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常识问答:佛学问答(第三辑)
佛学常识问答:佛学问答(第三辑)
1. 有人发心想学佛、修行,但习气重,不能持戒,怎么办?
2. 为人讲经说法,若佛法说错了,有因果之报否?
3. 做人心好就好了,又何必学佛呢?
4. 何谓持“满分戒”与“不满分戒”?
5. 菩萨圆寂,再转世为人,能知宿世因缘吗?
6. 修行之人,何以要断爱欲?
7. 布施者不三轮体空,将会与受施者结善恶缘吗?
8. 请问出家人已不重名利了,为何还要盖那么大的佛寺?
9. 佛制定过午不食戒,有何好处?修行到何种境界,才可持过午不食戒?
10. 自己知道佛法,吝啬不向人讲,有没有罪过?
11. 有信徒请沙门应供,至其家中,未供饭食,可以先请问佛法否?
12. 为何每翻起经书想阅读时,马上想睡觉,是何原因?
13. 为何梦会有善恶念?梦可以预测事兆吗?
14. 学佛很难,为什么那么多人都喜欢学佛?
15. 本人最喜欢学佛,可是时冷时热,怎么办?
16. 佛教里常听人说“发心”二字,是什么意思?
17. 外道所说的五教三教合一,可能成立吗?
18. 经典里常提到善男子善女人,是指何辈人物?
19. 何谓离三心,去四相?是什么意思?
20. 什么叫做“三藏法师”?
21. 学佛的人要破我见、我执,但不知什么是我见我执?
22. 要出三界,必须要破“见思”二惑,请问如何深入?
23. 到佛寺请法,须要具备什么礼节?
24. 佛教界所用的*轮标志,何以为三个轮?
25. 许多佛菩萨的头上又有佛相,甚至多手多足多身,是何意义?
26. 什么叫做“色法”?什么叫做“心法”?学佛之人是否要空二法?
27. 佛教的典籍,难懂难读,要如何才能深入?
28. 佛教是反对家庭制度的吗?
29. 信仰佛教必须出家才能解脱吗?不出家能得到解脱吗?
30. 学佛为什么要亲近善知识?
31. 什么叫做归依三宝?有何意义?
32. 佛教界每年于七月期间,请僧宝施放焰口时,死亡的祖先是否实际有领受到?
33. 佛经常说死亡后有六道轮回,自古至今,有何人可见证?
34. 佛教讲三世因果,佛教徒生病,请医生看病服药是否徒劳?
35. 佛教徒有人非常用功修行,可是业障不断现前,这是不是所学方法不对所致?
36. 无论何因,杀人都要受报,那些保家卫国的战士,是否要受果报?
37. 归依三宝可以离苦得乐,往生西方,为何有些人在未归依三宝之前,……?
38. 因果善恶既无抵销扣除之理,但又有行善与诵经持咒,可以消灾解难,是否有矛盾?
39. 既然因果律是自作自受,云何超度可使亡者业债减轻或上升,是何因由?
40. 受过戒的佛弟子,万一无心犯戒时,要用什么办法补救?
41. 按佛制出家二众,应该托钵乞食,我国僧宝何以未依教奉行?
42. 为什么修行者一定要受戒,不受戒而修行不是一样吗?
43. 何谓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
44. 学佛之人须到如何境界,如何程度,才可谓之证?
45. 除早晚课之外,在晚间躺在床上,轻念经咒有罪否?
46. 初学研究佛法,从何处著手入门,比较迅速?
47.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心与识有何差别?
48. 灵魂与中阴身有何差别?是何者往生?
49. 坐禅与静坐有何不同?
50. 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应先修后悟,或先悟后修,那样比较如法?
51. 真如与无明同一体,何以真如敌不过无明,随其轮回?
52. 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皆不可得,以何心可得,念佛心可得否?
53. 万法唯心,那么修行所得之神通,也是唯心所现吗?
54. “万法唯心造”,如遇鬼时,以此观念起“不造”之心,可否使鬼消失无形?
55. 法相以众缘所成,故当体即空,法性乃万有之本体,不假众缘,何以法性亦空?
56. 持咒与念佛功德有何不同?临终时以何为主?
57. 看小说、看电视,能得到忘我的境界而一心不乱,这与念佛一心不乱,有何差别?
58. 平时念佛不间断,假设在高速公路出车祸,当下被汽车撞死,来不及念佛,……?
59. 信愿行坚固的行者,临终无人助念,可否决定往生净土?
60. 平时修持到什么程度的功夫,往生才有把握?
61. 人若往生西方,其子孙代其诵经作功德,所做之功德,是往生人所得?还是子孙所得?
62. 临命终时,若魔化身为阿弥陀佛来引诱往生者,不知如何来辨别是佛或是魔,……?
63. 佛法中有权实二教,是什么意思?弥陀经是权教或实教?
64. 无归依佛教之人,有实行八德,不犯十恶,像这辈之人,临终有可能去到西方净土吗?
65. 念佛是愿见佛的,这和金刚经所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
66. 为何学佛之人,每逢相遇,皆合掌开口道:“阿弥陀佛”,是何用意?
67. 临命终时,能得正念,是西方阿弥陀佛来接引,或是自己心佛来接引呢?
68. 念佛之人,若欠别人债务,到命终之际,不幸债务还不完,能带业往生吗?……
69. “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佛位平等,为何又有等级的迹相?
70. 往生西方净土,决定莲花化生,若往生其他佛土,是不是亦莲花化生?
71. 念佛可得往生,这么轻而举之事就可了生脱死,佛陀为何还讲这么多的法门呢?
72. 禅宗不念佛求生净土,证得果住者也很多,他们不往生净土,到何处去了?
73. 十方菩萨,不求生西方净土,这样能完成佛果吗?
74. 诵经念佛确信有无量功德,可是大阿罗汉目犍连,何以不能避其不测之灾?
75. 往生西方后,乘愿再来,示现生老病死,与一般众生的生老病死,有何差异?
76. 称呼出家法师,其法名特加“上下”两字,其意义何在?
77. 不落因果与不昧因果,其意义有何差别?
78. 佛教戒杀生,但却主张火葬,身体有无量无边之虫所聚集,火葬是否杀生了,……?
79. 经言:“定业难转,共业难消”,台湾现处纷乱,如果只靠佛弟子忏悔修善,……?
80. 人之一生,善恶混杂,所获果报,究竟是善恶分开,或是功过相抵?
81. 佛教时常说因果,如猫捉老鼠,这亦可说是因果吗?……
82. 依据因果而论,前生多做善事,多修行的人,今生福报会很大,智慧高超,……?
83. 心净即佛土净,何谓心净?其义云何?
84. 一佛出世,随著道法的传递,概分正法、像法、末法三期,何谓“三期”?
85. 如果当淫欲炽盛,应以何方便令其离欲?
86. 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如何解释?
87. 极乐国土人民寿命无量,其数目应日益俱增,何以回入娑婆之菩萨,未所罕见?
88. 学佛之人欲临命终之前,能预知时日,是否佛之指示?
89. 净土法门十方诸佛共赞,弥陀成佛于今十劫前,十方诸佛有无另指其它净土法门?
90. 净土法门大小乘兼有,如何分别说明?
91. 佛教相信有上帝的存在吗?是在何天?
92. 五戒中的第四条妄语戒,虽受了戒,由于习性带动,假使不知不觉,……?
93. 受过五戒的法官,于法庭判人死刑,是否犯杀戒?
94. 人死亡之时,其神识(灵魂)从人体的那个部门脱离出去呢?
95. 神识投胎,是女人受孕则入,或是临产之时才投入?
96. 精神统一与禅定有何差别?
97. 平时不信佛,亦不敬佛,临终幸遇善知识助念开示,这能往生吗?
98. 生而聋者,其临终时,当善知识为他开示助念,是否能得利益?
99. 念佛后一定要念回向文吗?临命终时八苦交煎,……恐怕不能念佛,该怎么办?
100. 一切法是众缘和合而成,西方极乐国土之庄严,是否能例外,……?
101. 佛教中有“阿兰若”的名称,是什么意思?
102. 人寿自有定数,寿尽神识自脱躯壳,何以必先病而后死,……?
103. 佛教乃救世利人,是使现今世界太平安乐呢?或是使人死后升天、生净土呢?
104. 佛教是往生净土,基督教是进天堂,请问往生净土与进天堂是否相同?
105. 印度乃佛教的发源地,曾经盛行一千五百多年,为何还得亡国的果报?
106. 仗念佛诵经功德感发饿鬼善根,请问饿鬼是否能解悟经义?
107. 诵经念佛能灭重罪,修禅宗者,既不诵经,又不念佛,过去重罪何能消灭?
108. 诵经时敲鱼击磐是何意义?
109. 佛教主张慈悲为怀,而寺内大鼓都用真皮做的,这如何解说?
110. 阅经功德较之诵经功德,是否有一样?
111. 往生论云:“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意义如何解释?
112. 祖师禅与如来禅如何分别?
113. 念佛一句能灭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为何佛弟子天天念佛,还轮回不休?
114. 做一个佛弟子,可否养畜牲图利?
115. 修行者触犯戒律,命终时若堕三途,将有出期否?
116. 人之欲,在家居士若正淫无断,是否可以往生西方净土?
117. 虽有度化众生之意愿,而众生刚强难度,可用什么方法来劝度,使其深信正法?
118. 有句话:“各人修各人得”,为何还说:“一子出家,九祖超升”,其理何在?
119. 修戒定慧可得神通,何以晚近以来,甚多僧俗之修行者,而未闻有得神通者?……
120. 神识居住在众生的那个部位,是头部、脑部、还是心部?
121. 定中看到五欲六尘,固然不能称为正定,倘若看到佛相,可称正定否?
122. 心地若然无挂碍,高山平地总西方,西方就在自己心中吗?
123. 学佛学事理,念佛一门,如何为事?如何为理?
124. 成佛后的佛性,与凡夫的本性,有何差别?
125. 何谓五利使?请分别解释之?
126. 大三灾是甚么?小三灾是甚么?
127. 何谓小劫、中劫、大劫?
128. 世界的成住坏空如何演变?
129. 八不中道,是那八不?
130. 何谓“四念处”?
131. “五停心观”是什么意思?
132. 佛门中常到四正勤,不知何谓“四正勤”?
133. 佛教经典常引述莲华,莲华到底有何意义?
134. 佛法浩瀚如海,“三藏十二部经”如何解释?
135. “南无”应读何音?含有何义?何故在佛菩萨名号之上,必加此二字?
136. 为何佛门弟子,很重视回向?意义何在?
137. 念阿弥陀佛,往生殊胜净土,总得几许利益?
138. 论诸法门,其数无量,何法自力?何法他力?
139. 自力修道,何时得成?他力修道,何时得熟?
140. 阿弥陀经云: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上来虽勤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
141. 赞叹念佛,得何功德?诽谤念佛,得何罪报?
142. 专念阿弥陀佛,定生净土,定得无量功德,未审有何保证?令不遣信耶?
143. 出家有那十二种功德?
144. 成熟有情?严净佛土,作何解释?
145. 念佛有什么好处?试举经文为证?
146. 佛言三事,最为无上,是指那三事?怎么样才能算真供养佛?
147. 舍利是什么东西?何故而有?
148. 何谓俗谛和真谛?
149. 何谓“二种资粮”?意义何在?
150. 佛门弟子受戒之后皆有“烧戒疤”,不知意义何在?
151. 受戒时有戒法、戒体、戒行、戒相等四科门,南山律宗立此为戒四别,……?
152. “佛魔一如”要如何解释?
153. 大圣世尊初成道,初转*轮,度何人?说何法?
154. 金刚经与其它经典常提到“四生”,不知四生是何意义?
155. 往生极乐世界之后,还记得今世的事情吗?
156. 我自觉当女人身比男人身要苦得不可称计,但如何才能女转男身,请慈悲指示?
157. 加持过的“大悲咒水”,给予畜牲喝,而使它与佛结缘,行得通吗?
158. 何谓“定慧等持”?
159. 净土宗依据三经一论为净土法门之要典,何谓三经一论?……?
160. 从因地修行开始,声闻乘历经多久可证成果位?……
1. 有人发心想学佛、修行,但习气重,不能持戒,怎么办?
习气(梵语vasana)。又作烦恼习、余习。由于吾人之思想及行为经常生起的习惯、习性。众生习气重,是无量劫以来所累积的通病,的确要把戒持好是不容易的,但是不把戒持好,心地必将放逸,因放逸而造业,因造业而感召痛苦的果报,乃至沉沦于生死(梵语samsara) 的深渊。
凡夫在因地修行,必须愿力坚强,心要禀持持戒的重要性,毕竟,持戒(梵语sila)可以令凡夫由生死的此岸到达解脱(梵语vimoksa)的彼岸,持戒能由烦恼的此岸可到达清净的彼岸,持戒能由流转的此岸到达还灭的彼岸,持戒能由凡夫的此岸到达圣者的彼岸。
同样的理由,如果不能持戒,那将会继续不断的流转生死,感召无量痛苦的果报,始终于六道往返不休,于三界(梵语trayo dhatavah)沉溺永无止息。
2. 为人讲经说法,若佛法说错了,有因果之报否?
因果(梵语hetu-phala)。指原因与结果,亦即指因果律。凡事皆有因果,佛法说错了,将别人的知见引导错误,致使他人走入歧途,因而堕落迷妄的深渊,感召无量恶报,那么,为人说法者,因果亦难逃之夭夭!古来大德曾经把佛法说错一个字,因而感召五百世的狐狸精哩!岂可不慎乎!
3. 做人心好就好了,又何必学佛呢?
世俗(梵语samvrti)之辈,往往如是说,乍听之下,似乎有道理,但仔细思惟一番,却酝酿无限错谬,此话如何而说呢?因为心好就好了,那么,心好是以何种心为标准呢?我们放眼看天下的一般人,嘴巴说心好就好了,何必学佛!但嘴巴还再吃众生肉;嘴巴说心好就好了,何必学佛!但嘴巴亦然再说谎话;嘴巴说心好就好了,何必学佛!但是身体依旧杀盗淫,如此一来,岂不是无稽之谈,隐瞒别人欺骗自己了吗?
再深入的探究一番,做人果然心地好也是好,做天人心地也是好,做声闻(梵语sravaka)心地也是好,做缘觉(梵语pratyeka-buddha)心地也是好,做菩萨(梵语bodhisattva)心地也是好,做佛(梵语buddha)心地也是好,同样都是好,但是境界有高低深浅,不能一概而论,这里我们要表明的是,学佛的境界高于一切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之心,所以,为了更上一层楼的境界,做人的标准还不够,亦须学佛,以期开悟证成无上菩提为宗,是故,做人心好还不够,亦落人乘,未达佛乘,尚未究竟,故须学佛。
4. 何谓持“满分戒”与“不满分戒”?
若以在家五戒(梵语panca silani)而言,能持圆满五条戒法(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是名持满分戒;若五条戒有一条至四条戒不能持者,不能全部持满戒法,是名持不满分戒。若持一条戒,称一分戒;若持二条戒,称少分戒;若持三、四条戒,称多分戒。
5. 菩萨圆寂,再转世为人,能知宿世因缘吗?
菩萨类别有五十二阶位,菩萨(梵语bodhisattva),境界高低深浅有异,不可一概而论,若证得法身(初地以上)之菩萨,就没有隔阴之迷,转世为人,能知宿世因缘;若没有证得法身(梵语dharma-kaya)的菩萨,转世为人,要知道宿世因缘,就不是那么容易之事了。
6. 修行之人,何以要断爱欲?
六道众生所以不能证得菩提(梵语bodhi),就是不知爱欲自性不可得,因此,无止尽贪求爱欲,因爱欲故造业,因造业感召轮回之报,是故,修行者必然要断爱欲,普得清净自性之彰显。
佛说四十章经云:“人怀爱欲不见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搅之,众人共临,无有其影者,人以爱欲交错,心中浊兴,故不见道,汝等沙门,当舍爱欲,爱欲垢尽,道(梵语marga)可见矣!”
7. 布施者不三轮体空,将会与受施者结善恶缘吗?
是的,布施(梵语dana)者不能将能施、所施之物、受施者三轮体空,必然心里有念、有住、有相故;心地有所求,起善念得善报;布施后心地后悔,必将与受施者易结恶缘,是故,每当行布施之际,应该心存布施者乃空性(梵语sunyata),所施之物亦空性,受施者亦空性,见空性即解脱,如是而布施,即与道相应矣!
8. 请问出家人已不重名利了,为何还要盖那么大的佛寺?
佛寺盖得庄严(梵语vyuha)而广大,若能广度无量众生,盖大寺又何妨?若不度众生,又不弘法,亦不修行,盖雄壮的佛寺,的确有劳累十方信众之财;出家人若能不重名利,盖大佛寺,依此而广行度众,弘法利生,代佛宣化,普令大地有情,因迷而悟,因悟而证,是名功德无量!
9. 佛制定过午不食戒,有何好处?修行到何种境界,才可持过午不食戒?
过午不食的好处极多,是故佛陀制定之:
一.食欲少,能减低男女爱欲之心。
二.能得身心轻安,让肠胃得到适当休息。
三.易入禅定(梵语dhyana)。
四.有更充裕的时间可修行悟道。
五.欲得解脱(梵语vimokso),食欲必然净化故。
六.三世诸佛皆依过午不食。
持过午不食有如上所述之好处,有理念而持午,人人皆可行之,持之以恒,即可得到持午之功德与利益,无有限制。
10. 自己知道佛去,吝啬不向人讲,有没有罪过?
自己明白佛法的道理,有人请问,吝啬不向人宣说,是有罪过的,
第一、此人忘恩负义,不知报三宝(梵语tri-ratna)恩故。
第二、对自己而言,自心自私自利,我执深重,不得解脱,得愚痴(梵语modha)果报故。
11. 有信徒请沙门应供,至其家中,未供饭食,可以先请问佛法否?
在次第上应该先供饭食,而后请问彿法,若颠倒前后,有失礼之处,易犯慢法慢僧之嫌,我佛弟子应如是知,如是见,是名正见(梵语samyagdrsti)。
12. 为何每翻起经书想阅读时,马上想睡觉,是何原因?
经书所阐扬的是真理,解脱之道,众生不易相应,生涩贫乏故,如路面砂砾荆棘,坎坷难行;众生无量劫以来与五欲(梵语panca kamah)六尘(梵语sad visayah)相应成习,背觉合尘,六道轮回走得很光滑,闭上眼睛也不会走错方向,易于相应,是故,翻起经书就想睡觉。
13. 为何梦会有善恶念?梦可以预测事兆吗?
