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3283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鸠摩罗什译《大品经》《妙法莲华经》中的「深心」

    33)    《大论》 认为阿 跋致须立基於「深心」, 而菩萨之深    心,不行恶法,而须不断「集诸根」。 若菩萨「深心摄念,    能如实见诸法实相」。( 注 34)      《妙法华》第九例,...419a。        注31: 《大论》,页 598a。        注32: 《大论》,页 597c。        注33: 《大论》,页 263c。        注34: 《大论》,页 ...

    蒋义斌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51939674.html
  • 《大般涅盘经》的佛性论(下)

    533 中。    (注94)参阅智 《观音玄义》卷上「释名章」中解释了因和       缘因的意义。(《大正藏》卷34,页880中-下。                70 页    因缘因 ) 得... 表列如下:    ──────────────    (注99)《观音玄义》卷上,《大正藏》卷 34,页 880 下。    (注100) 同上。                73 页    十二...

    释恒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53239688.html
  • 六祖坛经的思想

    是与二同在,有二一定不离一。此即《坛经》所说定慧不二(注33)、动静不二(注34)、善恶不二(注35)、众生与佛不二(注36)、世间与出世间不二(注37)等等。因此,《坛经》最后的咐嘱品说:“动用...32)参见(注28)。  (注33)定慧品云:“定慧一体,不是二。”大正四八,三五二页下。  (注34)行由品云:“不是幡动,不是风动,仁者心动。”大正四八,三四九页下。  (注35)行由品云:“一者善...

    释圣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01540038.html
  • 初唐時期佛性論爭的兩個相關論題[*]──定性二乘和變易生死(上)

    34  又《解深密經》舉出「聲聞乘種性」、「獨覺乘種性」、「如來乘種性」三種有情;在指出佛陀同樣向他們演說三無性的道理,叫他們共證得同一究竟清淨妙道後,又表示這三乘同歸一乘的說法不過是密意方便設立,...迴心,取涅槃近,耽寂心堅,化必難得,故無迴者。[34]  淨居天界位處色界頂端,寂靜微妙,跟小乘涅槃的特性相似。那裏的天眾以自界為勝,耽著寂靜的小乘心非常堅固,很難接受大乘教化。對於上述兩種說法,窺基...

    廖明活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11540114.html
  • 论中国佛教的主要社会功能

    论断是站不住脚的。   当然,中国佛教社会功能的现代转型才初步展开,这与其社会基础的调整相符(34)。而西方宗教与市场经济、市民社会的适应协调至少已有五、六个世纪的历程。正因如此,借鉴西方宗教现代化...佛教与中国近代化》第一章。   (32)《历史的文明脚步——韦伯文集》(上海:三联书店,一九八八年版)第一一八页。   (33)同注(22),第三十一页。   (34)同注(28),第三章《佛教社会...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31340260.html
  • 戒从心生

    白佛︰“瞿昙!云何为贤圣法、律所行舍行?”  佛告婆罗门︰“谓 离杀生,不乐杀生,如前‘清净分广说’。依于不杀,舍   [33] 见《大正》2,272a11f.  离杀生,……”[34]  所谓“贤圣... 是故,比丘当如是学︰自护者修四念处,护他者亦修四念处!’”[35]  这里提到的,不恐怖他、不违他、不害他、慈心哀彼,是名护他自护。修四念处   [34] “清净分广说”,指 本篇论文(页38)...

    杨郁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32140266.html
  • 南能北秀美学思想异同论

    的活泼泼的生命之灵光,这样,现实的具体的人及其鲜活的生命这个无价大宝,就成了美的最集中的体现(34)。马祖道一及其门人所称道的“心”,不是楞伽经典的如来藏学说所说的“如来藏自性清净心”(因为如来藏学说...本《坛经》十八节、二十节、八节、二十二节、十四节  。  (33)《景德传灯录》卷二八《江西大寂道一禅师语录》。  (34)参见拙著《禅宗美学史稿》第二章《马祖道一——洪州宗禅学及其在禅宗美学思想...

    皮朝纲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84640695.html
  • 从“即心即佛”到“非心非佛”:南禅美学思想嬗变轨迹

    自然境界与清净境界的交错与重叠。在慧能、神会那里,已明确说过人的心灵本来就是清净无垢的(“世人性本自净”、“自性常清净”〔34〕,“众生本来自性清净”〔35〕),人的自性本来就与佛性无二(“我心自有佛,...版。  〔10〕〔11〕〔24〕〔25〕〔26〕〔27〕〔28〕〔34〕〔36 〕〔39〕〔41〕〔44〕〔45〕〔46〕 敦煌  本《坛经》十七节、十六节、 十八节、二十节、八节、二十二节...

    皮朝纲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92240741.html
  • “茶禅一味”考辨

    才有了唐代赵州从谂禅师每逢禅士参见谈案、或学道,总喝一声“吃茶去”,以为吃茶可悟道,故“吃茶去”遂成禅林法语之典故。(34)宗式编定的五种《传灯录》中有许多参禅饮茶的饶有趣味的故事;晚唐诗僧齐己或于“...,90页。  31《宋高僧传》“皎然传”。  32陆元浩《仙居洞永安禅院记》,见《全唐文》卷869。  33钱起《过长孙宅与郎上人茶会》同20卷237。  34《景德传灯录》,卷十。  35齐己《尝茶...

    潘林荣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01340805.html
  • 唐代佛教义学之风尚及其地理分布

    无知,则大开量中得自取大小行也。南山犯重,则与天神言论,是自言得上人法也”(34)。怀素所创谓东塔宗。是《四分律》之三派即南山、相部、东塔,有二派创于长安(35)。  相州法砺律师,“振绩徽猷,誉腾时类...出版社,1990年版。  (31)《续高僧传》卷22。  (32)《如净传》,卷14。  (33)汤用彤:《隋唐佛教史稿》第179页,中华书局,1982年版。  (34)《如净传》,卷14。  (35)...

    李映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02440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