽,生出缕缕佛国美景。这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茶禅一味”。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