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548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论南北朝后期佛像服饰的演变

    141 窟为例,正壁主尊呈结跏趺坐(参见图版12) ,手残,似作施无畏、与愿印,右领襟沿左前臂敷搭至左肩,佛内着僧礻氏支,腹部系有带结,着装方式与青州褒衣博带演变式第一阶段造型相同,同窟左壁坐佛着装与...

    费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23063581890.html
  • 当代大陆佛教慈善组织的建立与运行探析

      [10]张云江:“中国当代佛教的公益事业”. 北京:首届宗教与公益事业论坛论文集.2007年,第141页。   [11]郑功成:“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与需要努力的方向——背景、意识、法制、机制...

    林志刚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8064284610.html
  • 敦煌隋代舍利塔始末

    年舍利石函内盛舍利3粒。从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看,舍利塔内舍利数量非常悬殊,如1994年山东省汶上县宝相寺出土佛牙1枚、舍利936粒、其他文物141件等。《宋高僧传》卷26“法成传”记载:“仪凤二年(677...

    赵建平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07490986812.html
  • 《赵朴初传》:佛缘九十载

    指导今后全国的佛教工作。翌年5月30日,中国佛教协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西四阜内大街的广济寺举行。汉、藏、蒙、傣、满、苗、撒里维吾尔(后称裕固族)七个民族的法师、活佛、喇嘛、居士代表共141人出席了成立大会...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7543992700.html
  • 墙壁上的图书馆——华丽的敦煌莫高窟壁画

    141、144、145号洞中精美的唐代壁画12幅,其中包括《张骞西域迎金佛》图,加上被他损坏的部分,华尔纳一共盗取了26方,共有32006平方厘米的壁画。   1925年春,华尔纳带着他所谓“侦察之旅”...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1/08320793315.html
  • 《大唐西域记》新校

    文物》1989年第4期。关于“偏併”,又参考黄征《敦煌语言文字学研究》(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40-141页。又考蒋礼鸿主编《敦煌文献语言词典》(浙江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243页:“按:同...

    王启涛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1/10293593778.html
  • 新校黑水城本《劫外录》

    ,匝地无纹彩。混不容其迹,照不留其痕。金乌子夜出乾坤,停午浓云[63]生岳面。且道,须弥那畔,   p. 141  甚么人担荷。”良久,云:“莫行玄处路,功尽合平常。”  上堂。僧问:“如何是学不停午...无处避。正恁么时,更须知有一人不合伴。”   p. 149  上堂。云:“灵鹫深机,少林密旨。山岳高低[140]而异[141]唱,水云去住而自闻。得之者头角强生,失之者功勋徒尔。所以道,莫求悟,本无迷。...

    释慧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60342615.html
  • 《金刚经赞》研究——兼论《梁朝傅大士颂金刚经》(八)

    831年)说:“劫火曾洞然,木人泪失落。可怜傅大士,处处失楼阁”141。即指《傅大士颂·序》中说的“其层阁既被焚烧”的故事。所以,《傅大士颂·序》中的故事,至少到公元831年就已流传了。   由上可知...傅大士颂金刚经·序》中所说的“其层阁既被焚烧”之事。   141《大正藏》第四十七卷,第702页中。 《金刚经赞》是唐代中国宗派佛教兴盛时期的作品。它是站在唯识学的立场上,融合了当时其它佛教宗派的...

    达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11142757.html
  • 朱文光:汉语佛学研究的方法论转向(二)

    ] B.41, pp.144-145。   [68] B.41, p.141。   [69] B.41, pp.140-141。   [70] 如王泛森就曾提到:“从欧阳修到崔述的例子都使我们...

    朱文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221543508.html
  • 《論語點睛》研究

    ‧泰州學案一》 p. 141 云:「陽明之學,有泰州、龍溪,而風行天下,亦因泰州、龍溪而漸失其傳。泰州、龍溪時時不滿其說,益啟瞿曇之祕而歸之師,蓋躋陽明而為禪矣。」[13]王龍溪且...博施於民而能濟眾』(〈雍也〉,頁126、127)、『子曰: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憲問〉,頁189)......等處),或強調開權顯實者(如『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泰伯〉,頁141).....

    羅永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243743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