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7455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魏晋南北朝时期印度观音经典向中国的传播(下)

      东晋南北朝时期译出的杂咒类观音经典大部分保存在《陀罗尼杂集》之中。这部杂集抄集了东晋南北朝时期的各类陀罗尼密典。本集最早见于隋代费长房的《历代三宝纪》,称其为失译之作,即不明作者[16]。唐代...-------   [1]《宝云经》卷一,《大正藏》第16册,第209页上;《大乘宝云经》卷一,《大正藏》第16册,第241页中。   [2]《大方等如来藏经》,《大正藏》第16册,第457页上。...

    李利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53054546.html
  • 陕西华严寺——中国佛教华严宗发源地

    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华严寺主体建筑已不存,唯留两座东西相对的砖塔。东边为华严宗初祖杜顺大师塔,高7层21米,塔身为楼阁式仿木建筑结构,最上层有石刻“严主”横额;西边为四祖澄观大师塔,高5层16米,为实心砖塔...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080755852.html
  • 安西东千佛洞研究编年述评

    10·敦煌西夏元》中,选有东千佛洞壁画计16幅彩色图版(其中第2窟15幅,第5窟1幅),并附有刘玉权撰写的图版说明[15]。 按:该画册所有图版只注明了窟号,均未记录各壁画在窟内的具体位置。 ...地探讨了东千佛洞的壁画内容,并附有该石窟内容一览表和9幅线描图[16]。 按:本画册是目前所选图版数量最多,探讨也最为全面、深入的有关东千佛洞的资料。遗憾的是未撰写较为详细的图版说明,且图版标题中未...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24556318.html
  • 如何欣赏佛教造像

    13 一孔一毛生相  14 金色相   15 丈光相   16 细薄皮相   17 七处隆满相   18 上身如狮子相   19   20 大直身相   21 肩圆好相   22 四十齿相   23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54457015.html
  • 中国第一塔——嵩岳寺塔

    之外。龛身正面上部嵌石一块。龛有券门,龛室内平面呈长方形。龛内外,有彩画痕迹。龛下部有基座,正面两个并列的壶门内各雕一蹲狮,全塔共雕16个狮子,有立有卧,正侧各异,造型雄健。  塔身之上,是15层叠涩檐...

    何跃青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414257383.html
  • 建国以后佛教的传入和发展

    具有初高中文化程度的16人为五台山僧人。于此,境内佛教出现了新的转机  。  土地改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五台山佛教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折,使它以全新的面目出现于世。这种转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422757425.html
  • 云冈石窟文物大事记

    一文。   公元1951年 水野清一、长广敏雄著《云冈石窟》16卷陆续发版。   公元1955年 第5、6窟前木结构窟檐落架维修。   7月,成立山西云冈古迹保养所。   公元1956年 北京...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440157529.html
  • 中华瑰宝:关中古刹法门寺

    的佛指舍利和为迎送佛骨而贡奉的大批珍贵的文物。计有金银宝器121件、琉璃器17件、瓷器16件、石质器12件、漆木杂器19件、珠玉宝石等约400件,还有大批丝织物。  柴福善  人民日报海外版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42358784.html
  • 重庆大足石刻[导游词]

    元年至南宋绍兴二十一年〔1094年-1151年),通编为16号,为佛教、道教合一造像区,尤以道教造像最具特色。   中国石窟艺术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各个时期都积淀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模式及内涵。作为晚期...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52458854.html
  • 吴哥窟 失落的文明

    于世的城市遭到废弃。到16世纪,吴哥成为一片杂木丛生的废墟,逐渐被人遗忘。  19世纪60年代,法国科学家亨利?莫阿寻访吴哥。在这里,他做了大量详细的调查记录,并公布于世,此后吴哥逐渐被发现,被重视。...

    海霞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73959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