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基康·江阳辛迪巴·洛桑坚赞作《成立量品概论》, 26.基康·江阳辛迪巴·洛桑坚赞作《认识相属关系量抉择论》, 27.荣增·索朗扎巴作《辩宗虚空宝珠》, 28、荣增·索朗扎巴作《辩宗贾曹意趣庄严论》, 29.陀·桑杰伯仁作《释量注》, 30、夏则·衮庆·列巴顿珠作《释量论抉择》, 31.夏则·衮庆·列巴顿珠作《释量论小注》, 32.洛卓列桑作《释文义注》, 33、衮庆·洛卓嘉措作...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2063038406.html
-
法称认为自性因是立物因,“能成实事”,能论证表诠命题,即可证所立法(论题谓项)为肯定概念的宗论题。 再来看法称的第二类正因即果比量因。“果比量因者,谓如说言:‘彼处有火,以见烟故。’” [26]果...又解释说:“若二法不具‘自性相属’关系,则无必然的不相离的定相随逐的作用;如是则‘此法之有,唯依彼法有’便不可能。”[30]法上指出,凡比量之“因”是“自性的能依”,如“有烟”、“菩提树”;凡“所立义...
郑伟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2133838831.html
-
认为自性因是立物因,“能成实事”,能论证表诠命题,即可证所立法(论题谓项)为肯定概念的宗论题。 再来看法称的第二类正因即果比量因。“果比量因者,谓如说言:‘彼处有火,以见烟故。’” [26]果比量因又...二法不具‘自性相属’关系,则无必然的不相离的定相随逐的作用;如是则‘此法之有,唯依彼法有’便不可能。”[30]法上指出,凡比量之“因”是“自性的能依”,如“有烟”、“菩提树”;凡“所立义”是“自性的所...
郑伟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2153238862.html
-
」,是性體隨善惡種子發行,舉體成善作惡,所以善惡紛而雜出。這是心體「不變隨緣」義,是「從真如門,而開生滅門也。」[26],若論修行,則難以分辨,難有下手處。「修道之謂教」則是聖人設立修善除惡的修道法則...30],文中也提到人現實中的情況是「迷明德而幻成身及家國天下,名之為物」,所以必須向「生滅門中商確修證」[31]「可見六度萬行,闕一不可,不得空談理性也。」[32]這此一一說明了澫益法師處理心性課題時,...
周玟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3582738892.html
-
慈航法師訴苦,請慈航法師為他們講話。結果慈航法師就在歡迎會上公開指出他們兩人在臺南艱難的處境,並指責臺南市佛教界,對外省法師的排斥。[26] 呼籲臺南市的佛教界要給他們兩人有個安身之處。這直接沈痛的...傳戒活動,大大提高了兩人的聲望,但直接受益者是慧峰法師,使他有機會逐步在臺南開始展開他的佛教事業。[30] 但對煮雲法師而言,並無實質好處,他依然無法在臺南找到正式的落腳處。 綜觀煮雲法師在此階段中,...
丁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3584138909.html
-
29.5~30厘米,纸呈灰褐色。首尾为三归依文句,中间用问答形式阐述“四生”、“五道”、“三毒”、“十戒”、“六波罗蜜”等佛教基本教义。本残卷为现存同类文献残卷中较为完整的一件,对研究吐蕃与回鹘的宗教与...siecle de Touen-houang, Tome I, Paris 1986, no.1, pp.1-26; Tome Ⅱ, pls.268-270;杨富学《敦煌本回鹘文〈阿烂弥王本生故事〉写卷译释》,...
杨富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175539130.html
-
ldquo;知下地已,应观上天,天有三界,曰欲界、以界、无色界。”〔25〕在论述世界大地以后,仁潮又综合有关经典的论说,系统地说明了三界安立的次第和高度。〔26〕文说,从须弥山根算起,上升一万由...”〔29〕又说,“大千世界为一佛刹,如是娑婆之外,太虚空中,复有十方大千诸佛刹土。 ”〔30〕这是说若以娑婆世界教主释迦牟尼佛刹位居为中心的话,则其东、西、南、北、...
方立天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180039136.html
-
成佛基本,(略)尔看,黄面老子(释迦牟尼)才悟了,便见得如此广大,然后兴慈运悲于生死海。(略)这个道理亦不出自家信种。(略)妙喜(大慧)自十七岁,便疑着此事,恰恰参十七年,方得休歇。(注26) 大慧...优昙钵花时一现耳,汝等当信佛之所说言不虚妄。(注30) 《法华经》〈方便品〉谓:“智慧门难解难入”,而舍利弗“知四众心疑”,再三请释迦佛说一乘佛教,因为舍利弗,以为与会众生“闻佛所说,则能敬信”,虽然释迦...
蒋义斌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180639143.html
-
Transcendent是相反字)。天道既超越又内在,此时可谓兼具宗教与道德的意味,宗教重超越义,而道德重内在义。’(牟宗三:《中国哲学的特质》,台湾学生书局,1974年,30~31页)在对中国思想...;世人性本自净,万法在自性。’【《坛经》第20节。】‘世人心中常愚,自言我修般若。般若无形相,智慧性即是。’【《坛经》第26节。】世人从一般意义上是指没有得到觉悟、...
董群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192839238.html
-
通书》中解释说: 动而无静,静而无动,物也。动而无动,静而无静,神也。动而无动,静而无静,非不动不静也。物则不通,神妙万物【《通书.诚下第二》,《周敦颐集》卷二,26页。】。 ‘动而无静,静而无动’...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同上书,30页。】。由于‘理’是独一无二,故完全自足,而无丝毫欠缺,‘万物之理皆至足’【《人物篇》,《河南程氏粹言》卷二,《二程集》,1267页。】。‘理’不生不灭,不增不减,永恒...
圣 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194539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