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己的识体,可称为非阿赖耶识[29],本有无漏种子就是此非阿赖耶识的功能差别。此非阿赖耶识非是染污性,是清净依他起性,即是属后得智。因为只有根本智获得后,才有后得智。故后得智的存在,意味着根本智的存在...《摄大乘论本》“所知依分”第二,《大正藏》卷31。
[29]见《摄大乘论本》“所知依分”第二,《大正藏》卷31。无著大师以非阿赖耶识为闻思修种子体...
周贵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75749040.html
-
娑婆世界毫不贪恋,一心向往极乐世界。其原因即是娑婆的种种未尽人意,极乐的种种殊胜。没有这样的愿力,往生的问题同样不可能。事实上,这同样是一个心的范畴。正如《要解》[29]中所说的:
娑婆即自心所感...
26《弥陀要解》,大正藏37,364下。
27《弥陀要解》,大正藏37,364中。
28《弥陀要解》,大正藏37,371上。
29《弥陀要解》,大正藏37,364下。
...
静波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静波法师|净土与净心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91349208.html
-
初年至关东弘扬《摄大乘论》。贞观16年(643年)6月13日卒于弘福寺。时年七十五岁。对《摄论》、《中边》、《唯识》、《佛性》等论皆著章疏,流行于世。
道积,《续高僧传》卷29有传,河东安邑(今...7称:“八识有二义:一妄二真,有解性义是真,有果报识是妄用。”[29] 卷7又称:“摄大乘师明,六道众生皆从本识来,以本识中有六道种子,故生六道也,从清净法界流出...
韩廷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92149225.html
-
佛教的特有价值。恩格斯曾说过:“辩证的思维──正因为它是以概念本性的研究为前提──只对于人才是可能的,并且只对于较高发展阶段上的人(佛教徒和希腊人)才是可能的。”[29] 佛教在...~2期。
[27] 《历史的起源和目标》,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页14。
[28] 同上,页3。
[2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卷3,页545。
...
洪修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92349232.html
-
4.修福不如行孝。康僧会说,布施“诸圣贤,不如孝事其亲”。[29] 把“孝事其亲”置于布施之上,强调孝亲比布施更为重要。契嵩也强调欲福不如笃孝的...第一》,《镡津文集》卷3《辅教篇下》,《大正藏》册52,页660中。
[29] 《六度集经.布施度无极章》,《大正藏》册3,页12中。
[30] 参见《孝论.孝行章第十一》,《镡津文集》卷...
方立天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92649239.html
-
仿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所以他认为,僧肇的认证程序虽与龙树有不同,却可十足地称为一中观思想家。见《谛观》第26期,页26;第29期,页23。仔细考究《肇论》之“不二”观念,多是就...ldquo;六家七宗”的“本无宗”为例,来说明这一问题。
无论僧肇《不真空论》中所破之“本无宗”系指哪一类,[29] 以竺法琛为代表的&...
龚隽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92849241.html
-
如慈恩良匠石鼓鸣山,即以有说标其称也;西明大师雷震启蛰,故以有释著其名也;若京地法匠光也,阿曲宗师观也,往往得其环中,时时举其精义,更有山东之范,以钩索得度,汾阳之寂表未详之号。29 27 高丽一然:《三国遗事》孝昭王代条,《大正藏》第49卷,第973页下。 28 参见李能和《朝鲜佛教通史》。关于与此相同的归国说有很多种推测。但是,都难有确证,暂时存疑。 29 《成唯识论了义灯增明记》...
张志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00949332.html
-
医学与精神治疗等[29] 。 在这样的思考下,傅伟勋建构了“一心开多门”模式[30] 。所谓“多门”,他建构了“大乘二十门模式”,将无量无边的大乘佛法与卷帙浩繁的大乘经论,重新地分门别类,予以现代式...29]) 同注28,页156。 [30]) 同注7,页149。 [31]) 傅伟勋,〈大乘佛法的教义多门性与辩证开放性〉(《从创造的诠释学到大乘佛学》),页386。 [32]) 傅伟勋,〈从...
郑志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04949425.html
-
”(《高僧传·竺法雅传》),即将佛教名相与中国传统典籍中的相关思想和说法逐一比附,作为理解前者的方法。――这也是陈寅恪、汤用彤两先生所采用的概念。(参见陈寅恪1992,97-103或1978,1-29...我们的语感都使我们倾向于认为这些内容也属于注释。 13 参见本经: 164下24-5行、.165下19-20,29行、166中27-8行等处。 14 之所以作这样的推定,是因为现行本中的这段文字与...
宣方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11949491.html
-
页。 9 金刚链,或名自然智慧金刚链。金刚链非自然智。例如,种子结果,果由种子出,非果即种子。 10 智悲光著,刘立千译《大圆胜慧本觉心要修证次第》,民族出版社,2000年,第29页。 11 ...印经院木刻本,第29页。 16 巴卧·祖勒陈瓦,黄颢译《贤者喜宴》,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83年,第二期,第27页。 17 善慧法日著,刘立千译《土观宗派源流》,西藏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
许德存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11949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