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471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玄奘大师灵骨迁流分供的当代意义

    ,孔教未闻。今遣从俗,无异乘流之舟,,使弃水而就陆,不唯无功,亦徒令腐败也。愿得毕身行道以报国恩,即玄奘之幸甚!”[67]玄奘大师对唐太宗所言“愿得毕身行道”,诚可为今日佛门弟子之参考!有谓:玄奘大师...,第127期(1970年12月):7—8. [67] 慧立,彦惊.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CBETA,T50,no.2053,·p.253,b11—16。 [68] 张廷荣.奘师开启...

    台湾 侯坤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60661212.html
  • 唐玄奘及其佛经翻译

    192部,上座部经律论15部,正量(三弥底)部经律论15部,化地(弥沙塞)部经律论22部,饮光(迦叶臂耶)部经律论17部,法密部经律论42部,说一切有部经律论67部,因明论36部,声论13部,共520夹...

    杨曾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60761214.html
  • 略论玄奘《大唐西域记》的中国本位思想及其影响

    灵府而究理,廓神衷而体道,闻所未闻,得所未得,为道场之益友,诚法门之匠人者也。是知道风昭著,德行高明,学蕴三冬,声驰万里。印度学人,咸仰盛德,既曰经笥,亦称法将。[11]  又如唐道宣(596』67)...

    胡孝忠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71661290.html
  • 关于中国佛教基本情况

    〖FJF〗CF67〖FJ〗、思想家李贽、文学家袁宏道等等都有许多关于佛学的论著。到清代以来,这种现象更加大有发展,清初有宋文森、毕奇、周梦颜、彭绍升,中期又有钱伊庵、江沅、裕恩、张师诚,其中不乏...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72061296.html
  • 说 “无念为宗”

     六祖却别有高见:   心地无非是自性戒,心地无乱是自性定,心地无痴是自性惠。[66]   这是以自性之自然合于戒律义为戒,以自性之自然如如不动义为定,以自性之自然洞彻万法义为慧。[67]   先看...大乘起信论》断离“六染”之内容。   [65] 《录校》,页 362。   [66] 《录校》,页 363。   [67] 我们不能以此认为六祖排拒神秀之说,因为六祖同时对志诚说:“此说不可思议。”(《...

    冯焕珍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73761316.html
  • 佛教的礼仪及其禁忌

    比较一致认同的 说法是汉明 帝永平十年(公元67)的白马驮经说。近年来,学术界一般以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 年)视为佛教传入中国中原地区的标志。至1998年已经有2000年的历史。中国佛教由于传入...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74061319.html
  • 印顺思想脉络论

    多说是没有用的”。──明里是围攻圆明,暗里是对付印顺,这是漫天风雨的第一部。[67]   2、由慈航法师写文章──《假如没有大乘》,是对我正面攻击的第二部曲。当时的慈航法师,道誉很高。...一生》(增订本),第101页。   [65]印顺:《华雨集》第5册,第22页。   [66]印顺:《平凡的一生》(增订本),第62页。   [67]印顺:《平凡的一生》(增订本),第66-69页...

    李尚全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93561387.html
  • 唐人国忌行香述略

    计会。行香即就寺观,别有期集,即于侧店舍,并委京兆府据人数,使取处幕次、床塌、铛釜供借。如行香分在两处以上,准随中书门下一处,即勒廊下所由勾当他处即京兆府使与本料,与勾当造食。”(《唐会要》卷67)。...

    梁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94061393.html
  • 契嵩思想研究──佛教思想与儒家学说之交涉

    原教,而行在孝论”(注65),故特着孝论十二章,“拟儒孝经,发明佛意”(注66),而有言曰:   “孝名为戒,盖以孝而为戒之端也”(注67)“夫孝也者,大戒之所先也”(注68)   儒家之言孝...镡津文集卷第十,书启状?与石门月禅师,大正藏卷五二,页七○一下。   (67)镡津文集卷第三,辅教编下?孝论?明孝章第一,大正藏卷五二,页六六○中。   (68)镡津文集卷第三,辅教编下?孝论?...

    刘贵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11661493.html
  • 论敦煌净土教赞文

    的交涉,有着重要启迪。而陈祚龙先生通过对唐代印刻书籍的传播情形考察后认为,至少唐末宋前,敦煌与成都之间,当年必已有了相互直接交往的路线。(67)禅宗的行脚云游是禅门行者的重要修行方式。唐代著名的永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67) 陈祚龙《中世敦煌与成都之间的交通路线》,《唐代研究论集》第3辑,438页,新文丰出版公司,台湾,1992年。(68) 玄觉《永嘉证道歌》,《大正藏》卷48,...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12561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