梦就是吾人没有熟睡所产生的心识活动,动善念是善梦,动恶念是恶梦,佛门称之梦中意识。梦是睡中意识活动的前后景像,如人白天之妄心一般,妄心飘浮不定,极为微脆,妄心强烈坚固,妄想亦随之而强烈,印象随之而清晰,梦中亦复如是,梦或多或少可预测事兆些,但机缘甚为渺小,正信佛弟子,不以梦为预测事兆为正途,毕竟,梦亦属妄识之类。
14. 学佛很难,为什么那么多人都喜欢学佛?
佛法是解脱之法,是觉悟之法,是证悟菩提之宝筏,解脱(梵语vimoksa)与觉悟,固然是艰难的、不易的,但是,不是不可成佛的,只是时间的迟早问题,所以说,学佛很难,不学又不行,不学准堕落,懂得佛法的人,无形中便发起学佛的热诚与风行。
15. 本人最喜欢学佛,可是时冷时热,怎么办?
凡夫(梵语prthag-jana)在因地学佛的过程,道心往往不易坚固,如空中的羽毛,随风飘动,无有定处,时冷时热,这是很正常的情况,若遇到这种现象,更应该抖擞精神勇猛精进,凡夫在因地修行是应该带有勉强的意愿,因为懈怠的习气已经无量劫以来就本有了,若不带勉强的意志力,始终易被懈怠之心所蒙蔽,因而不得自知,甚至知而无法前进。
我们在修行学佛的历程,应该在正见方面先矫正,若能正见人生与宇宙的真相之后,必能从行为方面逐渐改善,日益净化与升华。
华严经云:“无量无边众生发菩提心,难得若一若二住不退转。”
杂阿含经云:“若人生世间,正见(梵语samyag-drsti)增上者,虽历百千生,终不堕地狱。”
16. 佛教里常听人说“发心”二字,是什么意思?
所谓发心者,就是启发未发之心,令心生起,是名发心。指发愿求无上菩提之心,发菩提心之略称。即发起求解脱苦难,往生净土或成佛之愿望。菩提心(梵语bodhi-citta)乃一切诸佛之种子,净法之良田,发此心,勤行精进,以速证无上菩提。
17. 外道所说的五教三教合一,可能成立吗?
宗教的教义,有共通点与不共通点之处,不能一概而论,教义有深浅高低之别,五教三教合一,始终是无法达成共识的。
何谓共通点呢?就是每一个宗教在根本立场上,都以行善断恶为正宗,行善断恶是每个宗教所共识的,若离此观点,必然会被时代所淘汰,所厌弃。
何谓不共通点呢?就是各宗教都有各宗教的根本立论法则,在思想上悬殊甚大,甚至格格不入。譬如:基督教主张一神论,创造论,认为人类与宇宙世界是上帝所创造的,人类与宇宙世界的存在是上帝的存在而存在,上帝不存在,人类与宇宙世界就免谈了,不但基督教如此而立论,其它的宗教亦必如此而立论,譬如回教阿拉的真神,也主张宇宙是它所创造的;印度教的大梵天王也主张宇宙是它所创造的,中国的古老文化,盘古开天地之论调也是如此一般,这些宗教都是主张一神论,或称为创造论。
佛教(梵语Buddha-sasana)立论有别于其它任何宗教,佛教能正觉人生与宇宙的真相,是故,佛教是觉者的宗教,不是一神论或创造论的格式所能相提并论的,佛教正觉人是无始无终的,非上帝或真神所创造,更不是道所化育的,宇宙的存在是由六道众生广造诸业,因而业力感召所成的,是因六道众生的存在而存在,若六道众生全部都净化解脱,那么宇宙亦必然消失而不存在了,佛教主张不二法门,讲缘起性空,中道实相义谛,是其它宗教所没有的。
基于各宗教之教义截然不同,欲五教三教合一,是为甚难,永远无法成立,智者应如是知,如是见,不然儱侗含糊的信仰,易陷入和事佬,混淆视听,道听涂说,莫衷一是之感,岂不悲哉!若欲证成无上菩提,终无是处。
18. 经典里常提到善男子善女人,是指何辈人物?
善男子(梵语kula-putra),善女人(梵语kuladuhitri)之简称。具足一心向善断恶之男女,乃至发菩提心之行者,皆可称之,但善男子善女人在修行的境界是有高低深浅之别,有修得累生累劫的光阴,有的仅修几生几世,有些刚初发心,是故,善男子善女人,总称为一心向善断恶之男女,乃至发菩提心之菩萨是也。
19. 何谓离三心,去四相?是什么意思?
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是名三心。过去心如幻如化,了不可得,空性(梵语sunyata)故;现在心如幻如化,了不可得,空性故;未来心如幻如化,了不可得,空性故,三心了不可得,空无自性,无所得故,应当离,不应生心贪著自性可得,自性空性不可得故,故名离三心。
何谓去四相呢?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是名四相。
我相乃四大五蕴所缘起,缘起诸法乃性空,性空诸法不可得,是故,我相无我,无我不可贪,是名去我相;人相是我相的对立而存在,妄计我是人,我生人道,异于余道,名为人相,我相不可得,人相亦不可得,不可贪著人相,是名去人相;众生相乃众缘所成,六道众生妄计色受想行识和合生此身,名之众生相,然而众生相无自性,无自性不可得,名为去众生相;众生于五蕴法中,妄计我一期寿命,或长或短,是名寿者相,然寿者相其体亦无自性可得,心不生贪著,故名去寿者相。
学道者若能离三心去四相,即能与菩提自性感应道交,当下与自性相会,法身(梵语dharma-kaya)自显矣!
20. 什么叫做“三藏法师”?
三藏法师(梵语tripitakacarya)。经藏、律藏、论藏,名之三藏。经藏阐明定学,律藏阐明戒学,论藏阐明慧学,三藏总摄佛教的总纲。若能精通贯串三藏教义者,名为三藏法师,如玄奘大师、鸠摩罗什大师、智者大师、杜顺和尚、印顺大师...等等。
三藏法师亦可称为:依三藏为师,三业(梵语trini-karmani)与三藏相应,所言所行皆三藏之用,名为三藏法师。
21. 学佛的人要破我见、我执,但不知什么是我见我执?
我见又名我执,一切众生的肉体与精神界,都是因缘所生法,本是无我的实体存在,但吾人都在此非我法之上妄执为我,故称之我见。众生所以会生死流转,只因有我见,因我见而不能正见诸法实相,导致迷惑而造业,感召无穷苦痛,浪迹六道,往返三界(梵语trayo dhatavah)。若能知我无我,执著就不得由起,当下远离妄计之执,即可入道矣!
22. 要出三界,必须要破“见思”二惑,请问如何深入?
要出三界,必须破见思二惑。何谓见惑?就是见解上的迷惑或错误,如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五不正见。何谓思惑?就是思想上的迷惑错误,如贪嗔痴慢疑等五烦恼。断此见思二惑即证阿罗汉果(梵语arhat),出离三界。
修行欲深入解脱,必须先从见惑解危,由见解正见之后,思惑也就随之而净化,逐步迈上菩提之道。
23. 到佛寺请法,须要具备什么礼节?
家有家规,社会有社会规章,国家有国家宪政,佛寺有佛寺之礼仪,若欲请法亦必依礼仪行事,不得马虎了事,若不依法请法,易生起慢法慢僧慢佛之过失。
所谓:诚于中,形于外。主敬存诚于内心,理办到了;礼节仪式不可废,事办到了,里外一致,理事不二,请法之礼仪亦复如是。
佛陀时代,佛弟子欲请法,首先绕佛三匝,而后顶礼佛陀三拜,心存主敬,长跪合掌,接著就是发问佛法,佛陀就一一阐述解答,讲述圆满,佛弟子应行感恩之念,向佛陀行三顶礼之仪,而后退下,依教奉行。过去佛行化皆如此一般,现在佛行化亦如此,未来佛行化亦必如此也。
24. 佛教界所用的*轮标志,何以为三个轮?
*轮(梵语dharmacakra,巴利语dhammacakka),谓对于佛法之喻称。*轮之由来,乃由八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所组合,表征八项圣者的道法,修此八正道,可证得阿罗汉果乃至佛的果位。
三个*轮具足著三法印,行道者依此三法印辗破三界之见思二惑,因而断三界,脱六道,此*轮永远不休不止!
25. 许多佛菩萨的头上又有佛相,甚至多手多足多身,是何意义?
佛菩萨的头上还安有佛的头,甚至安有多手多足多身的现象,这表征佛的智慧(梵语jnana)与神通(梵语rddhi)广大,慈悲无尽,愿力无穷,行门广大无际的表率,佛的意境甚深难测,安上多手多足多眼多身,只是百千万还不及一的形容佛境,毕竟,佛的法身是遍满法界,无刹不现身,能够大体大用,体用无碍,变化莫测,唯佛与佛方能究竟了知。
凡夫为佛菩萨安装圣相,实在微不足道之举,仅能拱云托月,衬托佛之无上庄严,与甚深佛之意境而已!
26. 什么叫做“色法”?什么叫做“心法”?学佛之人是否要空二法?
色法(梵语rupa-dharma)。心法(梵语cittadharma)。物质界,或器世界,由众因缘和合,谓之色法。精神界,心灵上的行为,所造作的功用,谓之心法。
色法与心法,本性无有自体可得,空幻不实,缘起性空,性空不碍缘起,如是实相中道,是色心二法的本来面目,学佛之人,应如是知,如是见,若如是知见,必将与道相会,去圣不远。
27. 佛教的典籍,难懂难读,要如何才能深入?
佛教(梵语Buddha-sasana)教义的确深广无际,浩瀚如海,难懂难读,要深入法海,体解大道实在是一件不易之事,但只要我们有信心、有耐心、有毅力、有恒心,终了还是可以到达彼岸的。
在学佛过程常亲近善知识(梵语kalyanamitra)是必然须要的,因为善知识可为我们解开经典的奥义,让我们心开意解,同时,行者必须广学多闻,由闻思修下手,日积月累,心地自然能开拓出新天地来。
28. 佛教是反对家庭制度的吗?
非也,佛之弟子有两大类别,一则出家佛弟子。二则在家佛弟子。各人因缘成熟,能以出家(梵语pravrajya)身分修则以出家修;各人因缘未成熟则以在家修行即可,是故,佛教是不反对家庭制度的。
在家有在家的制度所限,往往进道的过程,较易被限制、考验多、累赘多、牵缠多,在家弟子能佛法家庭化是最好不过了,在知见上、思想上、行为上,都能佛道相应,大众一心,别无议论,佛化家庭亦可学佛。
29. 信仰佛教必须出家才能解脱吗?不出家能得到解脱吗?
解脱(梵语vimoksa),意谓解放,指由烦恼束缚中解放,而超脱迷苦之境地。信仰佛教不一定非出家不可,也不一定出家才能解脱,只是条件的优劣有别,环境有别。出家不精进菩提,证道难也;若肯勇猛向道,无种种束缚,条件具足,证道指日可望。在家修行若肯精进向佛而修,虽有俗务纠缠,愿力坚强,亦可突破难关,以种种顺逆境为增上缘,迟早将与菩提(梵语bodhi)相应;若在家修,经理俗务,以懈怠之心,进进退退,起伏不定,则道业难成。
30. 学佛为什么要亲近善知识?
善知识(梵语kalyanamitra)。指正直而有德行,能教导正道之人。善知识能懂得世法与出世间法融通无碍,若亲近善知识可引导我们走出三界的窠臼,由迷而悟,由苦而乐,由凡而入圣,因而证悟菩提,免受六道沉沦之苦。因为善知识是世间的大明灯,是六道众生的导师,是苦海中的宝筏,善知识是痛苦中的甘露,是转凡入圣的大法将,若欲赞叹善知识之功德,穷劫不能尽。
31. 什么叫做归依三宝?有何意义?
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叫做归依三宝(梵语sarana tri-ratna),归依三宝是踏入佛门的第一关,将后入佛门,亦以三宝为修行的对象,以后成就佛道也不离三宝,归依三宝是种下以后成佛之因,成佛就是果,所谓:归依在三宝.实践在三宝.圆满在三宝。
佛门弟子以三宝为依为行为证,离此三宝,另行他法,欲证成佛道,终无是处。三宝是黑暗中的一盏光明之灯,三宝是六道迷妄中的导航,三宝是生死沉沦的慈舟,三宝是人生宇宙的开启钥锁,是成佛的必经之道。
归依三宝是因,同时也是果,何以故?因为归依的对象(三宝),也是以后成就(三宝)的归宿,归依与归宿是同等一样东西,那就是三宝的展现与宗旨,三宝始终是不二的。
32. 佛教界每年于七月期间,请僧宝施放焰口时,死亡的祖先是否实际有领受到?
当人死亡之后,快则瞬间即往生他道,慢则七七日,也就是四十九天即可投胎转世,随各人业报而受生,业报有轻重,感召的业果也就千差万别了,死亡的祖先若已超过四十九天,早已随业而投胎转世,如此一来,不知道要超度谁?领受的机会渺小至极,愿仁者思量!思量!莫陷入迷信的圈套。
若祖先命终在四十九天之内,为之放焰口诵经念佛,乃至做功德(梵语guna),祖先确实可领受得到,阳上的眷属为亡者广行布施,七分功德亡者只得一分,阳上眷属功德自得六分,是故,佛陀告诉我们,布施(梵语dana)行善要趁现生中而为之,其功德不可思议也;若等死亡后才布施行善,这是无可奈何的补救方法,亡者领受功德的机会,甚为微薄,愿我佛门弟子,应如是正见,是为有幸!
33. 佛经常说死亡后有六道轮回,自古至今,有何人可见证?
人的精神界(俗称灵魂)是无形无相的,若以有形有相的东西欲测无形无相的精神界,甚难可得,虽是难以见证,但深入理会,必有个著落处,毕竟,善根成熟也能体验轮回之事,人是由精神与物质两者和合,而成完整的生命体,缺一不可,有肉体无精神(俗称灵魂),恰如死尸一般,行尸走肉,麻木不仁,无有知觉;有精神无肉体,却失去大用,不得彰显精神之妙。
见证六道轮回,可由圣言量、比量、现量,而得知轮回的事实,乃至诸佛菩萨,历代祖师高僧大德,皆一一有所叙述。
34. 佛教讲三世因果,佛教徒生病,请医生看病服药是否徒劳?
不论世间法与出世间法,无非是因果(梵语hetu-phala)所成,生病之例亦不外乎因果,然因果有远报与近报之别,病情由来亦千差万别,但不外乎生理病与业障病两种;若生理病而言,大体上由精神与四大不调所导致,找医师或多或少可疗愈,这种生理病须要找医师看病,病之起源必有前因与后果的,譬如感冒而言,或许是自己不慎,穿少衣服、或冲凉水、或睡觉没有盖棉被、或气候寒凉所致,种种之因素不等,这些感冒的条件就是前因,感冒就是后果,像这种病情须要找医师疗治的,不可一味推给过去世所造之因,因而今生得果的论调,因而不去看病,若如此一来,便成迷信之说,佛教非如是说,若如是说,便成外道邪论。
所谓假病有药医,真病无药医。假使是业障病,亦不外乎因果所现,应该多广行善业,布施喜舍,累积功德,若能如此而为,业障(梵语karmavarana)可逐渐病愈。
生理病有生理病的疗治法,业障病有业障病的疗治法,不可草率行事,若不对治下药,是徒劳无益的,佛教徒若生病,亦须视病情而定,而非盲目的不找原因,若是生理病,应该理念的找医师而治疗,非到穷途绝境不肯罢休!这是佛教徒应有的共识。
35. 佛教徒有人非常用功修行与精进办佛事,可是业障不断现前,这是不是所学方法不对所致?
不完全如此,除了修行方法不正确或办佛事有误之外,往往还有往昔无量劫前所造的业因(梵语karma-hetu)所导致,因此,业障频频现前,堵不住、挡不得,有时候真令人束手无策。
华严经云:“假使百千劫,所做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36. 无论何因,杀人都要受报,那些保家卫国的战士,是否要受果报?
造善得善报,造恶得恶报,是不变的因果律,造因有共业之因与不共业(梵语avenika-karman)之因,我们尚未解脱三界,亦然要受三界的共业所驱使,身不由己,无奈又能奈何呢!保家卫国的战士亦不能例外,虽然国家说是为你负担其罪,但你不要忘记国家有国家的共业,你是共业中的不共业,罪亦难免,因缘成熟,必招果报,因果(梵语hetu-phala)是没有特权的,因果是没有赦免的。
自古至今,中外国家,历史上败家亡国的史实,不是活生生的一面镜子吗?此国与彼国斗争杀戮,惨不忍睹,血流遍满大地,尸体横遍山野,难道这些不是因果循环所致吗?难道会无风起浪吗?难道世间会有无因而有后果吗?难道世间被杀者都是无辜的吗?是倒楣的吗?要明白呀!个人有个人的因果,社会有社会的团体因果,国家有国家的共业因果啊!世界有世界的大洪流因果呀!
总而言之,保家卫国之战士亦不免受因果制裁,果报亦无能享有特权,因而逃之夭夭!
37. 归依三宝可以离苦得乐,往生西方,为何有些人在未归依三宝之前,诸事如意,家道兴隆,然而归依三之后,凡事不能如前,家道却日渐衰弱,有的更无后嗣,是何原因?
佛教所讲的因果,是平等的、不会错乱的、有规律的、有前后的、轻重分别的,请仁者勿忧勿虑!
正信的佛弟子,归依三宝是因(梵语hetu),成佛是果(梵语phala),这是正确的,归依三宝,可以离苦得乐,往生西方,证成无上菩提,这是正确的、是平等的、有规律的、不会错乱的、因果分明的。
若归依三宝,会使人潦倒不得志,会使人倒楣、生大病、被车子撞死、天灾地变、猛风暴雨、刀兵劫难、倾家荡产、家破人亡,这就是因果错乱、因果无规律、因果不平等、因果不分明的下场、因果没有前后的惨剧!只可惜实际的因果不如此一般,所以凡夫修行可以证得佛的果位,这是理所当然。
假使我修行,我无法证得佛的果位,别人没有修行,别人却证得佛的果位,这就是我倒楣,因果错乱、因果不平等、因果无规律、因果无前后、因果不分明,但事实非如此,我修行是我证得佛果,别人无修行,证果不得,这是因果平等、不错乱的、有规律的、分明的、有前后的。
有些人未归依前,顺心如意,诸事祥和,但归依后,凡事不如意,家道日益枯竭,乃至无后嗣,这一连串的后果,以佛法告诉我们,这些必然有其前因,目前是受前因之报,现在所做之因未成熟,将来一旦因缘现前,必然有报,至于那些不如意与潦倒之事,与归依三宝丝毫无关,毕竟,因果是分明的、因果是不会错乱的、因果有前后的、因果是平等的、因果是有规律的、因果轻重丝毫无差,请仁者勿忧勿虑!
