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论》25品22颂说:一切法空故,何有边无边,亦边亦无边,非有非无边(14)。
青目对这首诗颂,有底下的注释:“一切法、一切时、一切种,从众缘生故,毕竟空,故无自性。如是法中,何者是有边?谁为有边?...。排中律或其他的“量”,既然成了理性所要探求的对象,那么,我人就可以追问:排中律或“量”是自明的吗?可靠的吗?然而,事实上,“实在论者有他们自己的逻辑,观念论者有他们另外一套不同的逻辑”(22),...
杨惠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65546295.html
-
20)编辑了一部《集神州三宝感通录》, ( 注 21) 自撰〈神僧感通录〉一篇,收入末卷。而此篇神僧故事今分别出现在道世《法苑珠林》各卷内。 ( 注 22) 又《集神州三宝感通录》卷上所收录〈舍利表塔〉...卷,是道宣于麟德元年在终南山所撰。见大正藏,五二册。(注 22) 日人篠原亨一,“Dao-xuan's Collection of MiracleStories About " ...
陈昱珍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65646296.html
-
阿毗达磨,起初只是通泛的称赞佛的经法。如大众部的《摩诃僧袛律》曾一再说到: 九部修多罗,是名阿毗昙。(大正22.340下) 阿毗昙者,九部经。(大正22.501下) 阿毗昙者,九部修多罗。(大正22...
释成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70746315.html
-
宣称:“其实我一直是持佛家的思想”,“其实我内心仍然是持佛家精神,并没有变”。[22]他明确将自己归入佛家,而将与之齐名的熊十力先生归入儒家,以示两人的区别。[23]这一令人愕然的自白,说明他早年的矛盾...决疑论》的附记,见《梁漱溟全集》第一卷,第22页。 [22]王宗昱:《是儒家,还是佛家?——访梁漱溟先生》,载深圳大学国学研究所主编的《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东方出版社1986年版, 第560页。 [...
景海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82746338.html
-
但他也非常谨慎地说,每个案例都必须个别处理,很难定出通则。[22] 几位藏传大德的言论,一则筑基于晚期大乘佛法的见地:视死亡为解脱的极佳契机,[23] 再则也可能是从戒律上讨论罪责形成来自行为的意图...》,页460。 [21] 见:达赖喇嘛,《生命之不可思议》,页22、27。 [22] 见《西藏生死书》,页457。 [23] “积有精神修养的人,死亡越加迫近,心就越加充实...
林其贤、郭惠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82846340.html
-
就體悟緣起的三法印,有「漸入」與「頓入」(註22)。佛 陀的聲聞弟子的常道是漸次悟入三法印。「完備三法印,依聲 聞常道說,即先觀無常,由無常而觀無我,由無我而到涅槃, 為...同註(7)),156頁。 (22) 同上,153頁,8行。 (23) 同上,157頁。 (24) 同上,156頁。 (25) 《中觀今論》(同註(5)),29頁...
釋觀淨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92546472.html
-
若以“表诠”修习佛法的究竟功德,则以“覆荫、洲 渚、济渡、依止、拥护、流通、清凉、微妙、安隐” 诠说之。 (22) 人间净土之建立,需要推行圣、出世间八正道──涅槃道,使 人心净化无染,身、...认识︰释尊一代教法,都是“善 说( svakkata [ (A) iii.285-11])”,经证如下︰
───────────── 22 参阅〈阿含要略〉 p4-28 23 如《中 6 ...
杨郁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00746570.html
-
页 34( 注 7) 参考刘建国〈也谈李贽《四书评》的真伪问题〉( 1983 年 《贵州社会科学》 1983 年第三期)页 21、22
...文章取士之不当,故明代程朱学者《四书》之作,多为利禄而作,而罕能于经义有所发挥,甚至使朱子之注意亦荒废不彰 ( 注 22)。 而李卓吾的《四书评》,亦对当时的讲章十分不满,他的自序云:
...
罗永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04246637.html
-
其次,契嵩之“心即理”说,其对于心的看法,所谓“心也者,聪明睿智之源也”[22]。心之发动,有善有恶,圣人与众生之差别,在于圣人之心能与道合[23]。心与道之关系,契嵩说“夫心与道岂异乎哉!以...380页下。 [22] 《镡津文集》卷2,〈广原教〉,大正藏52册,656页上。 [23] 同上,655页上,谓“心有善者焉,有恶者焉”。又655页下,“夫心动有逆顺,故善恶之情生焉”。 ...
邓克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04646648.html
-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22,《大正藏》卷8,378a。 [10] 《中论》卷4,《大正藏》卷30,33b。 [11] 《十二门论》卷1,《大正藏》卷30,195c。 [12] 二谛:即俗谛和真谛。俗谛...生生,能生于本生;生生从本生,何能生本生。”[22],此即是说因此法是由本生所生所以名为“生生”,既然生生是从本生所生,那生生又怎么再能生本生?所以说生生生本生者不能成立。如果从思惟逻辑而言,佛教主张...
理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11546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