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7455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智藏与寂护的二谛思想以及对唯识思想的收摄之比较

    出版社,页1-119。  (16)梶山雄一,《佛教中观哲学》,吴汝钧译,高雄:佛光出版社,民67年,第四章,页121-147。  (17)菅沼晃,<《摄真实论》外境批判章译注(二)>,收于《壬生台舜博士...Between the Two Truths》, Abany: Sate University Press, 1987, p.16-23。  5. 江岛惠教,《中观思想?开展》,东京:春秋社,1979,页...

    曹志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31852379.html
  • 禅宗的藏识思想与体用论

    高僧传》卷16:「初,达摩以四卷《楞伽经》授可曰:『我观汉地,惟有此经,仁者依行,自得度世。』」(《大正藏》册50。页552中)另如《楞伽师资记》云:「其达摩禅师……谓可曰:『有《楞伽经》四卷,仁者依行...4,《大正藏》册16,页512中。   页38  藏心」,显然把阿赖耶识与如来藏结合起来,而说为「如来藏藏识」。因此,与如来藏结合的阿赖耶识不再是妄染的,而是性净的,如经云:  如来之藏……名为识藏...

    刘嘉诚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73853563.html
  • 《三经义疏》在东亚的流播——兼论隋唐时代的中日书籍之路

    渤海使一行入唐。宝龟九年(778)十一月回国,带回佛典及宝志公十一面观音像等。戒明携归的佛典中有被断为伪经者,因故远离中央佛教界,成为筑紫国师。生卒年不详。[16]   据木宫泰彦博士推定,戒明随第12次遣唐使(752年出发)入唐,搭第16次遣唐使船回国(778年),其主要事迹有:“携带圣德太子所著《胜鬘经义疏》及《法华经义疏》入唐,赠给扬州龙兴寺的灵祐。又游金陵,在志公宅得到十一面观音画像回国,...

    王 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535653921.html
  • 东汉佛经疑问句语气助词初探

    页“何……者”下亦举(15),又:  (16)年五十击壤於路,与竖子未成年为伍,何等贤者?(《论衡?语增》)  (15)、(16)的“洁”、“贤”是形容词,“者”为语气助词。  结合中土文献,这应该是...例两个分句都使用了语气助词,16例选择问句运用了一个语气助词;特指问句主要通过疑问词语表达,语气助词的使用频率最低;反复问句有形态标志“不”等;反问语气主要通过疑问代词、疑问副词、连词“何况”以及这些...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111254926.html
  • 斯里兰卡和东南亚诸国佛教

    依大寺传统受戒,戒坛设在据说是佛陀到过的克拉利耶河上。东南亚佛教中罗曼那派即起源于此。  从16世纪开始,斯里兰卡遭受西方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基督教西方文化的冲击,严重影响佛教的发展。先后由葡萄牙(...柬埔寨和锡兰系统。达摩悉提要求他们一律按大寺制度,在他指定的上座苏伐那索跋纳主持下重新受戒,统一起来,由一个上座部僧团指导。从15到16世纪,是勃固佛教最繁荣的时期。  从18世纪开始,缅甸佛教僧团就...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4571455554.html
  • 菩萨装施降魔印佛造像的流变——兼谈密教大日如来尊像的演变

    16] 李昆声.南诏大理国雕刻绘画艺术[M].昆明:云南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  [17] 罗炤.剑川石窟石钟寺第六窟考释[A].宿伯先生八秩华诞纪念文文集[C].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  [...甘肃、陕西、广西、云南、浙江、福建等省(市、区)16处石窟遗存的唐宋元代造像43龛(尊)。造像皆全跏趺坐,左手腹前仰掌结禅定印,右手抚右膝施降魔印。大都著袒右偏衫,以龙门、川北石窟造像为最,以头顶宝冠...

    陈明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32156036.html
  • “解脱道”与“菩萨道”

    ,……三、法空慧是方便(方便是善巧的别名)。……有了这三心,一切善行都是大乘法;如离了这三心,或缺少了,什么也不是成佛的法门了。”[16]  换言之,菩萨虽然要修一切善法,但都离不开这三心:菩提心、...,亦名为檀。  有人言:有信、有福田、有财物,三事和合时,心生舍法,能破悭贪,是名为檀。譬如慈法,观众生乐而心生慈。布施心数法亦复如是,三事和合心生舍法能破悭贪。(大正25.140c16~21)  ...

    释厚观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51656081.html
  • 试诠‘印顺法师的三宝观’

    佛的定位   十方三世有无数佛,诸佛所证无有差别,只是愿力不同,度化的国土才有不同。我们现居的娑婆世界,是由释迦佛金口道出甘露法,所以应依释尊的本教为根源[16]。而且,释迦佛在菩萨因中,本著救苦救难...内容,详见《华雨集(四)》p.111。  [15]《印度之佛教》‘自序’p.7  [16]参考《佛法概论》p.2  [17]《成佛之道》p.15 ~ p.16  [18]大正25,p.69.2 ~ p....

    海全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85356555.html
  • 正性离生

    心说名住果。(大正49,16c~22)  (三)“大众部”的说法:  由于“大众部”所留下的资料不多,要考证“大众部”对“正性离生”的看法并不容易。在《异部宗轮论》中有提到“大众部、一说部、说出世部、...愿三摩地”相应,思惟欲界无常、苦。  (1)《异部宗轮论》:  说一切有部本宗同义者…,依空、无愿,二三摩地俱容得入正性离生。(大正49,16a24~b2)  (2)《大毗婆沙论》卷185:  谓或有...

    戴裕国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85456556.html
  • 达摩祖师与其禅法的相关问题探讨

    未有此。’口唱南无,合掌连日。 修梵寺有金刚,鸠鸽不入,鸟雀不栖,菩提达摩云,得其真相也。” 另一条较为接近可信的纪录为达摩后约一百年之唐道宣(596-667年)所著‘续高僧传’第16卷中的“魏嵩岳...跋陀罗师徒(359-429年)所传之罽宾禅法(注16),而鸠摩罗什(344-413年)(注17)也曾译出‘坐禅三昧经’、‘禅密要经’、‘四惟要略法’等许多禅法经典,因此我们可以知道,早在普提达摩祖师...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53457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