38. 因果善恶既无抵销扣除之理,但又有行善与诵经持咒,可以消灾解难,是否有矛盾?
佛法是觉悟之法,丝毫不差,因果善恶分明,是有规律的、平等的、有前后的,更不会错乱!
定业(梵语viniscita-karman)是不可转的,不定业可以转,但佛法肯定定不定业皆是空无自性,如幻存在的,定业与不定业,果报迟早有可尽的时候;定业只是持续长久些,但总有尽的时候,不定业持续不久,所以易转,至于重的定业,有时今生无法转变,但来生未必不可转,因为诸法本缘起,缘起诸法本不牢固,毕道无我故。
不定业较微薄,时间拉长,易于净化解脱,若行善与诵经持咒,确实可消灾解难之功,但须以坚强愿力以抗衡;至于定业以现生而论,是无法解危的,所谓定业就是不可改变之业力,如钢钉钉在墙壁,坚固不能拔,如此现生而行善与诵经持咒,将无法补济定业的,因为业力远胜过功德力,但所行善与诵经持咒功德,绝对不会消失,将后必然感召美好果报。
39. 既然因果律是自作自受,云何超度可使亡者业债减轻或上升,是何因由?
因果律是自作自受,佛绝对无虚言,重罪或重债,不易超度,如五逆十恶(梵语dasakusala-karma-pathani),欲超度极为甚难,因为亡者内心恶念炽盛,必召极恶之报,佛亦无特权施救;若轻罪,超度较有机会!
佛虽有不可思议广大神通,但众生造业亦不可思议,所谓:神通不能敌过业力,业力能障圣道,业力如枭雄,具足千奇百态,难调难伏。
自作自受的果报,欲超度上升乃至减轻其业报,确实不,易超度成就必须有超度成就的条件,譬如:超度者必须具足高超圆满的德性,以虔诚之心而为亡者超度,那么亡者亦须具足背尘合觉之念,肯忏悔发露罪愆,一心一意禀持著断恶向善的意志,有浪子回头之悲切,若能如此相应,才有超度上升与减轻罪业的机缘。
若超度者具足圆满的德行,同时很悲切的为亡者超度,但是亡者不肯忏悔发露罪业,亦然背觉合尘,毫无浪子回头的意念,若如此的超度,唯恐甚难,因为超度必须有超度的条件,因缘具足,方能构成超度的事实。
40. 受过戒的佛弟子,万一无心戒时,要用什么办法补救?
犯戒情况若无心而,犯其罪不大;有心犯戒,其罪甚大,佛法论罪是讲究犯戒者的心态与动机而定罪。万一不慎无心而犯戒,应该勇于忏悔,披陈发露,将罪相、罪根、罪业彻底忏除,将后不得重蹈覆辙,历史重演,并时常诵戒,守戒如掌中珠,如是持之以恒,是名熏戒,让戒行日益成长,因而增进菩提道业。
41. 按佛制出家二众,应该托钵乞食,我国僧宝何以未依教奉行?
佛陀度化众生行化人间,皆因人、因时、因地而观机逗教,大乘戒法乃十方三世诸佛所共同制定的圣戒,三世诸佛不可违越;小乘戒法可随国俗需不需要而增删;譬如:在中国的民情,对出家人的看法要求甚高,不得有丝毫的违犯威仪,如佛世之时,无制定不可嚼槟榔,印度当时也没有吃槟榔的现象,因此,佛就无制止不可吃槟榔这条戒法,若佛陀诞生于现代的台湾,相信佛陀会制定出家二众不得嚼槟榔,嚼槟榔大失威仪,口吐鲜红色的槟榔汁,极其不雅观,故佛必定制之。
同样的道理,佛法流传到现阶段,托钵乞食的行法,的确在当今中国国土,实在不易推行,历代高僧曾经多次尝试倡导托钵乞食之惯例,亦然无法推动成功为事实。
由于国土区域有别,民族风情有别,导致托钵乞食之行法,遭受种种挫折与曲解,甚难依教奉行,于是形成中国佛教的特色—-佛寺开伙。
深信佛陀能正见时代背景,对佛寺开伙之事,会开方便法门,以适应时代的佛教。韩国、日本的佛教,亦与中国佛教的特色大同小异。
42. 为什么修行者一定要受戒,不受戒而修行不是一样吗?
凡夫(梵语prthag-jana)修行的过程,不是执理废事,就是执事废理,不能行中道法门,因此,顾此失彼,顾彼失此。
凡夫心地未解脱,心易飘浮染境生心,贪著五欲(梵语panca kamah)六尘(梵语sad visayah),难割难舍,佛有善巧方便,为令众生得以解脱,是故,制戒以防止三业之过,令自性清净;修行者若不受戒持戒,心地毫无分寸,一切开遮持犯,盲然无知,无从修起,犹如迷失的船只,漂泊于茫茫大海中,无方向可循,周旋不出,彷徨恐慌,甚可怜愍!佛弟子欲修行,若无受戒持戒其心地无所依据,亦复如是!
修行者不受戒不持戒,始终不得入佛位,欲证成菩提,终无是处。佛法的道理如同双目,受戒持戒如同双腿,两者不可或缺,有腿无目易招受碰壁与不如意之事;有目无腿,不实践理念,如人划饼充饥,说食数宝,终不可得!
修行者应禀持著理事不二的正观,方能契入解脱(梵语vimoksa)之境。受戒持戒是修行者的最根本条件与基础,所谓因戒生定,因定发慧,因慧破烦恼,如是而证菩提。
受戒持戒的重要性,又如同建十层大楼,必须要有地下室与地基的巩固基础,方得起建一楼二楼乃至十楼的可能性,若无地基为基础,一楼至十楼皆有倒塌的危机;修行者若无受戒持戒的基础,一切善法不得生,禅定(梵语dhyana)智慧(梵语jnana)不得生,菩提无从证悟,成佛便为戏论!
佛经云:“戒(梵语 sila)为无上菩提本,应当一心持净戒。”
佛陀临涅槃之际,一再叮咛佛弟子,应“以戒为师”,正如此意。
43. 何谓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
见思惑是凡夫之惑,见思惑中的见惑是知见上的迷惑错误,如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五不正见;思惑是思想上迷惑错误,如贪嗔痴慢疑等五烦恼。声闻(梵语sravaka)缘觉(梵语pratyeka-buddha)行人若断了此二惑,即能证得阿罗汉果,出离三界。
尘沙惑是菩萨的惑,菩萨化度众生,如果不通达如尘如沙的无量法门,则不能完成教化众生的事业,故名尘沙惑。
无明惑亦称根本无明,能障蔽中道实相之理,断尽即成佛。此三惑中,见思惑为粗,尘沙惑属于中等,无明惑为细,其性质各不相同。
44. 学佛之人须到如何境界,如何程度,才可谓之证?
证悟的程度有深浅高低,大乘(梵语mahayana)有五十二个阶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等,若说证悟之后不受生死所缠,应证得初地以上的法身大士,即可谓之证。
小乘(梵语hinayana)修行的方便有七个阶段,即五停心观、别相念处、总相念处、暖、顶、忍、世第一法等,证得的果位有四,即预流果、一来果、不还果、阿罗汉果(梵语arhat),若论证悟,预流果以上可谓之证。
转凡入圣,证空性是根本必经之道,佛弟子修行不与诸法空性相应,欲得证悟菩提,无有是处。
大般若经云:“一切法不空,无道无果。”
大般若经云:“诸佛出世,皆说本性空义,化导有情;要闻佛说本性空义,乃入圣道得圣道果;离本性空,无别方便。”
45. 除早晚课之外,在晚间躺在床上,轻念经咒有罪否?
佛教论修行,在于行住坐卧中,身体若无不适,最好应该端坐而念经咒,身心方不易产生懈怠之意,易抖擞故,而且不会落入慢法之过,若真实欲念,躺于床上,可自心默念亦可,切勿出声诵经咒是也。
46. 初学研究佛法,从何处著手入门,比较迅速?
佛法是令人觉悟之法,迅速不得,急不来的,若欲深入研究,著手入门者,可从戒学先学起,从有门著手,从小乘圣典(四部阿含经)入门,其次在阅览六百卷大般若经,有关空品之圣典,大智度论,起信论,再其次才阅读大方广佛华严经、净土三经、妙法莲华经、涅槃经、楞严经等,依此顺序著手入门,才不至于茫无头绪,不知从何处入门的感受,佛教(梵语Buddha-sasana)的圣典浩翰如海,其它之圣典,亦可搜集阅读,只要了义圣典皆可著手,若不合乎三法印之经典可弃之。
若以三藏(梵语trini pitakani)教典而言,应从律藏(戒学)先学起,次学经藏(定学),再其次则学论藏(慧学)。
47.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心与识有何差别?
唯心就是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心识所变现出来的。唯识就是世间诸法,皆唯心识所现,因一切法皆不离心识,故名唯识。
其实唯心与唯识仅是异名同义,在经论中时而唯心,时而唯识;转妄心为真心,转妄识为真智,这都是佛菩萨,历代祖师为化度众生权宜方便所施设,无非令六道众生转迷为悟,去凡入圣,由实施权所设立的无上妙法。
48. 灵魂与中阴身有何差别?是何者往生?
灵魂之称乃一般俗人的称谓,中阴身乃佛门中的称谓。
灵魂、中阴身有点差别,灵魂就是人的灵性或精神,一般宗教家认人体死后仍旧存在的幽灵,故称之灵魂,灵魂的寿命不等齐,有长短之别。中阴身是人死亡之后到投胎转世的这段时间,称为中阴身,其寿命短则几秒钟,长则四十九天以内,必定投胎转世。灵魂是世间人的称呼,很儱侗又模糊,不知灵魂的真相,却把灵魂说成三魂七魄,混淆实相,交待不清,但不论如何,死亡后的灵魂迟早必定随业漂流,因缘具足,有缘之处,随业受生,中阴身亦必如是。
49. 坐禅与静坐有何不同?
一般社会人士静坐的宗旨,不外乎让心灵得到轻松、舒适、轻安,让精神和谐统一而已!甚至把身体调好,延年益寿,甚至练丹运气,使自己长年百岁,这一连串的静坐之法,是世间法,甚至有些宗教家静坐以求感应生天等等,这依佛法而言是不了义的,治标不治本,无法达成解脱(梵语vimoksa),不得证悟菩提(梵语bodhi)的。
佛门中所谓坐禅与静坐是有差别的,静坐未必包含坐禅,坐禅有包含静坐,出世法有含概世间法,世间法未必含概出世法,但出世法不离世间法,离世间法则出世法不可得,何以故?世间法觉悟即是出世间法,出世法不能觉悟,出世法则是世间法。
坐禅与静坐亦复如是,那么,什么叫做坐禅呢?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
佛教坐禅贵在“明心见性”,以明心见性为修道者的大前题,坐禅不见性,纵得坐禅百千劫,亦与外道坐禅,更有何异!
六祖慧能大师云:“于念念中,见诸境界心不乱,自见本性清净,自修、自行、自成佛道。”
50. 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应先修后悟,或先悟后修,那样比较如法?
悟如目,修如足,两者同等重要,但有先后之别,这话如何而说呢?悟是领略佛法大意,修是实践法门,所以应该先领略佛法大意,而后实践佛法大意,若如此而修,是名正修。
若颠倒而修,不但不能证悟菩提之岸,反而易落于闯祸之端,乃至走入歧途,因为没有佛法引导,仅以盲目而修,将如何登觉悟彼岸呢?所以学佛者应当先悟后修,才能与佛道本意相应。
51. 真如与无明同一体,何以真如敌不过无明,随其轮回?
真如(梵语bhuta-tathata)与无明(梵语avidya)仅是染净迷悟之别,众生自性无量劫以来,我见成习,贪执五欲六尘,积弊坚深,分分秒秒不能成正觉,何况年年月月如何得解脱呢?众生愿力不坚,道心不稳定,动不动皆是无明种,我执为本,是故真如敌不过无明
我们已经学佛入道,正处于进修过程,在生活起居中,自性亦免不了无明流露,或多或少起惑造业了,又何况那些没有入佛门的流浪汉,他们怎么能够解脱无明啊!又如何以真如敌无明呢?
佛经云:“无明为父,贪爱为母。”
52. 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皆不可得,以何心可得,念佛心可得否?
三心不可得,是要我们学道者,离相、离念、离住,以无所住而住、以无相为相、以离念而念,这是转凡入圣的初步阶段,由有而空、由相而无相、由假入空、由住而无住、由念而无念;三心不可得,不是意味著连心都没有了,若连心都没有,还有谁肯来修行呢!岂不是让人更惶恐,因而走入断灭论。
要知道佛陀本意,是要我们先净化自性中的相、住、念、境,无非皆是无自性空的,远离自性虚妄的贪执,如此显露菩提自性,经过修行净化的菩提心,这菩提心(梵语bodhi-citta)就是佛弟子所要得到的本来面目。
念佛心若达能所双泯,心境之对待亦泯除,实相现前,那么,念佛之心,达到念佛三昧,何尝不可得,到时候,心之得与不得皆是戏论,不落言宣,心行处灭,言语道断之际。
53. 万法唯心,那么修行所得之神通,也是唯心所现吗?
离心无境,离境无心,境由心生,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六种神通,亦不能例外,神通(梵语rddhi)是心之变化妙用所使然,离心无神通,离神通无心,心(梵语citta)与神通是体用之别,并非离心别有神通,离神通别有心,是故,修道者能正见神通是心之变化妙用,欲得证成正觉,指望有期。
四祖道信禅师云:“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德,总在心源。一切戒门、定门、慧门、神通变化,悉自具足,不离汝心。”
54. “万法唯心造”,如遇鬼时,以此观念起“不造”之心,可否使鬼消失无形?
万法唯心造的意思,是自性能生一切法,分为染净二门:染心有贪嗔痴慢疑...等等无量作用;净心有慈悲喜舍...等等无量妙用。不论染净之心不离心地,由心地演化无穷尽的作用,因此称为万法唯心造;不是意味著能把鬼造有造无,鬼不跑掉,你怎么造或不造,亦不能动摇鬼一根寒毛,这容易落入神道思想,或创造论的格调。佛陀是大觉者,能觉悟人生宇宙真理,不能将石头变黄金,将黄金变石头,也不能将男人变女人,将女人变男人,切记!
55. 法相以众缘所成,故当体即空,法性乃万有之本体,不假众缘,何以法性亦空?
法相当体即空,法性亦空,丝毫无差,有为法与无为法皆空性,有相无相亦空性,色心二法亦空性,诸法所成因空而立,不空诸法不得而成。
中论云:“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若无空义故,一切法则不成。”
华严经云:“有相无相无差别,至于究竟终无相。”
法句经云:“于毕竟空(梵语atyanta-aunyata)中炽然建立,是大善知识也。”
56. 持咒与念佛功德有何不同?临终时以何为主?
修持净土法门,必须累积无量福德,此无量福德与一心不乱(梵语aviksipta-citta),是往生净土而应有之资粮,持咒与念佛,是通达一心不乱之正因。
个人修持佛法的性向不同,根机有别,有些人喜欢持咒,有些人喜欢念佛,持咒念佛宗旨在于令妄心得一心不乱,若不能达到一心不乱,功德从何而生呢!念佛与念咒功德平等,无有高下,只是持咒念佛者的根机问题。
若临命终之际,最好以念佛为主,何以故?因为一句佛号短,短而好念,易成就念佛三昧;咒语长,念力不能维持长久,易起妄想,同时命终之际,内心较微脆,耐力不坚,易昏沉,是故临终时以念佛为主,不适合念咒语。
印光大师对临终的处断相当重视,他倡导为临终者助念时,应以单单一句阿弥陀佛(梵语Amita-buddha)即可,用引磬敲打,不得用木鱼敲打,引磬声清脆,有提神清脑作用,木鱼之声,易让临终者心浮气躁的感受。
57. 看小说、看电视、听歌曲,都能得到忘我的境界,而得一心不乱,这与念佛一心不乱,有何差别?
看小说、看电视、听歌曲,固然亦能忘我的意境,这种忘我意境,似乎一心不乱,但内心微细的念头,亦免不了贪染小说中剧情,执著电视的内容,心被歌曲所动,动而染、染而动,处处迷染,心安住声尘与剧情,这种类似一心不乱的忘我,是迷了本性,心外求法的贪著,外道也有这种相似之定。
念佛达成一心不乱(梵语aviksipta-citta),能念念觉悟、念念分明、念念无染、念念不贪不著、念念光明、念念无生,是故,念佛三昧与看小说、看电视、听歌曲的忘我一心,是截然不同的境界。
58. 平时按时念佛不间断,假设在高速公路出车祸,当下被汽车撞死,来不及念佛,这样能往生净土否?
念佛(梵语buddhanusmrti)者平时念佛功力深,在八识田中种下无量无数的佛号种子,若被撞死之际,来不及念佛,这要看他个人的造化而定,若佛号种子现前,正念不失,亦然可往生净土;若被撞死之后,八识田中的佛号种子没有现前,正念不能提起,那往生就甚为困难。
59. 信愿行坚固的行者,临终无人助念,可否决定往生净土?
往生西方净土,具足信愿行,临命终若正念提起,往生西方净土绝对成就无疑。假令周遭有莲友,及出家师父为其开示念佛,可让临终者往生更顺利,莲花品位可望增高,因此,助念是相当重要的大事,不可将生死轻意以待,轮回(梵语samsara)路险,所谓一暴百千劫,再回头来是几时!
60. 平时修持到什么程度的功夫,往生才有把握?
除了具足信愿行三资粮外,念佛亦须达成一心不乱(梵语aviksipta-citta),而且应修福德因缘,若能修持到这种境界,十即十生、百即百生、千即千生。
阿弥陀经云:“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梵语Amita-buddha),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61. 人若往生西方,其子孙代其诵经作功德,所做之功德,是往生人所得?还是子孙所得?
一般学佛的人,都不知道现生中广行布施喜舍,大作功德,非等到命终才做功德或布施喜舍,这种观念是不正确的,佛陀在经典一再的呼吁我们,要在活生生的时候,就应该多做功德善事,若现生就做功德(梵语guna),七分功德全部自己得到,若命终后,子孙为他做功德,亡者只得到七分中的一分功德而已,六分功德子孙自己得到。
由此可见,佛陀很强调现生就应广行布施做功德,不要等到死后才做功德,不划算,有智慧的人,这是一面很好的镜子!
