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然后登地,次第修证。”若未悟而修,非真修也。惟此顿悟渐修,既合佛乘,不违圆旨,如顿悟顿修,亦是多生渐修,今生顿熟,此在当人,时中自验。37 此中之顿悟渐修,非是未悟之前渐修而后顿悟,当如教下所说的圆修...大正藏》48·1098中、下 33 《禅藏》云·379 34 《禅藏》六·348 35 《大正藏》48·1005中 36 《禅藏》联·341 37 《大正藏》48·987下 38 《禅藏》...
释妙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12049493.html
-
甚深央提、空行央提等名称是隆庆饶绛巴正式确定下来的,以后逐渐得到认可。 返回页首 make87654321 发表于: 2006 Dec Mon 04, 1:37 am 版主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12049494.html
-
36岁 是年,熊十力《新唯识论》公开印行。内学院反响强烈。12月,《内学》第六辑发表《破新唯识论》(刘定权(衡如)作,欧阳竟无序)。 1933年 37岁 1月9日,太虚法师题《破新唯识论》:“作略...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13349526.html
-
云乃依《首楞嚴三昧經》四種授記之說[36]。至於何以有所區別,又決定給予菩薩何種授記,羅什說明此等並非聲聞、辟支佛之智能知,乃唯佛智能知的聖言量部分。[37]而大乘佛典中,這些有關區分授記類型的相關論述,...三種授記,《菩提資糧論》有五種授記,《菩薩地持經》、《大乘莊嚴經論》、《瑜伽師地論》有六種授記,《菩薩瓔珞經》有八種授記,《華嚴經》有十種授記之說。 [37] 此宗教所以異於哲學,無可言詮神祕之處。...
李幸玲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13849540.html
-
西域,名被东国”37,可谓名归实至!其后,什又有以“四圣”、“八俊”、“十哲”为代表的诸弟子秉承其学,将大乘佛教进一步推展。著者如僧肇为三论之祖,道生为涅?之祖,僧导、僧嵩为《成实》师宗之始。其他如...
王永会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21649636.html
-
種則將執受看作是「使阿賴耶識成長的素材,因為執受有『質料因』的意味」[37]。這兩種詮釋在論述時,將一切種子心識等同於阿賴耶識,因兩者為同義異語,所以單就其所具的內容來分析時,這種作法並無大礙。但在此...ed. S. Luvi,Paris,1925,p.37。
50. 有關《阿毗達摩大乘經》的神秘性及其相關問題,參見長尾雅人《攝大乘論—和譯と注解》(東京:講談社,1982),pp.28-...
陳一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23549687.html
-
依他起与遍计所执的关系:“如彼谓幻者、幻事无有实体,此譬依他分别二相亦无实体,由此道理,即得通达第一义谛……谓幻者、幻事体亦可得,此譬虚妄分别亦尔,由此道理即得通世谛之实。”[37]幻者指依他起性,是...成唯识论》卷十,109页下。 [35]《成唯识论》卷七,72页下。 [36]《辩中边论》卷上,3页。 [37]《庄严经论》卷四〈述求品〉第十二颂。 [38]《三无性论》卷上,大正藏31册867页中下...
张志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23749690.html
-
原件存5行,原文如下:
智慧狹劣少(中残)□之法(後残)
應生信敬貴重之心必當得至无上正(後残)
文殊師利問佛言世尊佛說是藥師瑠(後残)
无量功(37)德如是不審誰肯信此言(...,“何以故”出現38次而非37次,“須菩提”出現137次而非133次,“三十二相”出現8次而非12次等等。而相同的有&ldquo...
宗舜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25649739.html
-
少罢了。初祖达摩不但提出过“藉教悟宗”的“理入”修禅途径,(37)并且将四卷《楞伽经》授与二祖惠可,曰:“我观汉地,惟有此经,仁者依行,自得...(《大正藏》52/2103/143上)
36、《祖堂集·卷一·第二十八祖菩提达摩和尚》
37、《续高僧传·卷第十六·齐邺下南天竺僧...
宗舜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30149748.html
-
》37卷说:“名有种子,即是因缘。”[1](T42, p0745b)名言能熏成种子,人们认识的一切事物都有名称,其种子都由名言熏成,都是名言种子。而名言种子属虚妄性,因此,名言种子都带执。 《...
林国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32249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