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291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重提印度禅与中国禅──一种早期的思想史观察

    」的立场看[76],这与他禅经序的方法是可以联系起来的。  因此,我们可以说,在早期的中国禅学运动中,重于慧和顿见一流并不是同时发生的,现在的问题在于,四~五世纪中国禅学内部重渐悟的倾向,是如何在以后...

    龚隽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41659943.html
  • 曹溪唐禅“心性”义涵探究

    1995年10月  再论禅学之真义 东初撰 中央日报 1969年7月19日  印顺大师和他的《中国禅宗史》 罗伟国撰 香港佛教 393 1993年2月  如来禅与祖师禅 牟宗三撰 海潮音 76:5 ...

    张国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43959971.html
  • 白莲宗析论(2)

    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与大势至菩萨,可说与佛寺没什么两样。  109. 转引自杨讷<元代的白莲教>一文,页196。  页76  丽,像设严整,乃至与梵宫道殿匹敌,盖诚盛矣。”[110],可见所谓“礼佛之屋遍...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44159973.html
  • 从“现代禅”到“净土宗弥陀念佛会”:一个宗教团体的转型

    李元松着之《与现代人论现代禅(第一集)》,页135-137,台北市:现代禅出版社。  果契优婆塞  1990 〈无师自通自创?—像现代禅行者请教几个问题〉,佛教新闻 61:76-79。  林之仪  ...

    罗佳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50359989.html
  • 论法藏对《大乘起信论》中“真妄和合”思想的探讨

    本觉自德 70  一、本觉与真如71  二、觉与法身74  三、从真如面向解释“本觉”义:翻对妄染显自德76  四、从无明面向解释“本觉”义:能反对诠示性功德82  五、“本觉”在“真妄和合”思想中...

    廖宫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54160031.html
  • 论佛道儒三教伦理的交涉——以五戒与五常为中心

    大洞真经》的说法与古灵宝的《五篇真文》和《五阴符》十分相似[76],可见道教对阴阳、五行等的配对十分重视。所以,我们想到了寇谦之时代为了增订道教的戒律而对各种思想进行系统化,便会出现以“五&...《道藏》第1册第516~518页。   [76] 《上清大洞真经》卷1,《道藏》第1册第516~518页。   [77] 《太上老君戒经》,《道藏》第18册第201页。   [78] 关于《玄妙...

    圣凯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54260032.html
  • 论一心二门及其对理学思维模式的影响

    妄心的幻现。所以,陆九渊的心与《起信论》的心虽然用的语言有差别,但是致思的路数与获得的结论基本上是相同的[76],他们都主张超越主、客的对立二分,把主、客视为一体,把主、客同一起来,然后把客体[77]...575页下。   [75] 《大乘起信论》,《大正藏》第32卷第577页中。   [76] 鲍博《陆九渊与禅学关系管窥》,中国北京《中国哲学史研究》1989年第4期第115页。在这篇文章中,鲍博先生将...

    圣凯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54560035.html
  • 现代禅及其思想特色

      [13] 这其实也是台湾佛教与包括南传佛教、西藏佛教在内的其他传统佛教在当代的共同困境。  [14] 见李元松《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佛法》,原发表于1988年,后收录于《现代人如何学禅》第75~76页...

    张嘉尹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55460045.html
  • 战后台湾传统佛教的教派发展与现代社会(2)

    大法派祖师,即基隆月眉山派江善慧上人,做他的身边侍者,并深受其陶冶。[76]战前,他一度出任隶属曹洞宗的冈山净莲堂住持之职。[77]此外,他和日僧东海宜诚在高屏地区的派下僧侣亦往来密切,其中最重要的,...若然,则此一新论述必更卓越、更有必要。  [76] 见释开证《善慧上人与我的学佛因缘》,收在《慈恩集》(高雄宏法寺,1987再版)页266。文中提到:“我于元亨寺亲近永达上人问法,而依止出家。家师又...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60560057.html
  • 宗喀巴对于大、小乘戒相融之思考(2)

    寂天为中观学派的论师,其思想在中期大乘佛教的发展上有重要的影响。除《学集论》外,《入行论》在藏地传佛教中亦被视为寂天的作品,[75]但在汉译中,上述二论则被分别当作是龙树与法称的作品。[76]前者内容...75]参见《西藏大藏经》中所录的《学集论》等,可知:其作者属寂天。   [76]参见《新修大正藏》目录索引。   [77]《入行论》汉译有古今两种;《学集论》仅有宋代译本。但《集学摄颂》有现代人的译作。...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61160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