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291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文字禅与宋代诗学(2)

    妙总师参寥,大觉老之嗣,眉山公之客,而少游氏(秦观)之友也。释门之表,士林之秀,而诗苑之英也。”[76]  中际可遵,云门六世,报本有兰法嗣。苏轼过庐山,见其诗而和之[77],后遂有书信往还[78]。...苏轼诗集》卷一八《余去金山五年而复至,次韵旧诗,赠宝觉长老》。  [76]《后山居士文集》卷一一。  [77]《苏轼诗集》卷二三《余过温泉,壁上有诗云:直待众生总无垢,我方清冷混常流。问人,云:长老可...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25256019.html
  • 文字禅与宋代诗学(3)

    :“用笔不知擒纵,故字中无笔耳。字中有笔,如禅家句中有眼,非深解宗趣,岂易言哉!”[75]“余尝评书云:字中有笔,如禅家句中有眼,直须具此眼者,乃能知之。”[76]“余尝评书:字中有笔,如禅家句中有眼...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25456020.html
  • 文字禅与宋代诗学(4)

    [76]同上卷二八《跋法帖》。  [77]同上《题绛本法帖》。  [78]《古尊宿语录》卷四《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  《宗门十规论·对答不观时节兼无宗眼第四》。  [80]《豫章黄先生文集》卷一九...黄庭坚云:“陈元达,千载人也,惜乎创业作画者,胸中无千载韵耳。”[75]又云:“论人物要是韵胜为尤难得,蓄书者能以韵观之,当得仿佛。”[76]艺术形式中的韵来自艺术家胸中之韵。而胸中之韵主要是一种不俗的...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25656021.html
  • 文字禅与宋代诗学(5)

    钱先生所分析,这些比喻“均就现成典故比喻字面上,更生新意;将错而遽认真,坐实以为凿空”,“雪山比象,不妨生长尾牙;满月同面,尽可妆成眉目”[76],可见这类曲喻是属于扩展性比喻。苏、黄诗中有这种性质的比喻...钱钟书《谈艺录》第22页,中华书局,1984年。  [76][11]同上。  [77][12]《苏轼诗集》卷一九《泛舟城南,会者五人,分韵赋诗,得“人皆苦炎”字四首》其一。  [78][13]《山谷诗集注...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25756022.html
  • 文字禅与宋代诗学(6)

    不负先师所付嘱也。”[76]  本权禅师为黄庭坚的同门师兄,晦堂祖心禅师曾教黄庭坚与之语。可见黄氏对他这则公案非常熟悉。而本权之偈显然是对寒山偈的翻案,其形式正如慧能翻神秀、卧轮之偈。顺便说,有的学者...  [73]案:杨杰偈见于《五灯会元》卷一六《侍郎杨杰居士》。  [74]《苏轼诗集》卷三二《再和并答杨次公》。  [75]《明觉禅师语录》卷六,《大正藏》第四十七卷。  [76]《续传灯录》卷二二《...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25956023.html
  • 文字禅与宋代诗学(7)

    提倡“宁拙毋巧,宁朴毋华,宁粗毋弱,宁僻毋俗”[76],黄庭坚论诗推崇“不烦绳削而自合”[77],朱熹论诗主张“真味发溢”,自然流露[78],寒山诗的朴质真率因此而颇受宋人青睐。刘克庄有段话可作为代表:...72]黄庭坚《山谷全书·别集》卷八,清光绪义宁州署刻本。  [73]《山谷全书·外集》卷二三。  [74]《后村诗话·续集》卷二。  [75]见《朱子语类》卷一四○。  [76]《后山诗话》。  [77...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30156024.html
  • 佛法是一种本体论吗——比较哲学视域中对佛法基本要义的反思

    那么,有部所谓的“一切有”是什么意思呢?《大毘婆沙论》卷76谓:  三世诸法,因性果性,随其所应,次第安立。体实恒有,无增无减,但依作用,说有说无。诸积聚事,依实有物,假施设有,时有时无。[8]( P...

    傅新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83856178.html
  • 解读 鸠摩罗什传 兼谈中国早期的佛教文化与史学(中)

    之义,言功十世亦可宥也。初童寿在外國遇圣者,告之曰:‘若慎无适东土,将有大不利焉。’ 什乃不顾而來, 启非良臣死国计? 良执死高義。仁者死成仁。何顾之有也。故什死,焚之心舌不烂焉。[76] 照神清的意见...

    陆扬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93856605.html
  • 平常人法语集

    、旅游、睡觉、吃饭等等一切时中,无非佛事!   76、“诸受是苦,诸法无常”。诸受是众生所幻,五蕴皆空,何苦之有?  诸法自古即然,未曾有变动过,没有变动过,即是常,何有无常之谓?  万法有生有灭、有...

    吴耀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01856650.html
  • 佛教文学对中国小说的影响(2)

    刘后不满,乃是由于对被她冤屈者不平的心理反感76,以及李宸妃一案,皇帝竟下诏自责,开棺改葬,震惊全国。故而最容易流传,添枝添叶,变成街谈巷议之材料。兹将李宸妃故事架构人物依宋元明时期不同,列表如下: ...年),此非刘义庆(西元四O三——四四四年)所能见者。故「杨林入梦」当系受鸠摩罗什所译《大庄严论经》之影响。  76见《胡适文存》第三集第六卷三侠五义序。  77同右。  78见大正藏第三册第十四页中。...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51556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