可惜众生愚痴,十之八九皆等死才做功德,不知现生当下就广行喜舍布施,实为智者所怜愍!现在引录地藏经所记载的一段经文,供给大家共参:
地藏菩萨本愿经云:“命终之后,眷属大小为造福利,一切圣事,七分之中而乃获一,六分功德生者自利,以是之故,未来现在,善男女等,闻健自修,分分己获。”
62. 临命终时,若魔化身为阿弥陀佛来引诱往生者,不知如何来辨别是佛或是魔,才不会耽误往生大事?
魔之神通也相当广大,自古至今,确实有魔化佛或化菩萨的形相,因而破坏修道者的道行,多得不胜枚举。阿弥陀佛(梵语Amita-buddha)若欲接引往生者,必定放光而后接引,阿弥陀佛之光明柔和,光明不刺眼,清凉、舒适、安祥,让人有股亲和力,庄严(梵语vyuha)殊胜微妙;若是魔化佛来接引,魔亦有光,其光刚烈刺眼,有股阴森森的气氛,其光不柔和,若能念佛得定,必能辨别佛魔之异。
佛弟子只要以虔诚之心,勤加精进,实在不必担忧魔化佛来引诱往生者,学佛者勇猛念佛,必然有二十五位大菩萨隐形护持,有护法金刚与善神亦隐形加被护念,命终之际,因缘成熟,自然西方三圣接引,诸大菩萨,护法金刚皆同护送,一刹那中离五浊,娑婆之缘即告一段落,往生极乐世界(梵语Sukhavati),与佛菩萨为伴侣,亲听弥陀法音,早证无生法忍(梵语anutpattika-dharma-ksanti),不违安养入娑婆(梵语saha),巧把尘劳为佛事。
63. 佛法中有权实二教,是什么意思?弥陀经是权教或实教?
权实二教,就是权教与实教的结合称谓。
适宜于一时的教法叫做权,众生(梵语bahu-jana)根机未成熟,由浅入深,逐渐使人觉悟的教法,种种权宜方便,称之为权教。
究竟而不变的教法,叫做实,修行的根机能成就无上大法,即直说究竟妙理,立刻就能使人觉悟的教法,称之为实教。
弥陀经是权教之法,乃佛因实施权的大方便法门,娑婆(梵语saha)五浊恶世,众生鲁钝,福薄慧浅,不能堪受顿教大法,道心不坚,升者少堕者多,佛大兴慈悲,广说净土法门,普利群迷,往生极乐莲邦,彼处正报与依报庄严,皆可得不退转(梵语avinivartaniya),直至成佛,殊胜甚殊胜,阿弥陀佛悲愿所成就的净土世界,为化育众生成佛而设立,可谓殊胜又庄严的权教大法,真是功德无量无边,穷劫赞叹莫能尽。
64. 无归依佛教之人,有实行八德,不犯十恶,像这辈之人,临终有可能去到西方净土吗?
归依(梵语sarana),无归依的人,实行八德,不犯十恶,此人不发愿回向求生净土,亦不得往生,往生的条件,不在世间为善多寡而论定,而是须要发回向求生彼佛国土为要。所以未归依者尽快归依,八德是治家治国的法则,与生死了无痛痒,与菩提毫无相干,与涅槃差距十万八千里,不犯十恶乃感召人天小果,若不发愿回向西方净土,亦往生不得,与极乐世界无缘。
明朝蕅益大师云:“纵得上品善,若不肯回向(梵语parinama) ,亦不得往生;若芝麻小善,肯发愿回向,亦得往生。”
蕅益大师云:“现前一举一动,皆可回向西方;若不回向,虽上品善亦不得往生。”
65. 念佛是愿见佛的,这和金刚经所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有相抵触吗?
佛有三身:法身(梵语dharma-kaya)、报身(梵语sambhoga-kaya)、应身(梵语nirmana-kaya)。金刚经是破相显性的宝典,是见性的法门,了见法身无相,常住不灭,人人本具的真性,是故,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如来(梵语tathagata)是法身,法身是无形无相,不能以色相而见法身,更不能以音声求法身,法身非色相与声尘所能触或见的;因此,金刚经的行门是以空门入门,以见佛性为正宗,佛性是无相的,角度不一样。
念佛法门是见佛为宗,佛有三身,通常往生时所见的佛是应身佛,应众生之机缘而变现出来的佛身,这可以看得见,报身佛唯有菩萨方能看得见,凡夫是不能看见的,法身佛唯有佛与佛方能彻底了见,菩萨与凡夫是无法看见的。
总而言之,空门是观色即空,从假入空,见空得解脱,见空性的法门;而净土法门是从有门入门,见佛闻法,因而证空性(梵语sunyata),在修行的法门略有差异,但究竟终无差别,最后皆以证成无上菩提为宗旨。
66. 为何学佛之人,每逢相遇,皆合掌开口道:“阿弥陀佛”,是有何用意?
阿弥陀佛(梵语Amita-buddha)。为西方极乐世界之教主。此佛光明无量、寿命无量,故称阿弥陀佛。有两层含意:
一者、礼貌用语。既已学彿,就以佛教的称谓呼应,比方说:早上见到同参道友,就来一句:阿弥陀佛,表示某某大德,早安!晚上见到同参道友就开口道出:阿隬陀佛,表示某某大德,晚安!在公共场所或走路相会时,就来一句:阿弥陀佛,表示某某大德,您好!因为佛教很讲究礼貌,威仪要庄严,表里一致,诚于中,形于外。
二者、随时不忘念佛。心不离佛,佛不离心,心佛不二,行住坐卧,佛号总是挂在嘴巴,如是持之以恒,精进念佛,逢人则一句阿弥陀佛,不论山上或市区,不论街头或巷尾,见到同参道友,就以一句阿弥陀佛相侍,一切时一切处,佛号念得纯熟一心(梵语eka-citta),可打招呼,又可念佛,双管其下,相得益彰,如此念佛风范,往生必成,菩提指日可证。
67. 临命终时,能得正念,是西方阿弥陀佛来接引,或是自己心佛来接引呢?
自宋朝以来到民国,主张禅净双修的祖师大德,往往把往生净土大力倡谈念自性佛,往生自性净土,由众生根性愚昧,未能正见祖师大德之意境,因此,却一味的念佛而不发愿往生的倾向也就大有其人了,如此的净土法门或多或少有失真的倾向;也就是说,倡导自性佛,自性净土者,往往不求生西方净土,后人也随之不求生西方净土,于是疏忽了西方净土的存在,甚至严重则抹煞西方净土,乃至否认阿弥陀佛的事实,晚近以来,的确佛教界有如是一股洪流,日益流传,逐渐有遍及全球的危机!佛弟子不得不知,不得不慎!
身为正信净土法门的行者,不必担忧阿弥陀佛来不来的问题,重要的就是把自己的佛号念得一心不乱(梵语aviksipta-citta),正念现前,大慈大悲的阿弥陀佛,必定与诸圣接引我们,佛是圣中圣,圣者绝无妄语,妄语则不能成佛,成佛则无妄语。
阿弥陀佛(梵语Amita-buddha)无量劫前是一位智慧高超,英勇的国王,听世自在王如来说法,当下发菩提心,舍弃王位而出家,取法名为,法藏比丘,因发四十八愿,愿愿度众生,经过无量劫的修持,四十八个大愿都圆满成就,同时也成就了庄严的极乐世界(梵语Sukhavati)。
弥陀经云:“阿弥陀佛成佛以来已经十劫,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彼土何故名为极乐,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曰极乐。”
净土法门的行者,只要心恳切,广修福德因缘,志心信愿,一心(梵语eka-citta)勤求往生极乐,正念现前,佛及圣众必然手执金台,接引我们,于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努力吧!努力!
68. 念佛之人,若欠别人债务,到命终之际,不幸债务还不完,能带业往生吗?或是再轮回来还他人之债呢?
能否带业住生要看念佛的造化如何!假使念佛者心念坚固,正念现前,突破一切妄想,向前一步是莲池,退后一步是地狱火坑,因此,万念归此佛念,亦得带业往生。
倘若欠债的心念无法净化,耿耿于怀,惦念不忘,恐怖心现前,正念不能提起,如此欲得往生,甚为困难!还债是有时节因缘的,因缘会遇,必然偿还他人之债,因果(梵语hetu-phala)循环,理所当然,毕竟,因果平等故。
69. “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佛位平等,为何又有等级的迹相?
佛佛道同,法法平等,的确佛与佛之间的道与法是平等的,佛与佛之间的果位也是平等的,无有高下之别,平等无异。
那么为什么会说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呢?诸位要明白啊!现在十方佛土中的净土,以弥陀佛的净土最为殊胜,弥陀佛无量劫前当法藏比丘时,摄取二百一十亿诸佛国土微妙清净之行,发四十八大愿所成的净土,若以净土而言,十方诸佛国土,弥陀佛之净土最胜;又十方佛中,弥陀佛与众生结缘最深;于现在十方诸佛,弥陀佛愿力摄众最多,韦提希王后等五百位侍女特别选择弥陀净土;又十方诸佛净土中,弥陀净土最近;十方诸佛名号中,念阿弥陀佛(梵语Amita-buddha)名号最多。
总而言之,是赞叹阿弥陀佛的净土庄严殊胜,及弥陀佛与众生结缘最深广,这种种殊胜功德,远胜过十方三世诸佛,并非佛位有等级之别,所以说:“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
70. 往生西方净土,决定莲花化生,若往生其他佛土,是不是亦莲花化生?
在佛经中,十方世界都有净土,而与西方弥陀净土相对的有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净琉璃世界—东方净土,亦有东方的妙喜世界,有佛名阿閦(音同触chù)佛,亦有弥勒净土,十方世界无量,诸佛世界亦无量。
经中所说,众生发愿求生净土,不是受用土,而是佛的应化净土,应化土是适应众生的机感,因而示现不同,但应化土不一定示现净土,也可应化秽土,如释迦佛的示现娑婆国土即是此例,应化土有各式各样的,都与众生特别有关。
依佛法而言,净土不只一个,极乐世界就是无数净土中的一个,生极乐世界(梵语Sukhavati),都是莲花化生,由于自己的愿力,佛菩萨的悲愿,不须父母为缘,化生于莲花中,佛经所说的佛菩萨,每处莲花座,莲花(学名Nelumbonucifera)出于淤泥而不染,离了一切烦恼,得到身心清净,成为圣者,所以,以莲花的出尘不染为喻,修行念佛而净土,是化生莲花中的。
往生西方净土,依莲花化生;往生其他净土,有些是莲花化生,但亦有些未必是莲花化生的,毕竟净土世界千差万,净土的示现,是适应众生的机感,因而示现不同,都与众生有直接关系。
71. 我们凡夫三毒深重,念佛可得往生,这么轻而易举之事就可了生脱死,佛陀为何还讲说这么多的法门呢?
佛法有难行道与易行道两种行门。大体上,佛是奉劝我们行难行道,于现生广修六度万行,行菩萨道,自利与利人,自度度人,因而庄严净土为宗旨,于是广说无量法门,这无量法门是为难行道者所演说;但众生根机不一,有深浅高低之别,顿渐之差,迷悟有别,于是对一些根机较为薄弱者,畏怯生死,深恐退堕之众生,开演净土法门,普令此辈众生求生净土,有良好的环境,亲近佛菩萨,因此早证无生法忍(梵语anutpattika-dharma-ksanti)。
72. 禅宗不念佛求生净土,证得果位者也很多,他们不往生净土,到何处去了?
证得果位的圣者,在他们的境界中,法身(梵语dharma-kaya)本不生本不灭,有生必有灭,无生则无灭,有来必有去,无去则无来,生灭来去圣者的心地早已超越解脱,不受生灭来去诸法所束缚,亦能于生灭来去中自在出入,不离生灭来去,亦不著生灭来去,如手划虚空,虚空不留痕迹,圣者心地亦如是!
圣者证得果位,亦不断严土熟生,往返十方世界,广行菩萨道(梵语bodhisattva-carya),做自利利人的福慧行。
华严经云:“法身恒寂静,清净无二相,为化众生故,示现种种形,于诸蕴处界,未曾有所著。”
73. 十方菩萨,不求生西方净土,这样能完成佛果吗?
照样可以成佛道。菩萨(梵语bodhisattva)的阶位有五十二个,若未证得果位的菩萨(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回),若发愿求生西方净土,是最好不过了,彼佛国土正报与依报庄严殊胜,是造就菩萨道最高学府之处。若已证得法身的菩萨(初地以上),就可任他行化,于十方世界行菩萨行,无障无碍,境界到这种程度,不一定非往生西方不可了。
74. 诵经念佛确信有无量功德,可消灾解厄,可是大阿罗汉目犍连,何以不能避其不测之灾?
众生的定业不可转,乃至证得圣果的佛菩萨,祖师大德亦难逃避定业(梵语viniscita-karman),纵然能逃得一生百生,一劫万劫,但定业总是无法避免。
目犍连被被道的乱石所击毙,佛陀头痛三天,这些实例,就是一面镜子,表征因果不昧的果证!
佛陀曾云:“我有三不能,何者为三?一者不能转众生定业。二者不能度无缘众生。三者不能空众生界。”
75. 往生西方后,乘愿再来,回入娑婆,广度众生,示现生老病死,与一般众生的生老病死,有何差异?
乘愿再来的菩萨,皆为法身大士之辈,来此娑婆界度众生,示现生老病死,在凡夫立场看来,似乎与自己一样有生老病死,却不知示现行化的佛菩萨已证得无生法忍(梵语anutpattika-dharma-ksanti),于生死已得自在,生即无生,无生即生,生死即涅槃,涅槃即生死,不一不二,生死涅槃等空花!
佛菩萨视生死即涅槃,凡夫看涅槃即生死,迷悟染净有别故。佛菩萨倒驾慈航来人间度化众生,能愿力自在,弘法利生无碍,生死自如;凡夫(梵语prthag-jana)来人间是由业力所驱使,是身不由己,不想来人间,但业力所牵引之下,就不得不投胎转世,凡夫来人间是不自在的,是沉沦的,随顺生死流转而来的,是故,乘愿再来者与一般人来人间,其境界悬殊甚大,完全不同的两端,无以比伦。
76. 称呼出家法师,其法名特加“上下”两字,其意义何在?
割爱辞亲,识心达本,解无为法,是名沙门(梵语sramana)。出家人为了自度,必须上乞如来正法,以滋润法身慧命,故法名加个“上”字;自度亦不够,看众生沉沦苦海,六道往返不休,受尽无量逼迫,对下发起悲愍救度之心,普令大地一切众生远离苦海,度脱三界(梵语trayo dhatavah),故法名加个“下”字。简而言之,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出家修行者禀怀如是宗旨而行道,方不负三宝之恩德。
77. 不落因果与不昧因果,其意义有何差别?
这是一个公案:有一老人,在百丈禅师处听法,谓百丈曰:昔我住此山,有人问我:“大修行人,还落因果也无?”我对曰:“不落因果”。以此错误,五百世堕野狐身,请和尚为我下一转语,百丈禅师曰:“不昧因果”,老人大悟曰:“今已脱野狐身”。
不落因果与不昧因果,其道理不同,不落因果就是大修行人所做的一切因果,将后不受报。这种论调是错误的,因此才堕落野狐身五百世的果报。
不昧因果就是不可断丧因果,不可冒昧因果、应依因果(梵语hetu-phala),大修行人所做所为,其因果是不可断丧的,不会因证得果位就没有因果了,因果不是特权可抹煞的,其意义即在此也。
78. 佛教戒杀生,但却主张火葬,吾人之身体有无量无边之虫所聚集,火葬是否杀生了,何不亦行土葬,让它自腐朽风化?
佛法以人道(梵语manusya-gati)为主要得度的对象,旁度五道;度众生亦有近缘与远缘之别,三恶道中的畜牲道(梵语tiryagyoni-gati),可谓远缘得度对象,体内之细菌小虫寄生人体,虽行火葬,的确有杀生之嫌,乃属极微之过失,火葬与土葬较量之下,火葬远比土葬来得殊胜,若土葬其体内之细菌与小虫,亦免不了自生自灭,又土葬占空间比例较大,将后亦须捡骨头,因缘不成熟,五、六年后尸体不腐烂(荫尸),又添加多层的烦恼!
在中国大陆西藏的喇嘛,若命终后,其尸体皆横遍山野喂鹰,神识已脱离躯壳,留下的仅是一堆臭皮囊,若能行火葬,的确要来得较为殊胜。
79. 经言:“定业难转,共业难消”,像台湾现处纷乱,如果只靠佛弟子忏悔修善,台湾同胞都不回心去恶,能否消弭祸殃?挽回浩劫乎?
定业(梵语viniscita-karman),定业难转,共业难消。台湾人口二仟多万人,政治尚未彻底民主化,政客为剥夺权位,相互攻讦,老一辈不肯将过去不法之条例彻底删除,先进的民主义士拚命挖掘不法之处,形成两股洪流相互抵触,如此周旋不休,僵持到底,佛门称为定业或称共业。
中外古今的国家,只要政治没有推展革新民主化,国家动荡不安,在所难免,如果只是靠佛门力量是不够的,台湾是大家的,大家有权把台湾整顿得上顿道(踏上彻底的民主化),假使只是几位政客心存己见,私心作崇,党派瓜葛,从中安排,不能集思广义,听听各界的政见思潮,那么台湾将后的祸殃是有存在的危机!受浩劫的人,也还是台湾两仟多万的人口(自己的人)。
国家运作的枢纽,国家命运优与劣,有赖民主义士挺身而出,让政治更民主、更民权,踏上自由光明的净土世界,毕道,佛教(梵语Buddha-sasana)的教义本是民主的,解除特权的,以及彻底解脱阶级意识的,以达到自由、平等、安和乐利的佛土清净世界。
三千年前,佛陀诞生在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身为王子,为追寻真理,舍弃王位而出家修行,而后证得无上佛道,佛陀是一位正觉人生与宇宙的觉者,能解脱众生的苦难,唤醒人们的法身慧命,他做了一件举世未有的大功德,那就是把印度不平等的四种阶级意识全部解放,以达到真正的平等与自由!
释迦牟尼佛(梵语Sakya-mumi buddha)是历史上开路先锋的民主解放者,更是发扬民主意识的开山始祖,何等四种阶级呢?
一、婆罗门
二、刹帝利
三、吠舍
四、首陀罗
婆罗门是古印度的宗教徒,具有最高的权威;刹帝利是和婆罗门同样被人尊敬的王族;吠舍是指一般工农商阶级;首陀罗是被人使役的奴隶。
不但佛门弟子希望国家进入民主、自由、平等的新天地,相信各宗教界,乃至整个台湾各界人士,上下男女老幼,也都抱著同样的理念与希望!
80. 人之一生,善恶混杂,所获果报,究竟是善恶分开,或是功过相抵?
