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601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试论各类“性行人”与“身至念”的修习

     寻59  专注其心  于所缘  令心接触、  击触于所缘  引导其心  于所缘  -  “痴行者”由于“痴心所”而暗冥无智,因此无法清楚的觉照一切法,所以论中才说:“痴乃混乱而不能确立。”另方面,“...。  59 底本p.142,《清净道论》(简体版)p.128。  60 底本p.102,《清净道论》(简体版)p.94。  61 底本p.104,《清净道论》(简体版)p.96。  62 底本p....

    释道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0847573.html
  • “七十七智”与“度疑清净”之关系探究

    vatthuni (2) p.59~60, P.T.S.,1970 ; Rhys Davids, SaMyutta NikAya, Kindred Sayings II, p.42~43, P.T....

    释开仁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0847574.html
  • 四谛现观之略探──以《大毗婆沙论》及《清净道论》为主

    而现观灭。  以上是约智的四种作用来解说四谛的顿证,再来是约四谛的自相、共相来说明。  B. 别说──约自相、共相来说明四谛的顿现观  (a) 约自相说  I.《清净道论》依自相(十六行相59的如实...22,104c9~19),不过此中无“凡有集法者,皆有此灭法”一句。  58 印顺法师《印度佛教思想史》p.71。  59 这十六行相,在《清净道论》的英译版, "The Path of ...

    释有信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0947575.html
  • “涅槃为所缘”初探──以《大毗婆沙论》及《大智度论》为主

    才是真正无相。58这也就是他们所谓“缘灭谛入正性离生”,以及“见灭(谛)得道”的学说!59  法藏部认为于涅槃境界可以起寂静作意,换句话说,就是在入正性离生前可依圣涅槃为思惟或作意的对象,一旦正念相应...,唯灭谛中无诸相故。”  59 《杂阿毗昙心论》卷11(大正28,962a18)说:“问:诸师说谛无间等各各异,萨婆多及婆蹉部说次第谛无间等,昙无得等说一无间等,何者为实?……”  60 《增支部》...

    释祖莲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0947576.html
  • 从初禅相应之心所谈修定前方便

    有情的成功”为足处,“不乐的止息”是它的成就。“悲”以“拔除有情之苦的行相”,“不堪忍他人苦”为味,“不害”为其现起,“见为苦所迫者的无所依怙”为足处,“害的止息”为悲的成就。59  对于“喜”心所的...289页。  58 参阅《清净道论》(简体版)113页。  59 参阅《清净道论》(简体版)289页。  60 参阅《清净道论》(简体版)121页。  61 参阅《清净道论》(简体版)122页。  62...

    释见法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1047577.html
  • 略论菩萨自利与利他

    自心能与般若和合,不破法相,合为一味,没有诸咎,日常生活及世间诸事因缘皆入法性、实际中,能但为众生而行事,不自为己。59所以在《大智度论》卷96上说:  佛自说因缘,第一义中无身口意行,有为、无为法...a)。  57 《大智度论》卷95,(大正25,726c)。  58 《大智度论》卷73,(大正25,572a)。   59 《大智度论》卷73,(大正25,572b~c)。   60 《大智度论》卷...

    释本密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2547581.html
  • 论净土 念佛法门在菩萨道的定位

    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中二十四愿文的第五至第七愿,与《阿弥陀经》以殖众善根福德之因缘,念持阿弥陀佛,得一心不乱,临终心不颠倒即得往生。59(3)《观经》以“净业正因”,念极乐世界依正庄严,...11~21),卷5 (大正47,59c3~11);唐?窥基造,《西方要决释疑通规》卷1 (大正47,105a2~19);唐?道宣《广弘明集》卷27 (大正52,316c19~317a20)。另参见印顺...

    释宗证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4247596.html
  • 吴汝钧著:天台智顗的心灵哲学(2)

    对五阴法的即空即假即中的观照,而说达涅槃的境界。  净心具足诸法除是法外,亦可作法门看。智顗谓:  观一善心具十法界,十界交互具百法界、千性相等。十善即万法。约八正道即八万法门也。(59)  善心即是...。  (58)《摩诃止观》九下,《大正藏》四六·一三一b。  (59)《法华文句》二上,《大正藏》三四·二一a。  (60)《摩诃止观》三下,《大正藏》四六·三一c~三二a。  (61)《摩诃止观》一...

    吴汝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5847620.html
  • 以罗祖为例管窥其对晚明佛教之冲击

    (注59)由此之叙述,知罗祖具备修道者精进不懈之精神,故可昼则忘食,夜则不寝,勇猛精进。而罗祖如此精进为何?前文已述,在《苦功悟道卷》里明确告诉我们,因罗祖惧怕无常,生死之苦,故有初参之第一步。当...,1980),页237。注56 陈垣:《释氏疑年录》(台北,天华出版社,1983),卷十,页   370。注57 同(37),页25。注58 同(37),页25-26。注59 同(37),页...

    释见晔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84747715.html
  • 百丈清规》与中国佛教僧团的管理创新

    无上的权威和无限的责任感。其下设有十务,"置十务寮舍,每用首领一人,管多人营事,令各司其局也。"58他们主管寺院日常行政事务,"主饭者目为饭头,主菜者目为菜头,他皆仿此。"59其他各部为何,惜以记载的...

    王永会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90447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