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4155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定义大乘及研究佛性论上的一些反思(1)

    娄迦谶译,《佛说般舟三昧经》卷上,《大正》卷 13,页 904 上。 页29 道的过程中所要励行的“六波罗蜜” (paaramitaas) 及“沤和具舍罗” (upaayakau'salya)。《...、小乘的分辨标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 同上,卷 27,页 525 上。30 北凉昙无谶译,《大般涅槃经》卷...

    古正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34348413.html
  • 实在与知识

    和实际的有效性之间就建立起一种连结。正确的知识即是有效的知识(注29)。   所谓知识的一源泉即是知识的一原因。诸原因是双重性的,它既是能产生结果的又是能证实结果的(注30)。如果知识是一原因,就...siddhi-Karana。   (注28)artha-Kryiya-ksamam vastu。   (注29)Nyayabindutika by Dharmothara。,P14.21,...

    张尚德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34548418.html
  • 从“陆王学派”一词的商榷论儒佛会通

    ”是白沙学中,早年由程朱转向陆学的关键语句.也是阳明学登峰造极的关键语句。白沙认为朱子的“格物致知”繁琐支离而陆学简易直捷,所以要“舍彼之繁,取吾之约”(注29),把“致知”改成“致实”,主张先主其...条。  注29:《白沙子全集》,卷三,页2。2  注30:有关白沙学.参考拙著 The Search for mind:Ch'en Pai-sha,Philosopher-Poet,Singapore...

    姜允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35548440.html
  • 释恒清著:《佛性论》的研究(1)

     即三德:法身是断德,应身是智德、化身是恩德。由三身故  至具三德相果。”(注29)  应得因虽是“无为如理”为体,但是本身又具有三种佛  性,与成佛修行历程的三阶段相应。三性是“住自性性”、  “引出性”、“至得性”,住自性的佛性隐含在道前凡夫身  中,也就是说道前凡夫,虽  ──────  (注28)《佛性论》卷一(《大正藏》卷三一,页794上)。  (注29)《摄大乘论》卷一四(《大正藏》卷...

    释恒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35948449.html
  • 早期天台禅法的修持

    弘通,必希汲引。”(注29)(其二)建初宝琼,相逢让路曰:“少欲学禅,不值名匠。长虽有信,阻以讲说。方秋遇贤,年又老矣。庶因渴仰,累世提携。”白马惊韶、定林法岁、禅众智令、奉诚法安等,皆金陵上匠,...佛陇建寺;之后,曾暂别大众,独往寺北别峰华顶之上,修头陀行。有一夜,忽然大风拔木,雷震山动,出现千群魑魅魍魉,恐怖之相远过于图书所作之“降-------------------- (注 29)《别传》...

    释慧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40548459.html
  • 佛、道兼融的王畿理学

    至於相敌",遂分成了三家。如"去其藩篱,仍旧是一家。三教之分,亦只似此。"B29王畿则进了一步,他把"三教"比喻为一人之三个生长阶段。他说:"二氏之学与吾儒异,然与吾儒并传而不废。盖以有道在焉,均是心也...446页。  B28卷十五《调息法》,第560页。  B29《明儒学案》卷二五,《四库全书》第457册第414页。  B31卷十三《王瑶湖文集序》,第506页。  B32卷五《与阳和张子问答》,第349页...

    曾召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41748493.html
  • 藏本《二万五千颂般若经合论?一切相智品》“发心”及“教授”前三细目译注

    多。  这段经文宣说具般若波罗蜜多的“良药喻”发心。  15.菩萨摩诃萨即使生起一念善心,也想要以善巧方便完全回向一切相智,使它成为无量无数,(29a)应当修学般若波罗蜜多。同样,菩萨摩诃萨为利一切...贪著的事物。舍利子,菩萨摩诃萨像这样修行,就是修行般若波罗蜜多。[29]  p. 21  舍利子,纵然赡部洲完全充满像舍利子和目犍连这样的比丘,(47b)多得像芦苇林、或竹林、或甘蔗林、或竹藤林、或...

    释如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61548794.html
  • 从海德格尔到禅

    盎然的异趣”。“当彻底地理解了禅的时候,就是理解了宇宙的一切,‘心’就会得到绝对的和平,人也就会自然而又正确地从事各自的生活。”(29)这样来看,禅所说的“生命的中心事实”就是指个人心性修养。禅是利己的...27)(29)铃木大拙:《禅者的思索》中国青年出版社,1989年版,第69、17、23、17页。  (19)海德格尔:《诗、语言、思想》,1971年英文本。第211~229页。  (20)海德格尔直接...

    俞宣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63748852.html
  • 中国佛教劝善书初探

    hellip;…因易其名曰《自知录》。B29   在《自知录》的《凡例》中,NCC61宏站在佛教立场“增其未备”,用以宣扬佛教伦理的动机也是显而易见的。《...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1月版,219页。   B28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495页。   B29《自知录·序》,见袁啸波编《民间劝善书》,上海古籍出版社,...

    王月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65148888.html
  • 理学与禅学

    张攻斥老佛至深,然尽用其学而不知者……未有坐老佛病处而辨老佛,以明圣人之道者也。〔29〕   尽用其学而不知,可以说是禅宗思想潜移默化的作用。其实也未必不知,后来宗杲教张...二程遗书》卷十七、十九   〔20〕〔29〕《宋元学案》卷十四《明道学案》下   〔21〕《古今谭概》   〔22〕〔28〕《宋元学案》卷十五《伊川学案》上   〔23〕同上书卷十六下。僧问...

    麻天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70248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