善不离心,恶不离心,善恶由心造,离心无善恶,离善恶无心,心(梵语citta)是善恶之体,善恶是心之用,当善恶果报现前之际,是截然分开的,心只有一个,不能同时有善恶两个心之存在,两个心即有两个佛性,但人只拥有一个佛性(梵语buddha-dhatu),因此,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随善恶因缘的成熟,自然有前后的果报。
善恶分明,因果有规律的、平等的、前后的;功过相抵是一般方便说的,功有功的前因与后果,过有过的前因与后果,善念不能重叠于恶念,恶念不能重叠于善念,有念则有前后,前念与后念不得重叠,是故,功与过是截然的两回事,功过相抵不得。
81. 佛教时常说因果,如猫捉老鼠,这亦可说是因果吗?是不是前生老鼠食猫肉,故这一生因果循环,反过来猫食老鼠之肉,互相冤报?
因果(梵语hetu-phala),佛教是讲因果的,因果始终是不变的定律,这种猫与鼠的比喻不是很恰当的说法,因为猫是肉食动物,什么肉类都吃,只要它能搏倒对方,即当下就把对方之肉吃掉,像牛、马、狮子、虎、人等等,它没有本事搏倒,故吃不得,猫不只吃老鼠之肉,也会抓鱼、抓小鸡、抓小鸟、抓蜥蝪、抓蚱蜢等等充食。
又如老虎亦复如是,只要能把对方搏倒,那么对方就是它的一顿美餐,如此类推,天下之间的弱肉强食,是众生广造恶业最好的见证!
众生(梵语bahu-jana)造业在时间上而言,在过去世造业,今生造业,未来世等三世造业;在空间而言,有时在中国造业,有时在美国造业,有时在苏联造业,有时在日本造业,有时在香港、新加坡、法国、瑞士、德国造业,地球造业还不够,还想到别的星球造业,你说众生残不残忍!你能说众生业障不重吗?让我们好好静下来,思惟思惟几分钟吧!
82. 依据因果而论,前生多做善事,多修行的人,今生福报会很大,智慧高超,也就是说,为善修行应得富贵聪明之报才对,但为什么现前所看的富贵之人,多横行霸道,而且鬼头鬼脑呢?反而善良的人,往往多穷苦与愚笨亦不少呢?
此问题波及很广,非三言两语所能解答周详,请仁者有耐心注意看下去,这可分为两方面解答:
一.众生未开悟有隔阴之迷故。今生若广行善业(梵语kusala-karma),布施喜舍,捐助救济,甚至修行精进,这些功德利益之因是不会消失的,今生若无开悟证成菩提或往生净土,那么,今生的善因与修行的功德,必然会感召来生的大富大贵,甚至聪明绝顶,但由于没有证成果位之故,投胎人间便成隔阴之迷!忘记了前世自己所做的一切因果,心地亦然被五欲(梵语panca kamah)六尘(梵语sad visayah)所染污与蒙蔽,善根一时无法大展流露,自己的私欲作崇,凭著他的福报,造业下去,为名为利的习气,还是炽盛燃烧著,甚至横行霸道,又如你所说的,鬼头鬼脑皆使出来哩!
二.因果是不失乱的。因果是分明的,是有规律而且平等的。富贵有富贵的因果,聪明的聪明的因果,为善有为善的因果,为恶有为恶的因果,穷苦有穷苦的因果。因果律是分明的,所以佛要我们广修诸法,世间法与出世间法都要学习。
大般若经云:“菩萨摩诃萨,若有一善法未能圆满,而得无上正等菩提(梵语anuttara-samyak-sambodhi),无有是处。”
由此可见,有些人行善或修行,往往会顾此失彼,顾彼失此,修此法而无修彼法,修彼法而无修此法,不能面面顾到,比方说:有些人布施心做到了,但为人不仁,以后的果报就会富而不仁;有些人布施心做到了,但不听经闻法,来生的果报就会富贵命,但没有智慧,得到愚笨无知的果报;有些人听经闻法,但布施心没有,来生的果报就会很聪明,但没有福报,生活贫穷困苦;有些人布施心有,也听经闻法,来生果报就很聪明,而且很富贵又很善良。
有些人不布施喜舍,又不闻法听经,来生果报就很穷苦,而且愚痴鲁钝;有些人布施喜舍心有,但喜欢吃喝嫖赌,来生的果报就很富贵,但为人横行霸道,常使用权威欺淩弱者。但以上种种实例,我们就知道因果的关联性是如何了!
因果(梵语hetu-phala)是分明的,不会错乱的,是平等的,为善为恶,果报就有善有恶;修行者若如是知,如是见,是名正见。
83. 心净即佛土净,何谓心净?甚义云何?
贪嗔痴灭,心则清净,若心清净,所在之处,皆为净土,其心若不净,皆是秽土,净秽在心,不在国土,发心向佛道,是生净佛国土。
维摩诘经云:“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即佛土净。”
这是唯心净土的说法,心是净土,净土是心,离心无净土,离净土无心,心与净土不二。
84. 一佛出世,随著道法的传递,人类根机转变,概分正法、像法、末法三期,何谓“三期”?
凡一佛出世,则以其佛为本,立正为本,立正法、像法、末法三期。
一、正法期:正者即证也,佛虽去世而法仪未改,有教有行,有证得果位者,是为正法时期,佛灭度一千年间为正法期。
二、像法期:像者似也,真正之法仪不行,随而无证果,但有教有行,而像似佛法行,此时谓之像法时。正法后一千年间为像法期。
三、末法期:末者微也,转为微末,但有教而无行,无证果时,是为末法时,像法后一万年间为末法期。过此末法后,即为灭法时。
85. 如果当淫欲炽盛,应以何方便令其离欲?
凡夫在修行的历程,尚未证得果位,有时会淫欲炽盛,是在所难免,因为众生所以为众生,就是以淫欲为生命的所依所归,动不动淫欲即时现前,的确难调难伏。
楞严经云:“一切众生,皆以淫欲而正性命。”
藏经云:“贪爱如水,能润生死。”
由此可见,淫欲的确是生死的泉源,是带动众生沉沦六道的原动力,是故大圣佛陀常教令弟小要勤修梵行,净化淫欲之心,解脱三界(梵语trayo dhatavah)。
应正观诸法无自性,本性不可得,乃幻化缘起,缘起必缘灭,无常故,淫欲之心亦缘起,心与境结合,产生相应,淫心便起,是名缘起。正心观淫心,淫心即起即灭,瞬眼生瞬眼灭,如幻如化如电如泡如影,丝毫不可得,诸法毕竟空故,若如此正观淫欲之心,即可根治淫心之道,亦名正观。
曾经有佛陀的弟子,欲心难止,欲断男根以消淫心,佛陀教化他说:汝欲断阴,不如断心,淫由心生,心止则淫灭,心与淫性本空,何有淫欲可得?此弟子听完之后,恍然大悟,不久即证得阿罗汉果(梵语arhat)。
佛说四十二章经云:“有人患淫不止,欲自断阴,佛谓之曰:若断其阴,不如断心,心如功曹,功曹若止,从者都息,邪心不止,断阴何益!佛为说偈:欲生于汝意,意以思想生,二心各寂静,非色亦非行。佛言:此偈是迦叶佛说。”
修道者理应痛下决心,令淫心早求解脱(梵语vimokso),普证菩提。不然的话,淫心无时无刻皆随从吾人二六时中,如同定时炸弹,皆有爆炸的可能性,岂可不慎!
愣严经云:“修行如不断淫心,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
86. 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如何解释?
菩提(梵语bodhi),乃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槃之智慧。涅槃(梵语nirvana),意译作灭、寂灭、无生、不生不灭之义。修行不与中道法门相应,始终不得菩提,皆是门外汉,与佛道无缘;修行不能离开现世的生活环境,不得另寻他处以安心,应于客观的周遭人、事、物中而得正觉。
烦恼是由生活中,种种不如意所引生的心境,菩提是由生活中,种种如意不如意所得的觉悟心境;由此可知,烦恼(梵语klesa)不离生活,菩提也不离生活;生活能引生烦恼与菩提,诸位要明白啊!心生烦恼,心也能生菩提,烦恼菩提不离心,离心无烦恼菩提;烦恼当下觉悟烦恼即菩提,菩提不觉悟者菩提即烦恼;是故,菩提由烦恼净化中得,离烦恼无菩提,这就是烦恼与菩提之间微妙之关系,烦恼即菩提若能正观深入,则能入道,与佛常相左右,共游法界,自在自得。
维摩诘经云:“一切烦恼皆是如来种。”
维摩诘经云:“不入烦恼大海,则不能得一切智宝。”
生死即涅槃的法则,与烦恼即菩提之义理略同。生死是有生有死,有生有灭,涅槃则无生无灭,无生无死;佛看众生的生死即是涅槃,凡夫看佛的涅槃境界是生死;诸位大德们!生死(梵语samsara)觉悟,生死即涅槃,涅槃不觉悟,涅槃提生死;离生死无涅槃可得,离涅槃无生死,只是迷悟染净有别;当下悟生死,生死何尝不是涅槃,涅槃不悟,涅槃即生死,诸佛菩萨能正观生死涅槃的微妙关系,当下得证甚深正觉,普于法界云游自在,慈悲六道群生,令离苦得乐,转凡入圣。
87. 极乐国土人民寿命无量,其数目应日益俱增,何以回入娑婆度脱众生之菩萨,未所罕见?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梵语Sukhavati)的人民,其数目无量无边,不可称计,寿命亦无量,回入娑婆度化众生的菩萨,为数多得不胜枚举,佛菩萨倒驾慈航来人间度化众生,往往不会把自己的身份显露出来,一旦暴露身份的时候,马上就要入涅槃了,毕道,佛菩萨不会显异惑众,自炫其德,张扬己功,招来名闻利养。
佛菩萨来娑婆(梵语saha)示现行化,如游戏人间,往来自在,寿命无碍,度化缘尽,自在涅槃,来时无声,去时无影,如春风由虚空飘浮而过,虚空从未留下痕迹。
佛门中流传宋朝永明寺,延寿禅师是阿弥陀佛来此娑婆示现行化,唐朝寒山是文殊菩菩萨示现,拾得是普贤菩萨示现,唐朝布袋和尚是弥勒菩萨示现,杜顺和尚是华严菩萨示现,新罗国金乔觉是地藏菩萨示现,印光大师是大势至菩萨示现。
佛菩萨示现人间,度化众生为数不少,隐迹暗化,悲度有情,垂化六道,功成身退,成千古留芳。
88. 学佛之人欲临命终之前,能预知时日,是否佛之指示?
修行有得,精进学道,境界纯熟,三昧(梵语samadhi)现前,确实能预知时日,大体上有两种情况:
一者、定力功深,自性预知寿命缘尽,时日自知。
二者、参禅念佛者,一心向道,机缘感应,佛加被示知。
89. 净土法间十方诸佛共赞,处处指归,最为殊胜,弥陀成佛于今十劫,在十劫之前,十方诸佛有无另指其它净土法门?
净土法门穷劫前即有之,并非弥陀佛成佛之后方有净土,阿弥陀佛(梵语Amita-buddha)在因地的时候,乃国王之身而出家,世自在王佛为他取名为法藏比丘,同时,为他讲说经法,并为法藏比丘介绍二百一十亿诸佛世界,种种清净庄严的净土,除此二百一十亿诸佛世界清净庄严妙土之外,亦有无量无边,不可称不可计的诸佛庄严世界尚未介绍,可见十方净土之多,实非言宣所阐尽。
诸佛示现人间行化,观机逗教,为顿根者说顿教大法,为钝根根者说权宜方便之法;若人间五浊恶世,则演说净土法门,三根普被,求生净土。净土法门乃十方诸佛共赞,处处指归,最为殊胜。
90. 净土法门大小乘兼有,如何分别说明?
净土在佛法中,是贯彻一般的,是各式各样的,大乘(梵语maha-yana)只是特别发扬而已,所以可分三类的净土:一、五乘共土。二、三乘共土。三、大乘不共土。
一、五乘共土:这不仅是佛法才有,一般世间人,都可有此净土思想,在印度,如四大洲中的北俱卢洲,梵语郁怛罗俱卢,是无上福乐的意义,即顶有福报顶快乐地方,印度人,都承认有此世界。
二、三乘共土:这是佛法大小乘所共说的,最显著的,即兜率净土。佛在人间成佛以前,最后身菩萨就是在兜率天,从此而降生人间。释迦佛是如此,将来弥勒佛也是如此。兜率内院,是最后身菩萨所依止的地方,经常为天众及圣者们说法。这也是小乘(梵语hinayana)佛教的学者所共说的,从小乘佛教编集的教典来看,弥勒当来下生,实现人间净土,实是佛教徒所仰望的目标。
三.大乘不共土:大乘不共的净土,多得不可数量。古典而最有名的,是东方阿閦(音同触chù)佛净土、西方阿弥陀佛净土、然其后,为中国佛弟子所重视的,与西方阿弥陀佛国土相对的,有东方药师如来净土。像这些是大乘佛教所不共的净土,在小乘佛教传说中是不见的。
91. 佛教相信有上帝的存在吗?是在何天?
是的,佛教相信上帝的存在,以上帝的人格权威、行为、作风而论之,上帝自言:宇宙天地是祂所创造的,而在七天七夜即创造完成,人类男女也是祂所创造的,人类的祸福吉凶操纵在上帝的权威中,人类若有违逆上帝、叛逆上帝,则会触怒上帝,上帝即会对人类以水火电降灾给与惩罚,以达到顺从上帝为宗旨,人类不断的歌颂上帝的万能,赞扬上帝的权威,宁愿做上帝的仆人。
如此一来就能显得上帝高高在上,其人格、权威、行为、作风超越人类,上帝的万能给予人类的福祉是不可限量的,但当人类触怒上帝,或叛逆上帝之时,上帝也会发发脾气,对人类来个惩罚,以发泄祂的怒气。
这种行为与作风,正符合佛教中的大梵天王,大梵天王是在色界(梵语rupa-dhatu)初禅第三天之处,大梵天王的人格、权威、行为、作风,也完全与上帝的作为相符合,认为山河大地,宇宙世界,乃至人类是祂所创造的,人类应该感恩于大梵天王,因为宇宙与人类是祂一手所创,祂对人类有恩典,人类没有理由违逆大梵天王,一切应该都归顺服从祂的意思去做。
这种愚民政策,封建制度,庸俗论调,依佛法的正观而论其境界:是增上慢者, 所谓未得自称已得,未得上圣之法,自称已得;未证上圣之理,自称已证。
上帝与大梵天王同等一格,我见深重,人格贡高我慢,始终不得破除我执,我执不破,三界(梵语trayo dhatavah)生死不能了,纵得天堂之快乐,劫数到头,禅定退堕,亦免不了生死大难。
总而言之,佛教对上帝的看法,是存在的,祂的境界、人格、行为、作风,等于初禅三天的大梵天王同等格调,亦处于三界之内,未得解脱,未证菩提。
天界的上帝有无量无边,三千年前,释迦牟尼佛(梵语Sakya-muni buddha)应化人间度化众生之时,天界的大梵天王、上帝、帝释天主、天子,皆率同无量天人,到人间听大圣佛陀演说圣法。天界众生,听完佛法,心生法喜,各个也都发大菩提心,欲行菩萨道(梵语bodhisattva-carya),早证无上菩提。
92. 五戒中的第四条妄语戒,虽受了戒,由于习性带动,假使不知不觉,突然间说出,因而破戒时,如何补助?
五戒(梵语panca silani)中的妄语戒,分为三大类:大妄语、小妄语、方便妄语。最重要的是犯大妄语罪,大妄语具备五个条件,即构成重罪不可悔:
一、所向是人—对人说大妄语。
二、是人想—认定对方是人,而不是非人或畜牲。
三、有欺诳心—蓄意要使对方受欺骗。
四、说大妄语—自己未证圣果圣法,而说已证圣果圣法;乃至未得四禅八定,而说已得;实未见天来、龙来、神来、鬼来、而说见到天来龙来神来鬼来。
五、前人领解—对方能领解所说的内容。如对方是聋人、痴人、不解语人、及向非人、畜牲等说大妄语,不犯重罪。
若构成这五个条件,称为破戒,破戒当下失戒体,是属波罗夷罪,亦称重罪不可悔,亦称断头罪,亦称无药可救罪等。若犯这五个条件,即没有办法忏悔补救,佛弟子不得不慎!
93. 受过五戒的法官,于法庭判人死刑,是否犯杀戒?
家有家规、宗教有戒律,国有国法,法官依法行事,只要公正无私,依法究办,实践正义、道德、因果(梵语hetu-phala),于法庭为国法判人死刑,不犯杀戒。
94. 人死亡之时,其神识(灵魂)从人体的那个部门脱离出去呢?
这可分为两个立场而论之:一、有证果者。二、一般凡夫之辈。
一、有证果的人:已证成果位的圣者,当入涅槃(梵语nirvana)之际,其神识是自在无碍的,既无生何有死!故不生不灭,无来无去,说是从身体的那部门脱出者,皆为戏论!
二、一般凡夫之辈:凡夫之辈当命终之际,是不自在的、痛苦的、难熬的、悲惨的,根据唯识学的说法,有这么阐述,当命终者的神识,将要脱离身体之时,随各人的境界高低,神识由身体不同的各部门脱出,现在引述如下:
唯识学云:“顶圣眼生天,人心饿鬼腹,膀生膝盖离,地狱(梵语naraka)脚板出。”
95. 神识投胎,是女人受孕则入,或是临产之时才投入?
神识(中阴身)投胎是在男女行淫之际,男精与女众之卵结合的那瞬间投胎的,不是临产之时才投入。
96. 精神统一与禅定有何差别?
精神统一能得到身心的舒适,血液循环更舒畅,精神轻松,内心轻安,神识月朗化,组织力强,记忆增高,精神统一,大体上,是世间一般人集中精神的法则。
禅定(梵语dhyana)的种类,依佛法而论之,则有三种禅:小乘禅、出世间禅、出世间上上禅。
一、小乘禅:修五停心观、四念处观、八背舍、十一切处等,皆属小乘禅。
二、出世间禅:修次第三观,先从假入空,次从空入假,后乃双离空假,入中道第一义观,是名出世间禅。
三、出世间上上禅:若于一法,圆观空假中三谛,即空即假即中,非一非异,是名出世间上上禅。
97. 平时不信佛,亦不敬佛,临终幸遇善知识助念开示,这能往生吗?
