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3020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宋代汉藏民间层面宗教文化交流

    影响。杨仕宏根据对敦煌古藏文残卷《鸭鸣占卜法》的研究认为,这种占卜方法,把人事和天际放到时空之中,以阴阳、动静来求其变化的时空关系,明显受到了道教阴阳、五行说和九宫八卦的影响。[37]这种影响是在唐代...8。   [36]燕松柏,本教类属初探[A]. 四川阿坝州地方志办公室编印地方史志文集[c].1989。   [37]杨仕宏,敦煌古藏文残卷《鸭鸣占卜法》译释并探源[J] . 西北民族研究,...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483478592.html
  • 法照事迹新考法照事迹新考

    僧镜霜述并书,大中十三年,京兆金石录。”[36]照乃法照之误,因为宋佚名《宝刻类编》卷八云:“镜霜,章敬寺法照和尚塔铭,述并书,大中十二年,京兆。”[37]二者虽有大中十三年与十二年之异,但前者之照显然是...宋高僧传》上册第227页。  [34]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校注》第373页。  [35]《大正藏》第47册,第268页上。  [36]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82册,第340页。  [37]文渊阁《四库...

    刘长东

    |法照事迹新考法照事迹新考|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435178897.html
  • 试析《世说新语》与《高僧传》的材料问题——以支道林为例

    时代风尚,後世之人焉可得知 但当时之人又非全从外表形貌来看待人物并依此评定人物.故亦有从支公的气质或才情来品评的情况.   〈容止〉第37条与〈赏誉〉第88条   〈容止〉第37条曰:   ...支公在佛学方面的资料如下.   〈文学〉第37条   三乘佛家滞义,支道林分判,使三乘炳然.诸人在下坐听,皆云可通.支下坐,自共说,正当得两,入三便乱.今义弟子虽传,犹不尽得.   於此...

    洪嘉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5234279227.html
  • 唐宋变革视野下的宋朝慈善救济

    影响不小。“四民身份”的打破,商人群体的集体发力,土地的集中化,使得对财富的追求成为与过去相别的无关品性高雅之事,士、商“同是一等齐民”。[37]   此种情况下,对财富的追逐,势必使得财富逐渐向一...以宋朝为中心的考察》,《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3年第4期   [37]李华瑞:《20世纪中国唐宋变革观研究述评》,载《史学理论研究》,2003年第4期   [38] 林文勋:《宋代富民与灾荒...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5235279246.html
  • 慈航大师《禅宗胜义》导读

    取舍。汝若坐佛,即是杀佛。若执坐相,非道其理。”[37]   道一闻示诲,如饮醍醐。侍奉十年,日益玄奥。   由上引可知,他们全是“机锋语”。后来,黄檗希运、临济义玄又提倡“棒喝”。慧能、神会为代表...《建中靖国续灯录》卷首   [36]《十家论》   [37]宋道原《景德传灯录》卷6   [38]参见宋普济《五灯会元》卷4《黄檗希运禅师》   [39]宋普济《五灯会元》卷4—6   [...

    高令印 刘梓霖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8364079622.html
  • 佛教的生死观

    无我律相符合;“下度无边众生”,则表现在积极有为、大雄无畏的“所有一切众生之类……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37]上,由此便与因果律相符合。在行持上与无我律和因果律相符合,是为不堕空有、真俗圆融、...《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七,《大正藏》卷3,页325中。   [36] 《金刚经》,《大正藏》卷8,页750中。   [37]同[36],页749上。   [38]《法苑珠林》卷十七转引《付法藏经...

    唐思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264480110.html
  • 《那先比丘经》中的希腊和中国因素

    道行(4+4+4+5+5+7+8=37)。这些能力大都依靠人体各种感官的认识作用而获得。不过,由于佛教特别强调意识的作用,因而在三十七品经中,也包括意识这一综合能力。人体的各种感官,具有认识大自然和人类...同日生。天竺谓象为那,父母便为那先。’”[37]经核查,《那先比丘经》并无以上文字。《那先比丘经》卷上与以上引文最接近的一段文字如下:“其一人前世宿命,欲求度世为泥洹道者,生于天竺罽宾县,父母便字为陀猎...

    张思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265680134.html
  • 社会转型期藏传佛教信仰的变迁

    。婚丧嫁娶、庆贺生日时是否请喇嘛念经卜卦:①必须请:②不请;③有时请,有时不请。  结果表明,“必须请”的占总人数的34.4%,“不请”的占37.2%,“有时请,有时不请”的占29.4%,虽然三者的...信仰的变化状况。婚丧嫁娶、庆贺生日时是否请喇嘛念经卜卦:①必须请:②不请;③有时请,有时不请。  结果表明,“必须请”的占总人数的34.4%,“不请”的占37.2%,“有时请,有时不请”的占29.4%,...

    马晓军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6353280615.html
  • 慧远大师念佛思想所依据的主要经典考辨

    般舟三昧经》的主旨在于通过修习般舟三昧而现前见佛,但慧远大师等莲社成员是以念佛往生而非现前见佛为目的(能见佛固然甚好)。[37]所以说,《般舟三昧经》不可能是慧远大师念佛思想的主要依据。   对慧远大...却并无特别强调持名之处,其“念佛”之“念”是“忆念”的意思。有的学者因慧远大师没有明确提到持名念佛,就试图以此否认大师的净宗初祖地位,乃是受了日本净土真宗的影响,实在并无根据。   [37] 据《...

    杨净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5324781205.html
  • 谁说的话──巴利与汉译经典关于说者的差异

    的譬喻[36]。兩部經典都是以佛陀的敘述作為結束,此為持守齋戒日的功德可導致來世生於各種色界天的果報[37]。依據這三個例子,這些經典顯示佛陀對毘舍佉的解說並未超過生天的範圍,她對佛陀教導中的解脫道不...117);《相應部 8.4經》(S i 188);《相應部 22.37經》(S iii 37- 38);《相應部 22.90經》(S iii 132- 135);《相應部 35.129經》(S iv ...

    无著比丘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8173881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