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3532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金刚经》研究(上)

    的聖人中可稱 "第一 "。但為何世尊以 " 無諍 "、" 離欲 " 來稱須菩提呢?這裡要把握的是阿羅漢所證的 " 無我 " 境界(註 33 )。因為人起諍心時, 必有一個諍的主體,即是有 " 我 ",...

    吳汝鈞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45639644.html
  • 《金刚经》研究(下)

    佛陀答肯定或否定,都容易使人認為眾生為實有,以為眾生有自性。但佛陀的意思絕不是這樣,所以佛陀的回答是 " 彼非眾生,非不眾生 "。關於 " 彼非眾生,非不眾生 "的意思,可從兩方面解釋:頁33  第...質素   ;這是厭離物質而修四無色定的眾生所居之地。註33 " 無我 " ( anaatman )即是對我這樣的觀念、 我的東西這   樣的觀念的排除。對作為實體的我、靈魂的否定。這是佛教的   基本...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45739645.html
  • 龚自珍对法华经的理解

      行品〉,说髻珠喻,则为後善,为全经之终了。 ( 注 33)      龚自珍认为《法华经》是以一乘佛教为中心, 因众生的    根器不同,而有种种方便。 将《妙法华》〈安乐行〉之前的    〈见...: 同注29。        注32: 智者说,《法华文句》,(大正藏,第34册),页45c。        注33:〈妙法莲华经四十二问〉,《龚自珍全集》,页368。        注34:〈妙法...

    蒋义斌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52039676.html
  • 《大般涅盘经》的佛性论(上)

    文津出版社       ,1994年,页29。    (注5) 《大正藏》卷55,页60中。                33 页    一步考证。    [B]. 《大般涅盘经》四十卷 ---- ...。 善男子,众    生厌苦断是苦因, 自在远离是名为我,以是因缘,我今宣说    常乐我净。( 注 33)    引文指出如来涅盘的「常德」, 乃是由灭凡夫六识所得,而    因为此「常」, 才能名...

    释恒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53139686.html
  • 吕澂与熊十力论学函稿评议

    」,且佛说「唯心,与此云无神,精粗迥别也」(注33)。在〈张纯一存稿序〉中则赞同:将「儒教的礼」和「净严心土」相比;《新约》之「上帝即一真注界,祈祷具戒定义」。可以说,深受章太炎的影响。在〈复张君〉一...30)文津版,《新唯识论》,P.4。  (注31)同上,P.3。  (注32)同上,P.5-6。  (注33)同上,P.6。  (注34)同上,P.7-8。  (注35)同上,P.8-9。  (注36...

    江灿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91539964.html
  • 心识净化的进程及净心的妙用

    不坏回向(二回向)。以对三宝不可破坏的信心回 向一切众生。《楞严经》:“坏其可坏,远离诸离,名不坏回哦向。”   33、等一切佛回向(三回向)。以等同于一切佛之心修回向。 ...

    陈兵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02740052.html
  • 试论《俱舍论》在佛教思想史中之价值(上)

    33) 极微为物质之最小单位,虽看不见,但仍是四大地、水、火、风及所造色地、水、火、风四大物质所组成,有部认为仍然是存在、实在的。但经部认为“变碍故名为色,若尔极微不名为色,无碍故。&...至于的。   (注 33) 大正,29p.18中。   (注 34) 请参阅大正,29pp.22上~29下。必一一引证。   (注 35) 大正,29p.27、下。   (注 36) 大正,29...

    李志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10240099.html
  • 初唐時期佛性論爭的兩個相關論題[*]──定性二乘和變易生死(下)

    關於無色天界沒有迴心向大乘的二乘人,參閱同上註。   [33] 參見《大般若經》卷126初會〈校量功德品〉第30之24,《大正藏》冊5,頁693上-中。   [34] 《成唯識論述記》卷7末,《大正藏》冊...

    廖明活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11640115.html
  • 麥積山133窟10號造像碑的圖像源流與宗教內涵 [*]

    日本學者佐藤智永的統計,北朝在雲岡、龍門、鞏縣等石窟造像傳世的金銅佛中,有銘文者,釋迦計有178尊,彌勒則有150尊。[33] 塚本善隆計龍門石窟北魏一代的彌勒像也有35尊,僅次於釋迦的43尊,可知其...〉(臺北:南北朝學術研討會,1998年)。   [33] 見唐長儒,〈北朝的彌勒信仰及其衰落〉,《魏晉南北朝史論拾遺》(中華書局,1983年)。   [34] 依此塚本善隆,〈北朝佛教史研究〉,《塚本...

    陳清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11740116.html
  • 《傳燈玉英集》卷十四補闕和研究[*]

    弘法藏》實為元代弘法寺依寺中所藏《金藏》再加以增補而已,並非新雕之新版藏經。[33]  目前在臺灣所可以見到的現行本《傳燈玉英集》為收錄於中華大藏經會影印之《中華大藏經》、新文豐出版公司印行《磧砂藏》最...冊69,頁692。   [33] 此外,根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製作之〈漢文大藏經刊刻源流表〉所記「1984年在北京智化寺發現的元代刻本佛經,一般以為就是這部弘法藏」,參其網頁http://www.npm....

    黃繹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11740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