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属于实践的法门,所以整个的般若思想也就带有很强的实践性,带有浓厚的认识论色彩 。 (四)般若的意义和作用 般若是实相,这是万化的本性,世出世间法没有不是依此实相而成立的。 1.般若属于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方广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印 第545-546页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方广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印 第584页 《大般若经》172卷《初分赞般若品》32之1 《般若经讲记》 印顺...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84161919.html
-
以下各层,即现代用语中所谓“自然”。这就是说,,在儒教看来,人的本质是超乎自然或脱离自然,即脱离兽性的。孟子所谓“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稀”[1],说明人的本质虽很微妙,却是“异于禽兽者”;告子所谓“... 注释: [1] 《孟子·告子下》。 [2] 《孟子·告子上》。 [3] 在本书末尾附图(以下简称为HB──He’s Bell)中,以“人类”层次与“生物”层次之间的虚线表示这种重迭。因为从另一...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01961986.html
-
、中国佛教协会理事、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西藏天文历算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语言学会理事等职。 1984年以稿费1万元捐赠西北民族学院,设立“才旦夏茸奖学金”。1985年在甘肃拉卜楞寺圆寂,享年75岁。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04762020.html
-
统治者的力量来达到它推行教义和牟取僧侣特权的目的,正如晋释道安说的,“不依国主,则法事难举”。 [1] 我想这就是南北朝时代何以成为我国历史上宗教狂热时代的一个大原因。王昶在《今释萃编》总论北朝造像诸碑时...应该引起民间文艺研究者的注意了。 关於校注体例和编次的方法,具详在例言之内,这裏不再谈了,附此说明。 附 注 [1] 世说新语赏誉篇注引车频秦书。高僧传五释道安传。 [2] 魏书序纪...
范祥雍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11662053.html
-
所谓“解释的客观性要求”规则有二:“1。诠释学的对象自主性规则或诠释学标准的内在性规则;2。诠释学研究的整体规则和意义融贯规则。”本文依其所谓“解释的客观性要求”对《维摩诘经》中“从无住本立一切法”...
刘昌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14262078.html
-
劳思光先生道佛诠释的方法论探究[1] 华梵大学哲学系杜保瑞 摘要: 本文对劳思光先生中国哲学论著中之道佛诠释观点进行方法论探究,文中指出劳先生其实是以“建设性文化肯定论的中国哲学诠释史观”以及...仅以此文敬献劳先生,恭祝劳先生终身文化成就奖是其一,感念劳先生宏著之有以助我后进哲思之动力更是其二。 [1]本文为“劳思光思想与中国哲学世界化”学术研讨会而作,主办单位: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承办...
杜保瑞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22662122.html
-
[1]这些学术观点,拓展了养生技术发展的理论视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和养生技术的进步无疑是富有启迪性和学术价值的。 所谓文化养生,从我的理解来看,实质上就是指把某些文化资源转化为养生能量,使人...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30962169.html
-
;1•1、《赞礼地藏菩萨忏悔发愿法》的仪文结构 156 5•1•2、《赞礼地藏菩萨忏愿仪》之礼拜次序 159 5•1...,1,初版。 游祥州着《论中国佛教忏悔伦理的形成及其理念蕴含〉,收录于傅伟勋主编《从传统到现代一佛教伦理与现代社会》,台北:东大,1990,10。 陈英善着《蕅益智旭思想的特质及其定位问题〉,《中...
刘素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32762188.html
-
建塔九层,玄祖谥为‘七祖塔’,见今存焉。”(温玉成《少林访古》附录,393页,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11月第1版) 如此《中州金石记》是依据《风穴七祖千峰白云禅院记》,不过二者微有不同,依后者,贞...
徐文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52662261.html
-
作为国内在原始佛教圣典研究领域的重要参考佳作”[1];在头版社论中以〈从抉择里见法喜〉及访问稿副标题“新时代的方向:学习佛陀的教导”,同声应和《复归(一)》之看法。由于笔者近年来关心“后印顺时代”佛教...
林建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54962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