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法、隨法行…從本以來,性多慧,故…彼漸次修聖道加行,展轉引起世第一法,無間引起苦法智忍,從此見道名隨法行。 若就見道而言「正性離生」如《婆沙》卷3,(大正27?13a)云: 一切煩惱或諸貪愛…... 的異譯,是已經誤解其原來的語詞差異。提出此二語詞義異的重點在於名、義的異論,是相關部派異說的主要因素。
a表:
《婆沙》「離生」(大正27‧13a)
一切煩惱或...
釋成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81645191.html
-
依法、随法行…从本以来,性多慧,故…彼渐次修圣道加行,展转引起世第一法,无间引起苦法智忍,从此见道名随法行。 若就见道而言“正性离生”如《婆沙》卷3,(大正27?13a)云: 一切烦恼或诸贪爱…... 的异译,是已经误解其原来的语词差异。提出此二语词义异的重点在于名、义的异论,是相关部派异说的主要因素。 a表:
婆沙》「離生」(大正27‧13a)
一切煩惱或...
释成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1945646.html
-
基隆市仁安里 观音佛祖 同治13年 明治33年 仙洞紫竹岩 基隆市正船里 释迦观音 民国43年
#小依=慈云岩 13庄 板桥市西门街 ...明治41年 玉山岩 13庄─佛寺 竹崎乡内埔村 观音 光绪1年 香光寺 中央山脉凌云岩 ...
林美容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22345784.html
-
无障碍(anantaraya)、若(12)修惠舍(tyaga) 、若(13)沙门庄严(sramanalamkara)如是等法是名世 间及出世间...12)修│ │ │ │惠舍(13)沙门庄严│ │ │项目├────────...
释惠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33245920.html
-
曹洞宗所经营的学校,又当时的校长忽滑谷快天师,是一位曾留学于欧洲、美国,受过现代欧美教育的学僧,也是日本学界一位现代学术研究的拓荒者,敢向传统挑战的禅学专家13。林秋梧在驹泽大学,于昭和5年(1930)...------------------------------------------------- 11曹洞宗《宗报》第767号、页6、昭和4年6月1日。 12同注10。 13 《日本佛教人名...
释慧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51546110.html
-
增长,名之为“变”。此可由《成论》为十八 颂之释“此识中种、余缘助故,即使如是如是转变,谓从生 位转至熟时”可知。(注 13 )换言之,此“因能变”之“ 变”乃阿赖耶识中种子的“转易变熟”之意味... 31,P298c。 ?注12:《会本成唯识论第一》,P571。 页 90 ?注13:上田义文,《梵文唯识三十颂之解明》,东京:第 三文明社,1987,P37。 ?注14:同上注。 ?注...
曹志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93246492.html
-
行政官员,五世达赖的第巴索南群培被任命为地方政权的第巴。把卫藏地区的赋税作为对黄教的供养赠给达赖喇嘛。此外,在前藏和德格地区分别建成13座黄教寺庙,扶植黄教的扩展。 清顺治二年(1645),固始汗赠...喇嘛教的流行地区。 甘南藏区是历史上安多藏区的组成部分,达磨灭佛时,有些吐蕃僧侣来到安多,这里开始受藏传佛教的影响。13世纪蒙古势力占据河西,萨迦派曾到过武威一带。明清对北方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扶植...
任继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33147049.html
-
正法”即是“邪法”[12] 呢?虽然目前没有相对应之梵文本可供参考,若依照《佛教汉梵大辞典》“邪法”一词的梵语:asad-dharma、mithya-dharma、asubha,[13] 其对译语有邪...,一版),仅《佛学大辞典》与《佛教语大辞典》二书收录“邪法”,其内容也十分贫乏,如前者只举“邪僻之道”一例,后者仅列出一、“正法之对”,二、“同邪教”而已。 [13] 参平川彰编《佛教汉梵大辞典》(...
陈景荣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2447475.html
-
do, practice, make) [7]语根所形成,译为“尸罗”,意义本为习惯、性格、倾向,引申为善的习惯性、好的行为、道德的行为。[8]《大智度论》卷13云:“尸罗(秦言性善),好行善道,不...的精神,应有如保护头部般的心情,谨慎护持、受持,不令有损。[13] 简而言之,“尸罗”之义为习惯性,不论受戒、不受戒,凡是由自己的行为,所形成习惯,皆可说是尸罗。戒即戒行即是习惯性的行为;但是必须是...
周柔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34049832.html
-
Origin of our Knowledge of Right and Wrong.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69.PP.14,13,15,15,15-16,16...Paul.1973.PP.14,14-15,15,13,129,129,131. [13] [印度]护法等菩萨造.成唯识论.(玄奘纂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14] Linda L....
许为勤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03152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