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205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戒律与禅定

    贪忧、恶不善法以漏其心,生诸律仪防护眼、耳、鼻、舌、身、意根。生诸律仪,是名难陀比丘关闭根门《杂含》275(大2, 73a)。[16]  比起「阿含」,「声闻地」的说明多添加①「防守正念」、②「常委...觉,令息灭,⑨未起苦觉,令不起故,⑩成其崇向故、气力安乐,无闻独住故。如人乘车,涂以膏油,不为自高乃至庄严,为载运故。又如涂疮,不贪其味,为息苦故……是名难陀知量而食。《杂含》275(大2, 73b)...

    惠敏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9385273962.html
  • 台湾传统佛教建筑空间的儒释道混合特质

    ────────────  注28: 尹章义,前引文。  注29:(补阙《台湾府志》寺庙,蒋毓英厦门大学)  注30:《台湾志略˙补阙》卷一、胜迹  73页  称为海靖寺。关于这一次的重修,有哈当阿的...

    黄兰翔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9390473975.html
  • 唐湘山宗慧禅师《牧牛歌》析论

    宗的帅资传承尚有疑义,今依唐.李华:〈润州鹤林寺故径山大师碑铭〉(《全唐文》卷320)及《景德传灯录》之记载言之。  注五六:见《湘山志》,页323、333、73。  页155  5.生平事迹  宗慧的...------------------------------------------------  注六五:见《湘山志》,卷1,页48。  注六六:见《湘山志》,页321、332、73。  注六七:...

    蔡荣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9390673977.html
  • 姚兴与佛教天王

    中国文化大学历史系硕士论文,2000),73~74。  [51] 《白虎通疏证》,267。  [52] 《三国志.魏志》,338。  [53] 《后汉书.丁鸿传》,1265。  [54] 《后汉书.李固传》...Sam%kha)出现在未来弥勒出世时。传说中的圣王固然指引现在人君施政的方向,但从第四世纪初起,中国佛教徒已有「世不值佛,又处边国」之认识,[73] 即中国的佛教徒不能亲聆佛陀的说法,又处在相对于恒河...

    周伯戡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9391673989.html
  • 阿毗达磨泛论

    Journal of Pali Text Society , 1904-5,   P.69。  202页  (注 18)lbid. pp.73-82。各说异同略表如次﹕   集异门论品类论识身论...

    吕澂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12074032.html
  • 廖明活:初唐时期佛性论争的两个相关论题(1)

    初唐时期佛性论争的两个相关论题[*]  ──定性二乘和变易生死  廖明活  香港大学中文系教授   中华佛学学报第18期 (p31-73)  台北:中华佛学研究所  ----------------...乘必当成佛。[73]  从本文上节析述所见,第一种说法和第二种说法的主要分别,在于前者主张不定性二乘人必定是以欲界身成佛,而后者则主张不定性二乘人也会以色界身成佛。以上引文所批难的,并非第一种说法跟...

    廖明活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13374056.html
  • 廖明活:初唐时期佛性论争的两个相关论题(2)

    reflected some of the basic features of the Buddha-nature debates of Early Tang.  p. 73  关键词: 1.1. ...9,〈浅田〉II,页133,行041,至页134,行052。   [72] 参见《究竟论》卷5〈增寿变易章〉第9,〈浅田〉II,页134,行052。   [73] 《究竟论》卷5〈增寿变易章〉第9,〈...

    廖明活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13374057.html
  • 从历史与文化背景看佛教戒律在华消沈的原因

    ~一个阅读古籍时不可粗心的例子〉页  147 ~ 148, 刊于《大陆杂志》六十九卷三期,  台北,民 73 年。  61 页  三  古时中国寺院对前来出家的人;尤其儿童,是先问其人  曾否读书?若...

    曹仕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13474058.html
  • 天台化法四教“三藏教”之研究──以《教观纲宗》为架构(1)

    维摩经玄疏》约六即来谈藏、通、圆三教的六乘,而别教的六乘则只提到“别教三观十法成乘明六种乘,义意不同,分别事繁。”[73]而简略的带过。所以,智旭约藏通别圆四教来论六即,乃是根据智者大师《四念处》的基础上...

    正持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9015874441.html
  • 天台化法四教“三藏教”之研究──以《教观纲宗》为架构(2)

     [72] 潘桂明.吴忠伟著:《中国天台宗通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初版),页754。  [73]《维摩经玄疏》卷2,《大正藏》册38,页530中。  [74]《教观纲宗》,《大正藏》册...

    正持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9015974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