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法之后,许多学者随即对王畿所主张的“四无”说有不同的意见出现,著名的如聂豹与王畿的“致知议辩”,67 而其他王门学人对此问题亦有或多或少的言论谈及,直至万历年间,此公案竟呈现出另一风貌的学术争端。此...龙溪之言四无,并非完全无据,然谈无说有,的确有荡越处,……龙溪既守不住自己阵脚,作三教和会之说,不免引起反激。”(页55)。 67 参阅《王龙溪先生全集》,卷6,页4上-16下。 68 参阅《明儒学...
陈剑锽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51559462.html
-
还是宋代云门一系的旧说;而对于永明禅净四料简中所流露出的扬净抑禅之意,他认为这不过是用于“适机”的“祖师权语”,“永明之意总不在此”,故而不可执此“抑扬之说”。[注67]元贤则于《寱言》中,对“参禅不及...卷二十,江北刻经处本。 [注67] 同 [注2] 。 [注68] 同 [注3] 。 [注69] 道霈,〈重刻天如禅师净土或问序〉,《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三卷,第三册。 [注70] 袾宏,《...
龚隽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54359492.html
-
66]也曾作诗言:“昙云寂灭沦王道,老氏无为徒苟延”[67],然随统治阅历的增长,康熙也逐渐感认到宗教对社会人心具有安抚之功能,有些教义基本上也与圣贤书说是相符的,而改口言:“人生于世,最要者惟行善,...法律出版社,1998),页277-278。另见邱丽娟前书“表3-1-1清代禁止师巫邪术律例修订表”,页67。 [52] 如明高僧密藏谓:“时有僧大宁者,亲承而师事之(指罗清),而兰风又私淑而羽翼之,...
杨惠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80659590.html
-
原始,案十诵律中,俱胝耳 (即亿耳)作三契声以赞佛,其人善呗易了解。”[66] 慧绞云:“此土咏经则称为转读,歌赞则号为梵呗”,[67] “梵呗”,梵语 Bhaasa (般遮), 在汉译佛典诠释上,有.../2126, P.242b. 注67:T.50/2059, P.415b. 注68:T.54/2131, 《翻译名义集》, P.1123c. 注69:Monier Williams, ...
释道昱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91759657.html
-
“今国家财赋半入西番”之惊呼,不无道理![67] 经济衰颓,国本丧基,国之将亡!此大势也。然而,导致这一结果主要原因之一还是藏传佛教地位至尊、元廷皇室崇佛无度所致。 正如上文所述,皇帝对帝师之尊宠...》,中国藏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87页。 [29]详见频伽精舍校刊《大藏经》传记部、致十一《佛祖历代通载》卷35叶59B至67A。 [30]关于恰那多吉,可参阅本著有关各处。亦可见T.V....
王启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93159672.html
-
57、65、67龛的坐佛,第15龛的倚坐佛,第22、24、46、48龛的菩萨坐佛,第64龛的胜母佛像,第52龛的尊胜塔,第4、5、6龛的护法像等都具有明显的藏传佛教萨迦派之特点。[44]北京居庸关两侧的...
孙悟湖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95859699.html
-
[5] 荆三隆注译《白话楞伽经》,三秦出版社2003年版,第82页。 [6] 同上,第67页。 [7] 同上,第54页。 [8] 同上,第31页。 [9] 同上,第54页。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01859715.html
-
善恶染淨一切经验而为种子,因此,可说这些本识并不是完全像白纸一般的无覆无记的存在。
此外,《辨中边论》卷下(大31, 475b)、《中边分别论》卷下(大31, 462b)、梵文《中边分别论疏》67...
水野弘元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24159877.html
-
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簡稱《楞嚴經》)卷四,富樓那彌多羅尼子也提出了類似的問題:「敢問如來,一切眾生何因有妄,自蔽妙明,受此淪溺?」(67)而經文的回答,與《圓覺經》一樣:「妙覺明圓,本圓明妙。既稱為妄,云何有因...
楊惠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35959924.html
-
哉禅智之业,可不务乎!」[67] 可以说,印度禅经中零星的慧学因素是经过四、五世纪中国解经学家们的提示,才进一步明朗化的。 末了,各系经序都详略不同地提到禅法相承的谱系,说明禅者是重于师资传授的。...
龚隽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41659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