平时不信佛,亦不敬佛,临终幸遇善知识(梵语kalyana)助念开示,这须要看临终者的神识,是否心境转为正念!若能转为正念,往生必成,若依旧固执不化,往生则成问题,因为佛法启示我们,临终者在命终之际,若能一念正信,当下善根现前,念佛之心,一念乃至十念,必蒙佛慈悲接引往生。
观无量寿经云:“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梵语dasakusala-karma-pathani),具诸不善,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教念阿弥陀佛(梵语Amita-buddha),乃至十念,除罪往生,得下品下生。”
98. 生而聋者,其临终时,当善知识为他开示助念,是否能得利益?
聋者是八难中之一难,可谓业障(梵语karmavarana)深重,现生当中,听佛法亦障碍,临终之时,气未断,耳聋之故,开示念佛依旧听不到,但聋者若明白往生的道理,善念现前,痛念人生无常,欣求极乐,他心想佛,一心一意想往生西方净土,弥陀愿力不思议,亦必接引往生无疑。
99. 念佛后一定要念回向文吗?临命终时八苦交煎,四大分散,神识昏沉,恐怕不能念佛,该怎么办?
回向(梵语parinama)这确实是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念佛一定要回向,在凡夫因地,往生的信愿不坚,回向可增长念佛者的求生意志,回向具有愿生净土之义、超越之义、破相之义、希望之义、目标之义、力量之义,若不回向,这些功德力当下不具足,愿生净土的原动力,当下消减重损,是故,每当念佛后,亦必回向。
蕅益大师云:“纵得上品善,若不回向,亦不得往生;若芝麻小善,懂得回向,亦得往生。”
临命终时,念佛(梵语buddhanusmrti)功力不足,又加上八苦交煎,四大分散的袭击,神识昏沉,又不能提起念佛之念,这是非常危险的象征,此时此刻,旁边的亲戚眷属,若有学佛的人,应该慈悲软言相劝,启发临终者能抖擞精神,作人生最后的冲刺,提起正念,示之人间苦(梵语duhkha)、空(梵语sunya)、无常(梵语anitya)的真相,再苦也得撑下去,轮回够苦了,不要在今生丧失往生机缘,又带来沉沦的懊悔,不断催促临终者,令其坚强,把持最后的关头,以得最后胜利—往生净土。
100. 一切法是众缘和合, 而成,西方极乐国土之庄严,是否能例外,若不能例外,一切法是无常,那能供给那么多的诸上善人住下去?而且大众又是无量寿呢?
诸法乃众缘和合所成,极乐国土亦不例外,这是不可思议的境界,极乐世界(梵语Sukhavati)是弥陀佛清净愿力所庄严而成,是佛的应化净土,佛的神力所使然,佛的心境不可思议,非凡夫所能臆测的,极乐净土,大之无外,小之无内,佛的境界不能以大小对待来衡量,解脱之法性已非对待所能拟议的;又如维摩诘之方丈室能容纳佛所坐的狮子座,共有三万二千的狮子座,狮子座高八万四千由旬,一由旬有八十里;这已非凡情思量所能知之,又如一芥子能纳须弥山,一滴海水能纳四大海,八万四千劫入一刹那,入法界不思议境界,唯证无生法忍(梵语anutpattika-dharma-ksanti),方得究竟了知也。
101. 佛教中有“阿兰若”的名称,是什么意思?
阿兰若(梵语aranya),华译为寂静处,是比丘所居住的寺院之总称。阿兰若处华译为远离处,或空闲处,即远离热闹的空闲处。
102. 人寿自有定数,寿尽神识自脱躯壳,何以必先病而后死,修行功夫纯熟者,能不能幸免?
生老病死的四阶段,凡夫遇死之前多数以上皆先病而后死亡,但少数之人亦有无病而死者;修行得道之人,功夫纯熟,少数之人亦有先病而后入涅槃者;多数人皆能无病而得自在入涅槃。
不论凡夫(梵语prthag-jana)与圣人(梵语arya),身体总是物质有漏之物,生病在所难免,轻重有别,圣人的果位高深者,有时可成金刚不坏身,如九华山地藏菩萨、南华寺六祖慧能大师、丹田大师、无际大师、憨山大师、台湾省慈航菩萨、清严法师等等、像这些高僧德们,在命终之际,就不会先病而后入涅槃(梵语nirvana)了。
但有些高僧大德们,被因果病所缠,在命终之际被病苦所折磨,而后入涅槃,命终生病入涅槃,不是意味他没有修行,而是他个人过去生中的业障现前所致,病归病,涅槃还是涅槃,正信佛弟子应如是知,如是见。
103. 佛教之宗旨乃救世利人,是使现今世界太平安乐呢?或是使人死后升天,生净土呢?
佛教(梵语Buddha-sasana)的教义,乃建立在人间净土,使这个世界太平,和谐安乐。纵然这个世界是真善美,是人间净土,世界太平与和谐安乐,但地球必然要经过成住坏空的四阶段,目前是住劫中,住劫过后是坏劫,坏劫过后是空劫,可见地球是可毁灭的一天,大圣佛陀慈悲众生,要我们修行证果,早得解脱生死;并苦口婆心,规劝我辈沉沦众生,勤劝念佛,普得念佛三昧,蒙佛垂慈接引,早登净土莲邦,亲听弥陀演音,共证无生法忍(梵语anutpattika-dharma-ksanti),方回入娑婆,共度有情。
104. 佛教是往生净土,基督教是进天堂,请问往生净土与进天堂是否相同?
境界完全不一样,诸位觉得,佛法说升天那么困难,耶稣教却相反,只要信主就能得救上升天国了,其实真正的基督教,要生天国也并没有那么简单。要真正信仰、悔改、祷告,得到重生,心里起了一种离染得净的变化,有了这种变化,自会奉行博爱的精神,而合乎布施持戒的行为,这才能生天,什么都不要,信就得救,只是廉价倾消的宣传而已。
佛法虽说天界好,但不劝人生天,因为天不彻底。耶稣教说:生天得永生,永远是也乐和平长寿。佛法说:天国虽然长寿,一万十万千万乃至万万年,总有一天,福报完了,禅定(梵语dhyana)尽了,还是要堕落,不过只是享长期的福罢了,并没有解决生死的问题。佛法是要求能够真正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
基督教说靠耶稣的力量来拯救,而佛教是靠自力与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来接引。那么,为什么佛法提倡往生净土而不赞成求生天国呢?这实在有根本不同的地方,净土与天堂(天国)不同之处是:
一、平等而非阶级—我们生到极乐世界(梵语Sukhavati)后,得到西方三圣们的开导,将来可以与他们一样,佛说众生皆有佛性(梵语buddha-dhatu),只要到了西方,慢慢修学,都可以成佛。佛经上说,极乐世界佛光明无量、寿命无量,往生者也光明无量、寿命无量,与佛平等。不像耶稣教天国的阶级性,上帝是至高至上独一无二,升入天堂的绝不可能成为上帝,不能成为耶稣。阶级是世界忧愁苦恼的根源,天国也不能例外,佛法是以平等为基础,才能彻底解决一切对待的痛苦。
二、进修而非完成—耶稣教说:生天国就得到永生,是完成了。其实在人间尚未成就一切德行,到天国之后,也尚未究竟,智慧、功德、行为,一切都没有达到圆满,至少是不能像耶稣那样。这样的永久,可说是永久的可惜,永远缺陷的事。
生净土就不同了,念佛求生净土,并不是因为净土衣食丰足,无忧无虑,要去享福的,而是要跟阿弥陀佛(梵语Amita-buddha)、观音菩萨(梵语Avalookitesvara)、大势至菩萨好好的学习。所以生净土时,虽不曾圆满,而能精进向于圆满。
或者有人要问:要学习佛法,在这个世界学就好了,何必到西方去呢?这虽然说得对,但这个世界寿命短、环境劣、业障重、天灾人祸多,西方则不然,安乐长寿可以慢慢修学。
所以生到净土不是像进入天国那般以为就此完成,而是到了净土那边去,正好可继续进修。
三、上升而非退堕—佛经上说:往生极乐世界皆不退转(梵语avinivartaniya),不像我们这个世界因为病痛烦恼,恶因缘的阻挠,精进一段时间,又容易退堕下来。生净土的,如进好的学校,有好的教师,管教严格,学风优良,引起学生读书的兴趣,就是懒惰的学生,一进去也被学校的风气所影响,而注意他们的学业,无形中,学业就会逐渐进步。
往生净土,就是为要适应这一般人的需要,只要念阿弥陀佛,使佛慈悲愿力,就能到净土去再进修。时间虽有长短,生死决定可了,不会退堕。天国就不一样了,他们自以为永生,其实生天福报享尽了,定力消尽,就要堕落,这是两个世界的最大差别。
总而言之,天国是有阶级,净土是平等的;天国的慈悲智慧功德永不圆满,永久不彻底,只是信而得救,救而无施教,故不得圆满;净土是继续进修,究竟可以成佛的;天国说永生是靠不住,毕竟只是天界众生,不过是寿命长一点,定境若尽,福报享完,还是要堕落的;净土是永不退转,直到成佛。
这些问题,学佛的人,应该要正确的认识,信念才会坚定。不然的话,思想上似是而非,神佛分不清楚,最容易被神教所同化,而自己不知不觉,又说不出道理来,岂可不慎!
105. 印度乃佛教的发源地,曾经盛行一千五百多年,为何还得亡国的果报?
佛法讲缘起、业感、因缘果报,世间相莫非如此一般。佛教发源于印度,曾经盛行一段时间,这段时间正是有缘的众生,业力感召,与佛陀共聚在同一时代,蒙佛教化,应度者皆已度脱,未度者皆已种下得度因缘,佛陀降生示现在印度,整体的教团教法风行在印度及东南亚,长达一千五百多年的岁数,于是又被回教侵凌,及婆罗门教的渗透,佛教也就逐渐消失于印度,佛教在印度便成为历史上的圣迹,这段因缘,佛法称之为缘起缘灭,亦称业感,乃至因缘果报。世界相是如此,佛去亦必如此。
中国隋唐的佛教盛行的朝代,亦称佛教黄金时代,前后第行将近五百年的岁数,最后也被不信佛法的暴君所摧毁,造成佛教惨淡的悲剧,如当时三武一宗的灭佛,,与近代中共文化大革命,红卫兵大破佛教,全面性摧残三宝,可谓罪大恶极的历史罪人,三武即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帝、一宗即五代时周世宗。这些罪人,给与佛教的破坏毁灭,是中国佛教史上的暗淡时期。
佛陀与弟子们缘起在同一时代,也随著缘灭消失人间,世上没有永恒不变的诸法,国家也是缘起,缘起的国家,亦必缘灭,佛法缘起于世间,也必缘灭于世间,缘生缘灭是世间的真相,也是无上真理。
106. 仗念佛诵经功德感发饿鬼善根,请问饿鬼是否能解悟经义?
饿鬼(梵语preta)亦是六道中之一道,果报是感发饥饿的痛苦,当诵经之际,甚难解悟经义,除非饿鬼本身听了诵经之际,宿世因缘能善根发露,能解了经义,或诸佛菩萨愿力加被,因而感应饿鬼之善根,促使解悟经义。
107. 诵经念佛能灭重罪,修禅宗者,既不诵经,又不念佛,过去重罪何能消灭?
灭罪之道,不完全以诵经念佛对治,修禅宗的行者,从心地下功夫,以达到心境的解脱,心空境空,境由心起,心能起境,离心无境,离境无心,境即是心,心即是境,心境不二故;境不外乎顺逆、善恶、是非、好坏、苦乐、毁誉、功过也,既然如此,心空即境空,心境俱空,罪何不灭!
六祖慧能大师云:“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108. 诵经时敲鱼击磬是何意义?
木鱼与磬是修行的法器,表示板眼符号,唱诵经文与赞偈之际,可使拍数记得分明,依法器可调度唱诵时间之长短,以达到修行入“一心不乱(梵语aviksipta-citta)”为正宗。
109. 佛教主张慈悲为怀,而寺内大鼓都用真皮做的,这如何解说?
众生肉、众生血、众生骨、众生皮,佛门以慈悲为怀,是不可以当食用或其他之用,若寺内大鼓用众生之皮,这是不如法之举,有违慈悲之道,非但如此,一切的皮带、皮包、皮鞋若以众生真皮所制造,皆不得使用,用之则不如法,有违慈悲之道。
110. 阅经功德较之诵经功德,是否有一样?
阅之义含有对文而看,检看的意思。诵之义含有大声的读,背熟称诵的意思。故其两者之作用,略有差别;阅经就是看经,检看经文,进而思惟经文,以达成体解法义。诵经就是大声的读经文、背诵,著重一心(梵语eka-citta)之定。
这须视两者之心境所作所为而定,不得一概而论,因为阅经与诵经所起的变化与作用,的确不可思议,有些人因阅览经文而开悟者,亦有人诵经得开悟,其境界层出不穷,而非较量所能拟议也。
111. 往生论云:“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意义如何解释?
这是达成证悟的境界,念佛若已到实相念佛之际,已证无生法忍(梵语anutpattika-dharma-ksanti),法性本不动,非来非去,非非来亦非非法,非生非非生,诸法毕意空,诸法皆如也。
112. 祖师禅与如来禅如何分别?
“祖师禅”与如来禅相对称。祖师禅又作南宗禅,特指禅宗初祖菩提达摩传来,而至六祖慧能以下五家七宗之禅。
系主张教外别传,不立文字,不依言语,直接由师父传给弟子,祖祖相传,以心印心,见性成佛,故称祖师禅。
贤首五祖圭峰宗密禅师,于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上,将禅由浅至深,分为五等,即外道禅、凡夫禅、小乘禅、大乘禅、最上乘禅等五种。
其最上乘禅又称如来禅;达摩所传之禅,即为此一最上乘禅;然后世之禅徒不以宗密之如来禅为最上禅,反视之为五味交杂之禅,而谓祖师所传之真实禅为一味清净之禅,特称为祖师禅。此一称号或始自仰山慧寂。
景德传灯录卷十一仰山慧寂章:师曰:“汝只得如来禅,未得祖师禅。”
“如来禅”是经教里的禅法,因它是如来所说,后人因名之为如来禅。至于禅宗中的禅法,因它是祖师所倡,后人因名之为祖师禅。其实祖师禅也是如来所传,并非祖师所发明,释尊在灵山会上,把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咐嘱摩诃迦叶,这便是祖师禅的来源。
113. 念佛一句能灭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为何佛弟子天天念佛,还轮回不休?
佛经常说,众生无始劫来,造业不可思议,其罪无量无边,幸亏罪业无形无相,若有形有相,堆积远比须弥山多不可称计。
无量劫以来的罪业是无量无边的,若以有限量八十亿劫重罪来念佛消罪业,纵然念佛一辈子,亦未必能消尽,何以故?若以有量欲消无量,穷劫不得尽!理应愿力(道心)坚强,方能敌过业力,若能胜罪业,罪业则有量,有量即能消尽,罪业消尽,轮回(梵语samsara)当下休。
114. 做一个佛弟子,可否养畜牲图利?
受过菩萨戒的佛弟子,有明文规定,不可养畜牲(梵语tiryagyoni)图利,三归五戒虽无明文规定,但最好也不要养畜牲图利,何以故?因为养畜牲,虽然自己不杀,但将畜牲贩卖,亦构成间接宰杀,有丧慈悲之心,故不宜养畜牲而图利。
115. 修行者触犯戒律,命终时若堕三涂,将有出期否?
有,犯戒之罪有轻重,依轻重而堕该堕的果报,因果平等故,诸法缘起缘灭,罪业本空,不可得故,若堕三涂者,其罪业果报一旦尽,必有出期之时。
116. 人之欲,在家居士若正淫无断,是否可以往生西方净土?
淫欲是生死的牵绊,是轮回(梵语samsara)的原动力,当人在临命终之际,在家居士正淫未断,但能正念提起,愿力坚固,专注一心,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即可蒙佛慈悲接引,带业往生,更无有疑。
但学佛者不可抱著侥幸之心,应该好好的勤修梵行为佳,所谓业不重不生娑婆,爱不断不生净土,淫欲不断,尘不可出,佛弟子应依此共勉之!
楞严经云:“汝爱我心,我怜汝色,以是因缘(梵语hetu-pratyaya),经百千劫,常在生死。”
117. 虽有度化众生之意愿,而众生个性刚强难度,可用什么方法来劝度,使其深信正法?
众生所以称为众生,就是不信因果,拨无因果,不能正观人生真谛,不解宇宙真相,迷惑五欲(梵语panca kamah),贪著六尘(梵语sad visayah),如痴如梦!
众生个性刚强,难调难伏,不是那么好度的,你不被众生度走就很不错了,要众生由迷而悟,由苦而乐,从凡入圣,不是那么容易就可办到。
凡夫由不信佛法到正信佛法,要经过一劫二劫三劫至万劫的时间,才能对正法有所深信不疑,这称为万劫奠信。由此可见,众生实在难度又难化,不是一世二世三世所能度得了的,甚至有些众生非常极端,思想怪异,否认因果,拨无轮回,断灭来生,偏激的走完人生。
我们已发过菩提心,应该兴起大悲心,行菩萨道(梵语bodhisattva-carya),广行济度众生,那么,既然欲度化众生,必须先行四摄法,使众生爱我敬我信我,然后方能听我劝导,修行佛道,何谓四摄法呢?引述如下:
一.布施摄:对于钱财心重的人,用财施;对于求知心重的人,用法布施,使双方情谊逐渐深厚,而达到我度化对方的目的。
二.爱语摄:随著众生的根性,以温和慈爱的言语相对,令其生欢喜心,感到我和蔼可亲,而与我接近,以达到我度化对方的目的。
三.利行摄:修菩萨道者,以身口意诸行皆有利于人,以损己利人的行为,感化众生共修佛道,以达到我度人的目的。
四.同事摄:修菩萨道者,要深入社会各阶层中,与各行各业的人相接近,做其朋友与其同事,在契机契缘的情况下,而度化之。
这四摄法是行菩萨道者,所应修应行的法门,若依此而度化,该成熟的总会成熟,未成熟者,皆已种下得度的因缘,现在度不成,未来际总是可以度得了的,地藏菩萨是佛门弟子的最佳榜样,所谓:
众生度尽 方证菩提
地狱未空 誓不成佛
118. 有句话:“各人修各人得”,照这种说法,就是父修父得,子修子得,为何还说:“一子出家,九祖超升”,其理何在?
