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4155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从《杂阿含》第1013经经群看‘善终辅导’

    其使用相对于“spiritual care”的名称为“pastoral counseling”。[29]  澳洲“Karuna Hospice Service”的创办人之一兼现任执行长释遍德(Ven....辅导。  对于‘心生变悔’的心理状态如何理解,在《瑜伽师地论》里将恶作所引生的‘变悔’心态说成‘所知障’:[162]  页29  谓如有一心怀变悔,依因净戒不生欢喜;不欢喜故不生适悦。如是乃至心不得定...

    释天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83751828.html
  • 敦煌石窟研究百年回顾与瞻望

    ).  [29] 常书鸿.敦煌艺术的源流和内容[J].文物参考资料,1951,(2:4).  [30] 金维诺.敦煌壁画维摩变的发展[J].文物,1959,(2);敦煌晚期的维摩变[J].文物,...又作了更加全面、深入的论证。[28]常书鸿《敦煌艺术的源流和内容》又持“东西交融说”,[29]学者们对敦煌艺术的源流观点不尽相同,说明中外文化交融下的敦煌艺术成份十分复杂,此后,这一问题也成为学术界...

    樊锦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84151837.html
  • 忽滑谷快天对台湾佛教思想界的影响

    》、《朝鲜禅教史》、《正信问答》、《曹洞宗意私见》等,多与禅宗史、禅思想有关系的著书,开拓了依据近代手法的研究方法,与原田祖岳的正信论争是有名(29)。  依据上揭忽滑谷快天师的生平学经历,可以知道...-----------------  (29) 《日本佛教人名辞典》页666〈忽滑谷快天〉、法藏馆、1992年1月20日。  ------------------------------------...

    释慧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90451878.html
  • 佛教布萨制度的研究

    无相、无愿;得须陀洹果乃至阿罗汉果,故曰忏悔则安乐。[29]  佛陀之所以说“故妄语”是“障道法”,乃是因为犯戒而不发露、忏悔,则必不能得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乃至空、无相、无愿的“三解脱门”;不得初禅...,或于众人,或于一人前,告白、说明、开阐、显示。”  [29]同注3,P817c。   [30]《小部经.自说经》<苏那长老品>五:“世尊于布萨日为比丘众所围绕而坐。……世尊如是曰:‘阿难!此会众不净...

    罗 因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90551880.html
  • 天台哲学底“形上学”诠释与省思

    云:“久行道者,如安乐行,常好坐禅,在于闲处,修摄其心,观心无心,法不住法,我心自空,罪福无主。”[29]而于《法华三昧忏仪》更强调菩萨修证时反覆思惟当下一念心,究竟是因心故心?为不因心故心?为亦因...--------------------------------------------------------------  [29] 《四念处》,《大正藏》46,574下。  [30] 《法华三昧...

    尤 惠 贞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90651883.html
  • “ 马郎妇 ” 事典考论 —— 兼谈观音形象的女性化

    音声,皆得解脱 ” , [29] 其慈悲广利的形象最合乎世俗的心理诉求与现实期望。在世俗佛教信仰中,观世音菩萨是一众望所归的被崇拜的偶像。这有一点像民间故事中的 “ 箭垛式 ” 人物,世俗把对人生的种种...28] 《文渊阁四库全书》册 883 , 368 页下。   [29] 后秦 · 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 ·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卷 7 ,《大正藏》册 9 , 56 页下。   [30] 《大正藏》册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01051981.html
  • 永明延寿与中国佛教新趋向的形成

    。根据佛教的业报轮回说:“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风是我本体”。所以,“杀食者即杀我父母,亦杀我故身”。[注29]故必须“永断杀业”,一切有情无情之物均不可伤害,应当舍身救命。...] 同 [注23]。  [注27]《万善同归集》卷六。  [注28] 同 [注17]。  [注29] 同 [注24]。  [注30] 同 [注24]。  [注31] 同 [注24]。  [注32] 同...

    陈荣富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01852002.html
  • 略论佛教对道教心性论的思想影响

    长生之道无可供修,此身既乖,须取心证。”(29)从修长生之道转向求取心证,是修道方向、方式上的大转轨。他还说:“行人当须识心”,(30)以便“凡心”转为“大心”。“大心”是能识一切所知,因而也是性空的... (29) 王太霄《玄珠录序》,见《正统道藏》第39册。 (30) 《随机应化录》卷下,见《正统道藏》第40册。 (31) 见《正统道藏》第34册。 (32) 《道德真经广圣义...

    方立天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02652022.html
  • 无明本性与昭明德性——论熊十力形上信念的抉择

    17][18][29][33][34][35][36][37][38][39][42][43]熊十力.体用论[M],北京:中华书局,1994.587.602~603.628.603.604....发展而观,阳明、刚健之闢,一步一步破物质之闭锢,而显其昭明主动之贞常性,明明不是偶然”[29]。 在熊先生这里,人道与天德是合二为一的,本体论与人生论是不可分割的。 所谓人不天不因,天不人不成,...

    陈文庆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03852052.html
  • 变文研究述评二题——敦煌变文研究回顾与思考之一

    236—237. [28]  文刊江苏《古典文学知识》1987(1). [29]  原载[日].池田末利博士在稀纪念东洋学论集,1980年9月,此据《饶宗颐史学论著选》,396—397...., 这个印度的古字,经过阿拉伯而传入欧洲成为paint,经过西藏或新疆, 传入中国,成为“变”。 可是饶宗颐在其《从“睒变”论变文与图绘之关系》一文中,[29]感叹“‘变’字的梵文,还原不易后”...

    张鸿勋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04152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