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有男女供养人行列及榜题(图版11),明确表明是无量寿佛说法。第二铺绘于东壁。该窟东壁门南、北对称地各画一铺大型说法图,均为一佛四弟子四菩萨的组合(图版12)。其中门北说法图中榜题尚依稀可见(图版13...例,弥勒有9例,观音有11例,多宝佛有2例,定光佛有1例,阿弥陀佛有1例,尊像名不明者有22例,而只有3件的主尊明确标明为“无量寿佛(阿弥陀佛)”[13][P56~115]。这种情况,固然与这一时期的...
张元林 张志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161155262.html
-
事实说明中国本来就有夷夏互变、“地无恒化”的先例,并根据禹出 西羌、舜生东夷、丘欲居夷、聃适西戎的传闻来说明地域上的差异不足以作教化取舍之依据 ;佛教还集中地驳斥了祸乱之源B13。道教同佛教之所以...B11《弘明集》卷八 B12B13《弘明集》卷八《灭惑论》 B14《弘明集》卷十一。 B15《广弘明集》卷十一《上废省佛僧表》 B16韩愈《论佛骨表》。 ...
刘立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082955865.html
-
在西藏形成了数个据地范围大小不一,互不统属,但性质一样的政教合一的地方政权,这种政教合一的制度,使寺院经济得到巩固和发展。 13世纪初,世俗政治势力与宗教势力进一步结合,使寺院取得各种特权,“萨迦家族的私有庄园和其他私产,按照惯例,豁免负担并享受种种特权。”寺院经济的强大,亦依赖于蒙元中央王的支持。从13世纪初叶,藏传佛教各派形成,寺院集团与贵族融合成为地方割据势力开始,西藏一直处于各派势力此...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084955878.html
-
、P.2870、S.3961三卷彩绘,图文并茂,有经有赞。P.4523彩绘,有图无文无赞。P.2003首尾全,存图13幅,自地藏法会至十斋具足;P.2870首尾俱全,存图14幅,自地藏法会至第十斋具足...修何功德因。六道轮回仍未定,造经造像出迷津。
(13)第十三年过五道转轮王殿。转轮王做武官装束。画面图解的六道状况各卷不同:P.2003仅绘转轮王及二侍者三判官。在P.2870及S.3961中很详明...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24856320.html
-
(516)。依时代为序分卷,晋代13人,宋代23人,南齐15人,梁代14人。另附见51人,大都是江浙地区的比丘尼,中原和边远地区较少。此书所记诸尼未作分类,但从传中仍可看出有法师、律师、禅师、神力、苦...
《僧宝正续传》 南宋祖琇撰。7卷。前6卷载北宋仁宗至南宋孝宗初约100多年间,罗汉南至黄龙震28位禅师的事迹,以机缘语句为主,有的传后有赞。其中曹洞、临济各1人,黄龙、杨岐各13人。第7卷《德...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25256322.html
-
自禁,驰心於六境,而欲望免於三恶道者,其犹如无舟而求渡巨海乎”[12]。隋代的费长房概括道:“烦恼则五盖十缠九十八使,所行则四圣谛十二因缘,检摄七支防守三业,所受禁制则三归十戒二百五十及五百戒”[13]...《比丘尼戒本所出本末序第十》。 [11] 《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 [12] 竺昙无兰《大比丘二百六十戒三部合异序》,载《出三藏记集》卷十一。 [13] 《历代三宝记》卷十四《小乘录序》。 ...
严耀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63756435.html
-
佛教在更大范围内的传播,佛教与中国社会诸系统的协调也在各个层面展开。为适应这一新形势的需要,佛教内部又出现了许多依据律藏而制定的僧制轨范。与道安同时代的支遁就制定了《般若台众僧集仪节度》[13],作为...卷1《昙柯迦罗传》,页13,中华书局,1992年10月。 [2] 《出三藏记集》卷9《渐备经十住梵名并书叙第三》,页333,中华书局,1995年11月。 [3] 《高僧传》卷6《慧远传》,页217...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33856877.html
-
存两座高峻挺拔的古塔,始建于西夏,俗称双塔。两塔东西相对,隔约百米,外形和高度近似,均为八角形13层密檐式砖塔,高约45米。塔顶为上仰莲花刹座,承托13璇相轮。两塔塔身装饰有所不同。东塔每层檐下均为...式实心砖塔,除最高一座高5米外,其余均在2.5米左右。依山势从上至下按奇数有序排列成12行,分别为1、3、3、5、5、7、9、11、13、15、17、19座,布局奇特,气势雄伟。塔中发现有砖雕佛像、...
史金波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43756938.html
-
念佛修行,即暗合般若无住生心之道妙,[13]正如黄老所说的“死尽偷心,老实持念,绵密相继,直透玄关。一生成办,位齐诸圣;不务虚言,但当实证”[14]所言一般。 (作者:北京佛教文化研究所培训部主任) ...记》第12页,福建蒲田广化寺。 [9] 《黄念祖居士佛学讲记》第13页,福建蒲田广化寺。 [10] 一是文字般若:如理诠寂,寂诠即照,即是文字般若。观照般若者是“如理而照,照不异寂。此实相者,...
定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61957052.html
-
融合思想是宋元明以来中国佛教发展的一股潮流,反映了禅宗与净土的隆替以及中国佛教发展的走向。从中国佛教思想史的发展来看,禅净融合思想,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13)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禅净融合理论的提出...(7) 《简阳县志》《诗文》卷一 (8)楚山禅师语录 第二册 (9) 《简阳县志》《诗文》卷一 (10) 《禅宗全书》史传部(13)P513—518 (11) 《京畿联邦》任宜敏著 宗教文化...
梅心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404757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