各人修各人得,父修父得,子修子得,此话没错,这是站在自修自得的立场,靠自力的法门而进道,以达成自性自度的根本正常道。
“一子出家(梵语pravrajya),九祖超升”,此语亦无不对,可分两个角度而正见之:
一、主观超度:自古至今,佛菩萨乃至历代高僧大德们,在其道业圆满,功德感召之下,其所有的宗亲眷上下,无不蒙受感化超度者,其数多得不胜枚举。
二、客观超度:九祖升天的“九祖”,表示周遭的亲戚眷属,这些现生亲戚眷属,有些是包含过去无量劫前的父母兄弟姊妹而言,一子出家,当下震撼了整个周遭亲戚眷属,逐渐引发他们的菩提善根,终于也学佛了,这种一子出家,做为周遭眷属学佛之增上缘,谓之客观超度。
119. 修戒定慧可得神通,何以晚近以来,甚多僧俗之修行者,而未闻有神通者?如果得到神通之事,何不以神通示现一番,让众生有所信仰,因而摄引众生入佛道?
神通(梵语abhijna),即依修禅定而得的无碍自在、超人间的、不可思议之作用。自古至今,诸佛菩萨,得道高僧,乃至显现神通,大有人在,其数不可称计,佛法根本宗趣,非讲神通感应,但为顺应众生之所需,佛菩萨乃至高僧大德在因缘许可之下,偶尔亦会以神通示现摄众。
佛之法身无相,无相能显现一切相,佛度众生感应之法有四种:显感显应,显感冥应,冥感显应,冥感冥应。有情虔诚所求,一心(梵语eka-citta)向佛,无所不应。诸佛菩萨,乃至祖师大德,以大慈悲心故,无时不以净光照诸众生,慈悲誓度有情,又时常垂形于六道中,随机度化众生。众生业重福薄,心地不明,尘垢所蔽,众生自不相应,实非佛菩萨乃至高僧大德不施慈悲而度化也。
有道高僧不随便以神通显现,毕现,众生好高骛远,不勤修戒定慧,不为净三毒为务,整天胡思乱想,遇有神通之事,即拚命一窝蜂,带来神通热,易落入显异惑众,招摇名闻利养,大破道行,修行无得,反招堕落危机,岂可不慎乎!
120. 神识居住众生的那个部位,是头部、脑部、还是心部?
神识说是在身体的那个部位即不中,神识若说在头部,脚底触摸即有知觉;神识若说在脚底,头部一敲即有痛觉;神识若说在脑部,打伤四肢为何亦有痛感?
神识是遍及全身的各部位,神识配合身体的殊胜作用,以脑部为反应知觉中心,具有分别、平衡、记忆、知觉、反应的特殊功能,但神识是遍及各部位的,若即若离,无实无虚,非有非无,非大非小,非内非外,神识在身体之存在,实乃不可思议,决非固定性的在某一部位,说是在那一个部位即不中。
121. 定中看到五欲六尘,固然不能称为正定,倘若看到佛相,可称正定否?
定中无一切妄尘,诸法不可得,若有一法尚存,不可称之正定,五欲(梵语panca kamah)六尘(梵语sad visayah)是妄尘,看到佛相,佛相亦不能例外,何以故?菩提自性一丝不挂,一尘不染,毕竟空(梵语atyanta-sunyata)故。
122. 心地若然无挂碍,高山平地总西方,西方就在自己心中吗?
这是修行到家,心地解脱的甚深境界,心对五欲六尘如如不动,不贪不染,不取不舍,无得无失,无惑无动,当下清净法身自然彰显,光明赫赫,不论处高山或平地,何处不是西方净土,诸位同参们!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心解脱境亦解脱,到这时机之际,眼前所见一切山河大地,川湖江海无非清净法身,诸法从本以来,常自寂灭性,一花一草无不中道实相,说心是西方,或说西方是心,皆成戏论!
123. 学佛学事理,念佛一门,如何为事?如何为理?
学佛进道,不得偏执两边,事是一边,理是一边,二边执著,始终不见中道,焉得实证菩提?念佛的法则,通达实相(梵语dharmata)之道,是名为理;实践念佛法则,实证实相之理,是名为事。因理明事,因事透理,理事不二,法无有比,无对待故,念佛(梵语buddhanusmrti)若达实相,事与理同时泯!
124. 成佛后的佛性,与凡夫的本性,有何差别?
佛性与凡夫性并无差别,只是迷悟染净有别。性在迷染时,说是凡夫性;性在觉悟时,说是佛性。佛性在圣不增,在凡不减,不增不减是佛性(梵语buddha-dhatu)。佛性轮回六道,迷失穷劫,未曾有减,佛性觉悟彰显,未曾有增。
华严经云:“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125. 何谓五利使?请分别解释之?
使即烦恼(梵语klesa)的异名,烦恼能随逐系缚世人,使之流转三界(梵语trayo dhatavah),故名使,惑性行者,称为利使。五利使即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
何谓身见?就是合执有我身的我见,执取五蕴根身,和执有我所有物的我所见,名为身名。
何谓边见?就是执取常断二见。起了我见之后,再执取死后为断灭,或常住不灭,以致堕于断常二边者,皆名边见。
何谓邪见?就是拨无因果(梵语因果hetu-phala),坏诸善事。认凡事既无能生结果之原因,亦无由原因所生的结果,作善作恶,皆无果报,如此拨无因果的谬见,名为邪见。
何谓见取见?就是执持成见,非果计果。即认取自己的见解为正确的见地,究其实际,则并不正确,只是妄见而已。
何谓戒禁取见?就是执持不正戒,非因计因。认持某种禁戒,为生天之因,或涅槃之道,如持牛戒者,认为代牛耕田,死后能生天之类,凡执取此种见解者,皆名戒禁取见,以上五利使,皆属见浊范围,小乘得须陀洹果,即能断之。
126. 大三灾是甚么?小三灾是甚么?
大三灾是世界将坏时的火水风三灾。小三灾是指住中劫时,每一小劫中的饥馑、疾病、刀兵三灾。
何谓大三灾?就是世界过住中劫已,即入坏中劫,是时天上七日并出,大海干枯,四大洲及八万小洲,须弥山及诸余大山,皆为大火所坏,火焰上烧初禅三天,皆成灰烬,是为火灾。
火灾坏世界七次之后,乃有水灾,毁坏世界,尔时从光音天起,皆雨沸灰水多年,光音天所有宫殿,悉皆灭尽,光音天以下诸天宫殿,乃至四大洲及八万小洲,须弥山及诸余大山,皆为沸灰水所消灭,无有形相可得,是为水灾。
每第六十四大劫之坏中劫,皆有风灾,毁坏世界,尔时有大风名僧伽多,吹遍净诸天宫殿,令相磨擦坏灭,至无有余,遍净以下,诸天宫殿,亦复如是。乃至四大洲及八万小洲,须弥山及诸余大山,皆为风力所吹,分散破坏,无有形相,是为风灾。以上是大三灾,世界将坏时,火水风所起的氾滥情况。
何谓小三灾?人寿八万四千岁时,大地清净,人民和乐,之后,杀盗淫妄诸恶,渐渐发生, 寿亦百年减一,减至人寿三十岁时,人民邪见颠倒,具十不善业,由是天灾,五谷不生,人皆煮白骨煎树皮而食,饿死无数,经过七年七月七日而止,是为饥馑灾。
人寿至二十岁时,多行放逸,与恶相触,由非人放诸疫气,病死无数,经过七月七日而止,是为疾疫灾。人寿至十岁时,人皆不孝不敬,多行不善,互相仇杀,以业力故,草木皆化为锋利,触之则死,经七日而止,是为刀兵劫。
此小三灾,每一小劫,皆发生一度,其中死于饥谨者,生前因悭嫉争食故,命终皆堕饿鬼道(梵语preta-gati)中。死于疾疫者,生前因慈悯问疾故,命终皆生天道(梵语deva-gati)中。死于刀兵者,生前因嗔恚杀害故,命终皆入地狱(梵语naraka)中,观此可知:存心与受生,实有密切关系。
127. 何谓小劫、中劫、大劫?
劫是(梵语kalpa)劫簸的简称,有大中小之别,华译为时分或大时,谓用通常年月日,所不能算之极长时间也。原为古代印度婆罗门教极大时限之时间单位。佛教沿之,而视之为不可计算之长大年月。
此大中小劫,皆依人寿增减而计算,依据大智度论所说:自寿自十岁,百年增一至八万四千岁为止,然后再百年减一至十岁为止,如是一增一减,为一小劫,二十小劫为一中劫,经成、住、坏、空,四中劫为一大劫,即一世界成毁的时间。若用数学方程式,写出小劫、 中劫、大劫的算法,即是:
一小劫等于(84000-10)*100*2=16798000年
一中劫等于二十小劫=16798000*20=335960000年
一大劫等于四中劫=335960000*4=1343840000年
128. 世界的成住坏空如何演变?
每一大劫,皆含有成住坏空四中劫,或八十小劫,在前一世界,空了二十小劫之后,后一世界,因众生业力驱使故,又欲成立。最初空中布大黑云,雨柱粗如车轴,经千万岁,水遍空中,渐涨大梵天,后雨止水退,有大风吹水沬,变成梵天七宝宫殿,此后水又退减,后有大风吹水沬变成欲界六天。乃至须弥山、七金山、铁围山、四洲及八万小洲,皆此沬所成,如是经二十小劫,是为成中劫。
世界(梵语loka-dhatu)既成,众生(梵语bahu-jana)安住,有动植物,有国境,有历史,如是经二十小劫,是为住中劫。此后世界便开始毁坏,初十九小劫,坏众生世间,后一小劫,坏器世界,此时空中七日并出,生大火灾,自梵天以下,皆成灰烬,是为坏中劫。坏尽后自初禅起,俱成虚空,如是经二十小劫,是为空中劫。
世界经过成住坏空,周而复始,首七劫,坏世界者,皆由火灾烧至初禅,第八劫则由水灾淹至二禅。如是七火一水,直至八八第六十四劫,乃易水灾为风灾,坏至三禅。所以在六十四大劫中,坏世界者,计有火灾八次七火灾,共五十六次的火灾,水灾七次,风灾一次,循环无尽,此皆众生惑业所感,若妄心不起,则根身不生,器界亦不现。
初禅以下之器世界,每经一大劫遭一切破坏,第二禅则每经八大劫遭一次破坏,第三禅则每六十四劫遭一次破坏。色界中唯第四禅不为三灾所坏。
129. 八不中道,是那八不?
佛灭后七百年间龙树菩萨造中观论,简称中论,及十二门论,这都是根据佛说般若经,阐扬中道(梵语madhyama-pratipad)的空义者,他的弟子提婆菩萨,又造百论,广破外道小乘,是为三论。
姚秦弘始三年,鸠摩罗什到中国,译此三论,并加以宣扬,遂成一宗,各三论宗。又因其发扬大乘空理,亦名大乘空宗。又因其秉承般若教义,亦名般若宗,又因其显示法性,亦名法性宗。又因其破诸法相,亦名破相宗。
八不中道,乃破邪显正,是本宗纲领,但诸邪妄,无量无数,其见解皆不合中道,概括言之,不出八类,即生、灭、断、常、一、异、来、去是也。惟是真如理体,皆离此八边,本宗因之立八不法门。
中论云:“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我稽首礼佛,诸说中第一。”
这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即所谓八不中道也。唯是,真体离言绝相,凡有所立,皆不契中,所以若就广义言之,当破者实不止八类,不论任何执著,皆名为邪,皆在当破之列。
130. 何谓四念处?
四念处(梵语catvari smrty-upasthanani),防止杂念妄想生起,以得真理之四种法门。四念处又名四念住。佛欲入灭之际,阿难尊者请问佛陀四件要事,其中问及,佛在世的时候,佛弟子以佛为住,若佛灭度之后,佛弟子以何为住?佛言:以四念住为住。由此可见,四念住是相当重要的法门,是欲证成圣果所必修。何谓四念处呢?
一、身念处:即观身不净,身体乃四大所成,非究竟之法,是有漏生灭之法,常流不净故。
二、受念处:即观受是苦(梵语苦duhkha),受是领纳之义,有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三种受。受乃心缘境,因而领纳知觉,此缘起之法亦空无自性,不可得故。
三、心念处:观心无常,三心不可得,生灭不已,如幻如化,瞬生瞬灭,应体证心之无生法忍(梵语anutpattika-dharma-ksanti)。
四、法念处:观法无我,诸法本空性,见空即见道。
此四念处的四种观法都是以智慧为体,以慧观的力量,把心安住在道法上,使之正而不邪,悟而不迷,圣而不凡。
131. “五停心观”是什么意思?
能使五种过失停止于心,须有五种观法,亦即声闻乘(梵语sravaka-yana) 人,在最初入道时所修的五种观法。
一、不净观:是观察一切根身器界皆属不净,以停止贪欲(梵语lobha)。
二、慈悲观:是观察一切众生痛苦可怜之相,以停止嗔恚(梵语pratigha)。
三、因缘观:是观察一切法皆从因缘生,前因后果,空无自性,历历分明,以停止愚痴(梵语moha)。
四、念佛观:是观察佛身相好,功德庄严,以停止业障(梵语karmavarana)。
五、数息观:是观察呼吸出入之相,每一出入,皆暗数自一至十,乃至一至五十,一百等,以得正定,停止散乱之心。
132. 佛门中常提到四正勤,不知何谓“四正勤”?
四正勤(梵语catvari prahanani),即方便精勤于断恶生善之四种修行品目。四正勤为修道重要的资粮,是三十七道品中的四个修持法门,何等为四?
一、已生恶令断灭。
二、未生恶令不生。
三、未生善令生起。
四、已生善令增长。
此四正勤就是精进之法门,以精进勤劳修习四种道法,以策励身口意,断恶生善。
133. 佛教经典常引述莲华,莲华到底有何意义?
莲,学名(Nelumbonucifera),生于沼泽之宿根草本植物,通常于夏季开花,味香色美,生污泥中,而开洁净之花。莲华就是莲花。植物名,印度共有四种的莲华,即优钵罗华,拘物头华,波头摩华,芬陀利华,亦即青黄赤白四种颜色的莲华,通常所说的莲华,是指芬陀利白莲华。佛教(梵语Buddha-sasana) 以莲华代表清净、庄严、无染、圣洁、光明之义,因莲华出污泥而不染,其美德常为尊所赞叹,喻为修行者,身处五欲六尘,而不受五欲六尘之所染污,而身心得以清净、解脱、自在是也。
134. 佛法浩瀚如海,“三藏十二部经”如何解释?
三藏即经藏(梵语sutranta-pitaka)、律藏(梵语vinaya-pitaka)、论藏(梵语abhidharma-pitaka)是也。经藏诠定学,律藏诠戒学,论藏诠慧学。
十二部经也叫做十二分教,即把一切佛经的内容分为十二种类,叫做十二部经。何等为十二?
一、长行:以散文直说法相,不限定字句者,因行类长,故称长行。
二、重颂:既宣说于前,更以偈颂结之于后,有重宣之义,故名重颂。
三、孤起:不依前面长行文的意义,单独发起的偈颂。
四 、因缘:述说见佛闻法,或佛说法教化的因缘。
五、本事:是载佛说各弟子过去世因缘的经文。
六、本生:是载佛说其自身过去世因缘的经文。
七、未曾有:记佛现种种神力不思议事的经文。
八、譬喻:佛说种种譬喻以令众生容易开悟的经文。
九、论议:指以法理论议问答的经文。
十、无问自说:如阿弥陀经,系无人发问而佛自说的。
十一、方广:谓佛说方正广大之真理的经文。
十二、记别或授记:是记佛为菩萨或声闻授成佛时名号的记别。
此十二部中,只有长行,重颂,孤起颂是经文的格式,其余九种都是依照经文中所记的别事而立名,又小乘经中无自说,方等,授记三类,故仅有九部经。
135. “南无”应读何音?含有何义?何故在佛菩萨名号之上,必加此二字?
“南无”二字(梵语namas,巴利语namo)。又作南牟、那谟、那摩、曩莫、纳莫等。意译作敬礼、归敬、归依、归命、信从。原为“礼拜”之意,但多使用于礼敬之对象,表归依信顺,含救我、度我、屈膝之意。将“南无”两字冠于佛名或经名前,亦表归依之意。如称南无阿弥陀佛、南无妙法莲华经等。
佛子对佛菩萨名号,如为人子女对父母之名,不取称呼,故名号之上,必加“南无”两字。
136. 为何佛门弟子,很重视回向?意义何在?
回向(梵语parinama),又作回向、转向、施向。以自己所修之善功德,回转给众生,并使自己趋向菩提涅槃。或以自己所修之善根,为亡者追悼,以期亡者安稳,诸经论有关回向之说甚多。
东晋慧远大师之大乘义章卷九分回向为三种:
一、菩提回向:回己所修之一切善法,以趣求菩提之一切种功德。
二、众生回向:念众生故,回己所修一切善法,愿以与他。
三、实际回向,以己之善根,回求平等如实法性。
道绰禅师于安乐集卷下,解释回向有如下六种:
一、以所修诸业回向阿弥陀佛(梵语Amita-buddha),往生净土,待得六通后,再返世间救度众生。
二、回因向果。
三、回下向上。
四、回迟向速。
五、回施众生悲念向善。
六、回入去却分别之心。
综贯经论,回向可分十种:一、回因向果。二、回事向理。三、回小向大。四、回向佛道与回向众生。五、回劣向胜。六、回自向他。七、回少向多。八、回自因行向他因行。九、回世向出世。十、回此向证。
137. 念阿弥陀佛,往生殊胜净土,总得几许利益?
西京善道阇黎念佛集中利益,总有二十三种利益,何者为是?
一、灭重罪障益。二、光明摄受益。三、大师获念益。四、菩萨冥加益。五、诸佛保护益。六、八部防卫益。七、功德宝聚益。八、多闻智慧益。九、不退菩提(梵语bodhi)益。十、奉觐大雄益。十一、感圣来迎益。十二、慈光照触益。十三、圣友同赞益。十四、圣友同迎益。十五、神通空驾益。十六、身色殊姿益。十七、寿命长劫益。十八、得生胜处益。十九、面睹圣众益。二十、常闻妙法益。二十一、证无生法忍(梵语anutpattika-dharma-ksanti)益。二十二、历事他方授记益。二十三、还归本国得陀罗尼益。
依诸经念佛往生净土,总共有三十种利益,何等为三十种利益呢?
一、灭除诸罪。二、功德(梵语guna)无边。三、诸佛法中胜。四、诸佛同证。五、诸佛同护。六、十方诸佛同劝信念。七、所有疾患,念佛总除。八、临命终时,心不颠倒。九、念佛一法摄多法。十、命终之时,佛自来迎。十一、用少功德,速生净土。十二、华台中化生。十三、身黄金色。十四、寿命长远。十五、长生不死。十六、身有光明。十七、具三十二相。十八、获六神通(梵语sad adhijnah)。十九、得无生法忍。二十、常见诸佛。二十一、与诸菩萨共为伴侣。二十二、香华音乐,六时供养。二十三、衣食自然,长劫无尽。二十四、任运进道,直至菩提(梵语bodhi)。二十五、常得少年,无有老相。二十六、常得强健,无有病时。二十七、更不重堕三涂地狱(梵语naraka)。二十八、受生自在。二十九、昼夜六时常闻妙法。三十、住不退地。
此依诸经,念佛功德与利益,总有三十种殊胜与庄严妙法,究竟成就佛道。
138. 论诸法门,其数无量,何法自力?何法他力?
