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506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论敦煌净土教赞文

    成都府的佛教情况时,一些将军推荐无住给杜鸿渐供养.(64)唐德宗时,韦皋任成都尹,归心神会,对蜀地禅宗的发展也起了一定作用。 我们再看《大乘净土赞》的禅净合一与无念之思想。 金和尚提倡的引声念佛与...上,《续藏经》卷14,参见。(64) 《历代法宝记》,《大正藏》卷51,187c-188a。(65) 同上,185a。(66) 姜伯勤《论禅宗在敦煌僧俗中的流传》,《敦煌艺术宗教与礼乐文明》,377页...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12561505.html
  • 圆瑛大师与七塔寺

    停止水陆道场的经忏行为。慈运法师出面晓之以情,据理力争,感动了地方官员,将发布的禁令收回,天童寺得以挽救,起死回生。   光绪十六年(1890),宁波七塔寺僧众礼请慈运法师前去主持寺务.这时他已经64...

    黄夏年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21161553.html
  • 支娄迦谶是汉地最初传译大乘经典的著名译师

    、无常声、苦声、无我声、寂声、空声、无相声、无愿声、无生声、无起声、无行声、菩萨声、菩萨法藏所摄法声,不退转法轮声、陀罗尼声、宝住三昧声”等64种声音,而听众闻其声音后,能起大爱乐,信解佛法,增敬三宝...

    肖 雨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23561577.html
  • 对慧远在《大乘大义章》中佛学立场的再检讨

    南下时,慧远立刻送书关中,解其误会,并请佛陀跋多罗翻译禅经。[64]《高僧传》说他“孜孜为道,务在弘法,每逢西域一宾,辄恳恻咨访。”[65]这“恳恻”二字,可谓道出了慧远尊重三宝、住持佛法的赤心及悲愿。...则百家同致。”其意亦同。参见〈与隐士刘遗民等书〉,收于《广弘明集》,《大正藏》第52册,页304上。  [64] 以上见《高僧传》慧远本传、佛陀跋多罗本传,另参见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台北:台湾...

    吴 孟 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43361693.html
  • 千峰竞秀的人间佛教

    。[64]这样的佛教,既不以《阿含》为范式,也不以《般若》等大乘经为范式,其范式唯有在《本生经》中才可以找得到。而这样的佛教,认真说起来,既非大乘[65],也非小乘[66],而成为“非大非小”的“本生...十二月初版,页四零到四三。  [63] 编者按:此处,“作法”通“做法”。  [64] 因为他们唯一可证的圣果,就是在三大无量劫之后的佛果。  [65] 因为大乘应以《般若经》的信仰为共同的基础,且《...

    温金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73261854.html
  • 法华圣地天台山

    山兴智者道场数十所,亦禅亦教,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禅教一致的趋向。《宋高僧传》赞颂他:“功成不宰,心地坦夷,术数尤精,利人为上。”时江浙一带尊称他为“大和尚”。终年81岁,法腊64。有弟子百余人,其语录...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75161875.html
  • 佛教《六方礼经》之伦理观探析

    力行爱师之德。  (二)师对生  1.勤于授业:“当令疾知”[62]、“欲令知不忘”[63]、“以学学之”[64]、“极艺教之”[65]、“使敏于学”[66]、“示属贤友”[67]、“顺法调御”[68]... 后秦.佛陀耶舍与竺佛念共译:《善生经》,页71下。  [62] 后汉.安世高译:《尸迦罗越六方礼经》,页251中。  [63] 同上。  [64] 西晋.支法度译:《善生子经》,页254上。...

    邱敏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94561949.html
  • 从人性论看东西方宗教哲学之相通

    异同”之间再细较语气之差别,是没有多大意义的。[63]我们应该就整体精神来谈问题。从某一角度说, 孔子学说的总体精神是“忠恕”,即所谓“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64]按朱熹注:“尽己之谓忠,推己之...中华书局,1980年,第632页。)显然,他所说的同者,是质的同,异者,是量的异,而我们所说的同,也是指本质而言。  [64] 《论语·里仁》。  [65] 宋儒陆象山说:“东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01961986.html
  • 唐代道教与国家礼仪——以高宗封禅活动为中心

    1983年第3期,63-64页,在封底并附有该简的大幅照片。又如清道光年间出土的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南岳投龙告文》,见《道家金石略》,122页。关于唐代道教投龙的最新研究,见周西波《敦煌写卷P....

    雷闻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10562041.html
  • 读王伊同评周祖谟《洛阳伽蓝记校释》书后

    页(63本) 误 正  一 64 廷昌 延昌  一 65 賬 賑  二 98[7] 《准南子》 《淮南子》  四 154 《御览》555 《御览》655  四 171 [后秦]弘治三年 弘始三年  五...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11562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