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8282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梵思想的佛格义——佛教的诠释学问题初探

    重要资源,佛教藉此对比地镜映佛教自身的意义世界与形构佛教内学的传统.就此而言,仅管正确理解与诠释佛教法义的“内学研究”与“内在建构之梵思想的佛格义 13   1. 佛典编辑者的诠释意识   这个思考的...阿育王时代(西元前二七一 二四九在位)五部《尼柯耶》  与四《阿含经》等体系化的原始经典尚未确立.13在此情况下,晚出  经典(以《长部》或《长阿含经》为例)的部份经文内容表现阿育王  时代或之后的思想...

    吕凯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34044480.html
  • 東初老人簡譜(1)

    p. 1  提要  东初老人 ( 1907-1977)江苏泰县人,俗姓范。年13(1920),依本籍姜堰镇观音庵静禅老和尚披剃,法名镫朗,法号东初,以号行。年22(1929),于宝华山受具足戒,先后...即老人之剃度师之弟法融禅师出家,曾任泰县名刹北山寺方丈)。老人行四,幼即聪颖,性度沉静,容止端雅。[1]  1920(民9),13岁  依本籍姜堰镇观音庵静禅老和尚披剃,诵习教法,旁及经史百家之学,...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51444710.html
  • 妙境法师台湾行履

    所说经》〈法供养品第十三〉。   3/13(星期四)晚间7:30到福慧共修会讲演,题为:如何得解脱。   3/14(星期五)午前10:30万佛寺住持常开法师来叙,允于十七日至万佛寺与大众晤叙。  ...

    妙境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53844769.html
  • “学空不证”之研究

    abhisamaya)缘起而开悟成佛的,弟子们也依缘起(及四谛)而解脱[13]。但这圣道──四谛的修持是有次第的,经上说为:“先得法住智,后得涅槃智”[14]。修学者先彻了因果的必然性──如实知缘起;依缘起...〈塔?佛?法身〉《密教学》13、14合并号,p.43~59,密教学会1997。  13. 平川彰《初期大乘佛教の研究》,春秋社,昭和43年3月31日一刷。  14. 木村泰贤《小乘佛教...

    释如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73345081.html
  • 回向之初探

    、灭、没”(大正2,45c15~49a13)。这些文字:远离、无欲、灭、舍、离一切有余(依)、爱尽、知、断、吐、止、没等等都是异名实同,也都是表示涅槃。只不过《阿含经》有时是以遮遣的方式来表达烦恼的...与钵盂饮物,布施为彼女;刹那之奉献,立即果应现。(汉译南传28,小部经典三,饿鬼事经,p.13)  2. Macchuddanajataka(《鱼群本生谭》):  巴:Bodhisatto ...

    释印融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73445082.html
  • 谈印顺导师对大乘是佛说之判摄要领

    发现佛法真义的健全发展与正当的适应[13]  从流变中去掌握佛法不共的特质与一贯的共通性,再依此而从演化的见地中,去发现佛法的发展与适应情形。导师便将此方法应用于大乘是佛说的成立中,依此来理解大乘,...》p8。   [13] 《以佛法研佛法》p8。  [14] 《以佛法研佛法》p9。  [15] 《以佛法研佛法》p11。  [16] 《华雨集》﹙四﹚“契理契机之人间佛教”p5。  [17] 《以佛法...

    释如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73545083.html
  • 略谈灭尽定

    ,成就慧者,便于现法出入想知灭定,必有此处。若于现法不得究竟智,身坏命终过搏食天。”(大2?449c,10~13)但尊者乌陀夷却反对舍利弗而言:“尊者舍梨子,若比丘生余意生天中,出入想知灭定者终无此处...极胜解脱,离系,胜离系,极胜离系。问:此定不能断诸烦恼,如何可说住此定者心心所法解脱等言。答:住此定者心心所法暂时解脱,乃至暂时极胜离系,故说此言,非谓此能断诸烦恼。[13]  表面上,尊者世友(...

    释印融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83745245.html
  • 《十地经》与《十地经论》的缘起观与唯识观之关系研究

      ,近滕隆晃,1936,ko 本,东京,大乘佛教研扬会。  (13) 梵文日译十地经,龙山章真译,国会刊行会,昭和 57 年  1 月。  (二)《十地经》诸译本成立次第关系(虚构的理想模式):  ...  则将“三界唯心”的“唯”解释成“遮心外所有作者”之涵意(注13  )。何以唯识宗与中观宗对“三界唯心”的“唯”有如此不同的解释  呢?是所依据的典据不同呢?还是义理系统的不同使然呢?这是值得  ...

    曹志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95145441.html
  • 鸠摩罗什三藏与其译经事业

    ,敦煌、云岗石窟内,罗什所译经典变相13之壁画雕塑非常多,是艺术界的瑰宝。  罗什三藏有以上成就并不是偶然易得的,除了宿世善根、众善缘和合外,最重要的还是弘传大乘教法之深切行愿,《高僧传》记载: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95445451.html
  • 善导的生平

    《类聚净土五祖传》中曾加以引录。13世纪时日本良忠撰《观经玄义分传通记》第一,载明《新修净土传》中卷有三十三人的传记,其中第二十五人为善导,第二十六人为善道。前者为京师光明寺的善导,后者为终南山悟真寺...

    陈扬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03045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