如来(梵语tathagata)虽说八万四千法门,唯有念佛一门,是为他力,余门修道,总为自力。
139. 自力修道,何时得成?他力修道,何时得熟?
如经典所说:从初发心,需万劫奠定信位,经过一大阿僧祇劫,始到初地。又经一大阿僧祇劫修道,乃至七地菩萨,皆是自力。
他力念佛法门者,依阿弥陀经所说,疾则一日,迟则七日,念阿弥陀佛(梵语Amita-boddha),往生净土,,即是永不退转之菩萨,何以故?为乘阿弥陀佛本愿力故。阿弥陀经所云,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梵语avinivartaniya),既是阿鞞跋致,即得永不退转之菩萨,直至成佛。
140. 阿弥陀经云: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上来虽劝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未知现今往生净土者有多少人数?
净土经云:娑婆世界(梵语Saha-lokadhatu)已有六十七亿不退转菩萨,念阿弥陀佛往生;他方国土,亦复无边无数。又观经所说,韦提希王妃与五百侍女,念阿弥陀佛,皆已往生净土。
非但菩萨声闻缘觉往生净土,历代祖师、高僧大德、优婆塞(梵语upasaka)、优婆夷(梵语upasika)等,念阿弥陀佛,临命终时,得种种自在往生,得种种瑞相往生净土者,其数多得不可具说,如净土圣贤录所载。
141. 赞叹念佛,得何功德?诽谤念佛,得何罪报?
杂集经云:一度谤念佛人,千劫堕泥犁地狱,一度赞叹念佛人,灭却身中百劫极重恶业。
大行和尚云:人不志心念佛,亦谤佛故,遂即谤法,直入阿鼻地狱,受诸苦痛无有出期。
报恩经云:均提沙弥为骂上座,音声如狗吠,均提沙弥,由一恶言,五百生中常作狗身,故知骂他还自得报。
杂阿含经云:有一人赞叹修道人善事胜妙,五百生中常得端正,形貌殊好,口气常香,遍体香洁,如优钵罗华,香气逆风,四十里闻香。故知赞他并得善报,念佛人兼须赞善。
法华经云:不说他人好恶长短,唯专念佛(梵语buddhanusmrti) ,速生净土,不堕沉沦。
142. 专念阿弥陀佛,定生净土,定得无量功德,未审有何保证?令不遣信耶?
大有保证:阿弥陀经中,六方诸佛,恒河沙数,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不诳众生,当信是本师释迦牟尼佛(梵语Sakyamuni buddha)所说,念佛定得无量功德,一日乃至七日称念阿弥陀佛,定得往生净土,依此教,以愿证处。
阿弥陀佛(梵语Amita-buddha)在因地做法藏比丘时,发四十八大弘誓愿中所说:若我得成佛时,十方天人,闻我名字,不得菩萨无生法忍(梵语anutpattika-dharma-ksanti),诸法总持者,不取正觉。
生我国土,不得三十二相者,不取正觉。十念成就,不生我国者,不取正觉。若生我国中,更重堕地狱(梵语naraka)、饿鬼(梵语preta)、畜牲(梵语tiryagyoni)三涂者,不取正觉。生我国土,形貌不平等,有好丑者,不取正觉。生我国中,不得天眼天耳,六通自在者,不取正觉。若女人厌恶女身,求生我国,临命终时,不转女身成男身,复受女身者,不取正觉。
若一切众生乘我愿力,不得如上果报,我即不证无上菩提,即是诳诸众生,我誓当在恶道中,不得无上菩提,此是阿弥陀佛立誓愿处。
阿弥陀经又云,说经之日,阿弥陀佛成佛以来,于今十劫。阿弥陀佛既得成佛,念佛定得往生决无疑惑。
143. 出家有那十二种功德?
乐出家(梵语pravrajya)者,割爱辞亲,识心达本,解无为法,为证悟菩提,广度诸含识而精进,则能摄取十种功德:
一、不著诸欲。二、乐阿兰若(梵语aranya)。三、行佛所行。四、离凡夫行。五、不著妻子,及以财产。六、离恶道因。七、修善法趣。八、宿世善根,皆不损灭。九、恒为诸天之叹羡。十、一切鬼神,恭敬守护。十一、同证无生法忍(梵语anutpattika-dharma-ksanti)。十二、速成佛道。
144. 成熟有情,严净佛土,作何解释?
成熟有情,是言有情众生,应得度者,则以种种方便,令其因缘成熟。严净佛土,是言摄取国土,令极严净,备将来成佛时,作为度生道场之用,如法藏法丘,摄极乐国,发四十八愿之数。
145. 念佛有什么好处?试举经文为证。
大行和尚,将念佛(梵语buddhanusmrti)总摄十种利益,何等为十?
一、佛力加被。二、易作。三、功德最多。四、自他极喜。五、速得见佛。六、定得不退(梵语avinivartaniya)。七 、定生极乐。八、更不离佛。九、寿命长远。十、与圣无异。
涅槃经云:“念佛一口,分作十六分功德,若有一人布施一世界众生,经三月,只将念十六分中一分功德亦复胜彼,故知念佛过于财施百千万倍。”
月灯三昧经云:“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皆学念佛速证无上菩提,故知三世诸佛,皆因念佛当得成佛。”
大般若经云:“佛告善现,若善男子(梵语kula-putra)善女人(梵语kula-duhitri)等,下至一称南无佛陀大慈悲者,是善男子善女人等,穷生死际,善根无尽,于天人中,恒受富乐,乃至最后得般涅槃。”
146. 佛言三事,最为无上,是指那三事,怎么样才能算真供养佛?
佛言三事,最为无上:一、发菩提心(梵语bodhi-citta)。二、护持正法。三、如教修行,能修行者,是真供养佛。
147. 舍利是什么东西?何故而有?
舍利(梵语sarira)。金光明经云:“舍利者,是戒定慧之所薰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梵语punya-ksetra)”。
佛、菩萨、阿罗汉(梵语arhan)、高僧等,圆寂后烧之,每凝结有舍利、或如珠、或如花、白色为骨舍利,赤色为血肉舍利,黑色为发舍利,亦有杂色者,则系综合所成。此是生前依戒定慧薰修而得,无量功德所聚。若是佛舍利,世间无物能坏之,菩萨次之,则坚度递减。
148. 何谓俗谛和真谛?
顺凡迷情之法,故云俗,此等事相,在俗为实,故云谛。凡世间事物及其意义,皆名俗谛,亦名世谛、世俗谛(梵语samvrtti-satyatva)、覆谛。
圣者所见真实的理性,离于虚妄,故云真,其理决定而不动,故云谛。凡修出世间法,及其所证的境界,皆名真谛,亦名第一义谛(梵语paramartha-satya)、胜义谛。
149. 何谓“二种资粮”?意义何在?
即是福德资粮与智德资粮。福德资粮是布施(梵语dana)、持戒(梵语sila)、忍辱(梵语ksanti)、精进(梵语virya)、禅定(梵语dhyana)等之善根功德,亦即六度中之前五度,智德资粮是由修习正观所得的妙智,亦即六度中之最后一度。
这两种资粮是行菩萨道所必须广修,福德圆满与智慧圆满,即是菩萨道的圆满,菩萨道的圆满就是佛道的圆满,是故称佛为福慧两足尊。
150. 佛门弟子受戒之后皆有“烧戒疤”,不知意义何在?
修行菩萨道(梵语Bodhisattva-carya) 者,为求受净戒,于戒坛内至诚忏摩后,以香燃烧身体之某部分以供养诸佛菩萨,此为求受清净戒体而于身上遗留之燃烧之痕迹,称为戒疤。在家菩萨戒之戒疤燃于手臂,出家菩萨戒之戒疤则燃于头顶,戒坛中称“火烧菩萨头”。
烧戒疤本非佛制,印度本无。佛教(梵语Buddha-sasana)传至中国,僧侣深受国家,社会重视,唐代时,为防止俗人假冒僧众,故朝廷勒令僧众于受戒时,应燃烧戒疤以为识别。
另据谈玄“中国和尚受戒烧香疤考证”一文所载,则谓烧香于顶之起源,相传系始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沙门至德住持天禧寺时,与七众受戒燃香于顶,以为终身之誓。
151. 受戒时有戒法、戒体、戒行、戒相等四科门,南山律宗立此为戒四别,戒四别如何解释?
何谓戒法?即泛指佛陀所制之律法,乃众生之轨范。凡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梵语upasampanna)、三聚净戒、十重戒、四十八轻戒等律法,通称戒法。盖戒系圣道之根本,因依此戒(梵语sila),得生诸禅定及灭苦之智慧,得免没溺于生死海,故为解脱途径之一,南山律宗立此为戒四别中之一者。
何谓戒体?即戒之体性。旧译无作,新译无表。指行者受戒后,于身所生防非止恶之功能。亦即对戒法之信念与奉持戒法之意志。戒体虽由作礼乞戒等作用而生起,但发得之后,即不假造作,恒常相续,故称无作;其外相不显著,故称无表。
何谓戒行?谓持戒之行为。受持佛陀所制之律法,能随顺戒体,动作身、口、意三业而不违法,称为戒行。南山律宗立此为戒四别之一。
何谓戒相?谓持戒表现之相状差别。如持五戒(梵语panca silani)、十戒,乃至二百五十戒,一一戒中各有差别,按其持犯之轻重,各有不同之相状。一般指切切实实遵守戒律之相状。此乃南山律宗所立戒四别之一。
152. “佛魔一如”要如何解释?
最善之佛陀与最恶之恶魔,于表面而言,形成两个极端,然就实体本性而言之,则佛中并无佛性,魔中亦无魔性,盖诸法本无自性,而了不可得,故善佛与恶魔,顺相与逆相,皆属表相世界,实则佛(梵语buddha)与魔之本性,始终一体不二,故称佛魔一如。
153. 大圣世尊初成道,初转*轮,度何人?说何法?
佛陀出家成道后之首度说法,彼时,佛陀于鹿野苑为憍陈如等五比丘说四圣谛(巴利语ariya-sacca),八正道(梵语ariya-magga),示离爱欲及苦行之两边,而行中道,是为初转*轮。
154. 金刚经与其它经典常提到“四生”,不知四生是何意义?
四生(梵语catasro-yonayan),(巴利语catasso-yoniyo)。指三界六道有情产生之四种类别。
据俱舍论卷八所载,即:
一、卵生(梵语andaja-yoni,巴利语亦同),由卵壳出生者称为卵生。如鸭、孔雀、鸡、蛇、鱼、鸟类、蚁等。
二、胎生(梵语jarayuja-yoni, 巴利语jalabu-ja),又作腹生。从母胎而出生者,称为胎生,如人、象、马、牛、猪、羊、驴等。
三、湿生(梵语samsvedaja-yoni,巴利语samseds-ja),又作因缘生,寒热和合生。即由粪聚、注道、秽厕、腐肉,丛草等润湿地之湿气所产生者,称为湿生。如飞蛾、蚊蚰、蠓蚋、麻生虫等。
四、化生(梵语upapaduka-yoni,巴利语opaptika),无所托而忽有,称为化生。如诸天、地狱、中有之有情,皆由其过去之业力而化生。以上四生,以化生之众生为最多。
155. 往生极乐世界之后,还记得今世的事情吗?
往生净土之后,按道理说,品位高的,应该可以记得,因为品位高的,生前已有相当定慧的基础,同时,生到极乐世界(梵语Sukhavati),又马上莲花化生,不必像卵生、胎生、湿生要待上一段相当长的时间才出生,所以,不会有隔阴之迷。
至于品位低的,须要在莲花中待上一段长短不一的时间,然后才能花开见佛闻法,况且,生前广造诸业,修持有限,定慧浅薄,功力不深,莲花化生后,是否即时能记得生前之事,极须探讨之。但依据无量寿经所说,只要往生极乐莲邦,可得宿命通,若得之,即可知道生前大大小小之事,现在引录四十八愿中的第五大愿:
第五、宿命智通愿:设我得佛(梵语buddha),国中天人不识宿命,下至知百千亿那由他诸劫事者,不取正觉。
156. 我自觉当女人身确实比男人身要苦得不可称计,但如何才能女转男身,请慈悲指示!
虽然中外古今,世界各国,一些民主斗士大力倡导男女平等,这些口号的确很庄严(梵语vyuha),很合乎人类的口味,但实际上,确实口号归口号,实际归实际,毕竟,女人的生理与心理,要比男人的生理与心理要来得微脆,体弱顺柔,心性软劣,说要达到平等,实在先天与后天有不足之处甚多,实际的生活环境最容易启发女人的觉悟,这不是自干示弱,其化宗教界也对女性同仁,亦表示女性比男性的主客观条件要来得烦杂、苦痛、怯弱、中医与西医亦颇觉女性之身心,实际要比男性体弱、微脆、心性软怯。
要得到女转男身,必须由女性的习气净化、改革、弃除,心(梵语citta)能转相,相随心所转,如华严经所说,广学大丈夫之气概、大丈夫之用、大丈夫之勇猛、大丈夫之梵行、大丈夫之种、大丈夫之智慧(梵语jnana)、大丈夫之清净、大丈夫之正教、大丈夫之精进,并发大愿,祈望来生能女转男身,依愿而行,这是实际实践法门。大圣佛陀也曾经为善女人如是广说,现今引述弥陀佛的悲愿,来供养大众:
第三十五、脱离女身愿: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其有女人闻我名字,欢喜信乐,发菩提心(梵语bodhi-citta),厌恶女身,寿终之后,复为女像者,不取正觉。
157. 加持过的“大悲咒水”,给予畜牲喝,而使它与佛结缘,行得通吗?
佛法讲因缘(梵语hetu-pratyaya),依因缘的成不成熟来决定一切人事物,当然以加持过的大悲咒水给予畜牲喝,因此与佛共结法缘,这须要看加持者的境界够不够而定,同时也要看众生的善根与业障(梵语karmavarana)深浅而定,决非单方面就可以决定的善举,毕竟,佛法是讲因缘的法门。
古德云:法不孤起,仗境方生;道不虚行,遇缘即应。
158. 何谓“定慧等持”?
禅定(梵语dhyana) 与智慧(梵语jnana) 双运并修,无先后轻重之别。慧是定之用,定是慧之体,离定无慧,离慧无定。当智慧作用时,定在慧中;当定时,慧在定中;慧中有定,定中有慧,定即是慧,慧即是定,定慧不一不异,名为定慧等持,与定慧双修同义。
159. 净土宗依据三经一论为净土法门之要典,何谓三经一论?佛弟子对于“往生论”较为陌生,请慈悲开示如何?
佛说阿弥陀经、佛说无量寿佛经、佛说观无量寿佛经,是名净土三经,加上往生论,名为三经一论。往生论(梵语Sukhavati-vyuhopadesa)。乃印度世亲(梵语Vasubandhu)菩萨所造之论典,北魏菩提流支译。全称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又称净土论、往生净土论、无量寿经论、无量寿优婆提舍经论、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六册。本论依无量寿经作愿生偈、赞叹极乐净土之庄严,阐说修习、礼拜、赞叹、作愿、观察、回向(梵语parinama)等五念门,劝往生西方。
谓修习五念门可得种种成就,并次第得近门、大会众门、宅门、屋门、园林游戏地门等五种功德门;前四种功德为入功德,能入于莲华藏世界,自受法乐;园林游戏地门则为出功德,即回入生死烦恼,游戏神通至教化地,如是自利利他,速成就菩提(梵语bodhi)。
本论为唯一印度撰述之净土论部,净土宗特重之,与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阿弥陀经等三部经合称三经一论。
前面所说五种功德门,何谓五种功德门?谓往生极乐净土所得之五种景相,又称为功德五念门,五果门,解释如下:
一、近门:初至净土,入大乘正定聚,而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梵语anuttara-samyak-sambodhi)。
二 、大会众门:生净土已,即入如来大会众之数。
三、宅门:入大众之数,即至修行安心之宅。
四、屋门:即入宅已,则至修行所居之屋寓。
五、园林游戏地门:修行成就已,即至教化之地。
其中,前四门成就入之功德(梵语guna),第五门成就出之功德。
160. 从因地修行开始,声闻乘历经多久可证成果位?缘觉乘历经多久可证成果位?菩萨乘历经多久可证成佛的果位?
有因必有果,果由因而来,无因则果不得成,因是构成果的主要条件,世间诸法不离因果(梵语hetu-phala),出世间法也不离因果,凡夫修行到证成果位,也必须由因地到果地,透过修行的时间与空间,广修福德与智慧(梵语jnana),以达到圆满的境界。
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三者修法与境界有差别,故证成的果位与时间亦有长短差别,现在分别叙述如下:
声闻乘(梵语Sravaka-yana),译作弟子。凡是闻佛音声与修四圣谛(巴利语ariya-sacca)法门而悟道的人,总称为声闻乘。声闻乘修四圣谛法,自凡夫到证成阿罗汉,论时间,速者三生,迟者六十劫,其修行的方便有七(即七方便),得果有四(即四果)。
缘觉乘(梵语Pratyeka-buddha-yana),又作辟支佛乘,独觉乘。于佛世听佛说十二因缘之理而悟道者,名为缘觉,若生于无佛之世,观诸法生灭因缘而自行悟道者,名为独觉。始观无明乃至老死,次观无明灭乃至老死灭,由此因缘生灭,即悟非生非灭,乃以此十二因缘为乘。
缘觉乘乃二乘或三乘之一,凡依十二因缘(梵语dvadasangapratitya-samutpada)之理而起修和悟道者,总称缘觉乘。缘觉乘修十二因缘观,自凡夫至辟支佛,论时间,速者四生,迟者一百劫,其修行重在悟证,悟所到处,便是证所到处。
菩萨乘(梵语bodhisattva-yana),又作大乘(梵语maha-yana)、佛乘、如来乘。求无上菩提,愿度一切众生,修六度万行,此六度为乘。
菩萨的法门,以救世利他为宗旨,最高的果位是佛果,大乘(梵语maha-yana)凡夫修到成佛,立五十二个阶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
十信是由十住中的第一发心住内,分开另立的,若将其缩入发心住内,则只有四十二阶位,其中十住、十行、十回向,称为三贤,仅算是资粮位、十地称为十圣,才是修习位,论时间,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方得证成无上佛道。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