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染心。如铜器等未除垢时,名有垢器等;若除垢已,名无垢器等:心亦如是。(T27,p140b) 以上所提的心性的「光净」、「清净」是何意义?一个合理的看法是将「光净」理解为心的认知功能,这是世俗谛的性质...苦边时,思量彼行何因、何集、何生、何转?知彼行无明因、无明集、无明生、无明转。彼福行无明缘,非福行亦无明缘,非福不福行亦无明缘。是故,当知彼行无明因、无明集、无明生、无明转。(T2, p83b)
...
林崇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80553016.html
-
B.C.)的“一即全”(hen kai pan)思想也有类似性,这一点必须加以注意。(20) 就“批判佛教”学者对佛教思想的批判来看,如果说如来藏思想批判和本觉思想批判,分别是松本史朗和裤谷宪昭的...《妙法莲华经》之‘妙法’的检讨 在(鸠摩罗什的佛教思想)一文里,伊藤举出《妙法莲华经》经名为例,提到竺法护(239-316B.C.)在《正法华经》(25)梵文 saddharma一词译为“正法”。...
吕凯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075855847.html
-
毗钵舍那平等摄受,彼地有五通。近分、无色随一阙故无有五通。”[14](大正27.727b22~c3) 由此可知,前五神通是依“四种根本禅”而得,不依“近分定”,也不依“四无色定”。为甚么呢?因为根本禅...不?须菩提!无有法菩萨所不应学者。何以故?菩萨不学一切法,不能得一切种智。”[18](大正8,407b10-20) 此经中提到菩萨应修学的法门包括:六波罗蜜、三十七助道法、十八空、八解脱、九次第定...
释厚观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51656081.html
-
水帘洞石窟群——大像山石窟 目录 1. 遗产的辨认 a. 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b. 省、市 甘肃省天水市 c. 遗产名称 水帘洞石窟群—大像山石窟 d. 地图上的准确位置 ...2001年国务院公布其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b. 可能的比较分析 (一) 甘肃陇南地区尤其是渭水流域是甘肃石窟寺分布比较集中的地区之一。包括天水麦积山、仙人崖、甘谷大像山和华盖寺、武山水帘洞石窟群...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50156965.html
-
。是达摩禅师亲说。余则弟子昙林记师言行。集成一卷。名曰达磨论也。” (CBETA, T85, no. 2837, p. 1285, b15~17)
这里提到此论就是由昙琳记录达摩的言行后,再做序文的...670, p. 510, b4~17)
又,明朝的宗泐.如[王*己]对于‘楞伽阿跋多罗宝经’的注解中说道:
“佛告大慧。如来之藏是善不善因。能遍兴造一切趣生。譬如伎儿变现诸趣离我我所。不觉彼故三缘和合...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53457005.html
-
,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T37.272b)换句话说,念佛(通于广义的“祈祷”或“祈愿”)无疑是净土宗人的宗教信仰生活的核心。 然而,“祈祷”或“祈愿”究竟在一般佛教徒的信仰...。我亦如是,为佛之子,不勤方便,得禅、解脱、三昧、正受。(T2.132b-c) 从原始佛教开始,在佛教的观念中,通往涅槃解脱之乘(“乘”的意思是“车子”)有三种,一是佛乘、二是缘觉乘,三是声闻乘。...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40259927.html
-
Sagaramegha)之《瑜伽行地中菩萨地解说》(Td No.4047;Tt VOL.40)。其中<戒品>在[149b2-179a2]。[71] <菩萨戒品>的注解有二: (i)德光论师之《菩萨戒品疏...对于无师法的讨论,宗喀巴采取《学集论》(No.3940,<空品>[38b3-59a6])的看法补充《菩萨地?戒品》的说明。关于菩提心与持戒的讨论,如行心、愿心等,宗喀巴颇多引证《入行论》(No....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61160064.html
-
,2b。 [14] 智顗,《法华文句》,T34,2a-b。 [15] 智顗,《法华玄义》,T33,771b。 [16] 智顗,《法华玄义》,T33,693a-b。 [17] 见智顗,《法华玄义》,T33,693a-696b。 [18] 智顗,《观四念处》,T46,578c。 [19] 见智顗,《法华玄义》,T33,696a。 [20] 智顗,《法华文句》,T34,3c。 [21] ...
郭朝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373560677.html
-
1990/10。 [11] 智顗,《法华玄义》,T33,776c。 [12] 智顗,《法华玄义》,T33,778c。 [13] 见智顗,《法华文句》,T34,2b。 [14] 智顗,《法华文句》,T34,2a-b。 [15] 智顗,《法华玄义》,T33,771b。 [16] 智顗,《法华玄义》,T33,693a-b。 [17] 见智顗,《法华玄义》,T33,693a-696b。 [...
郭朝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75261876.html
-
March 比较《长者之歌》与《长老尼之歌》(约500 B.C. 僧伽的诗集)运用之意象和描述手法,说明当时僧、尼之世界观及佛教体验,基本上没有差别。虽然僧众较尼众描绘更多的自然情景、视女人为情欲的陷阱、...Gross, 1986b & 1993)。
此一研究趋向和其它领域的女性研究一样,得力于跨学科的知识整合。譬如 Gross 是宗教历史学者,而非纯粹的研究经典的佛教学者。其以女性经验出发的诉求...
李玉珍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202170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