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085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铃木大拙著:禅学随笔(三)

    lsquo;如何是佛?’   答:‘不识。’   高丽灵鉴禅师(51)   问:‘如何是佛?’   答:‘把这个疯汉拖走!&...   禅师答道:‘长时转不停(55);核察、论证、言谈都不能捉住它。’   问:‘这样我如何能够接受它并掌握它呢?’   答:‘如果...

    铃木大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22142832.html
  • 人間佛教的人間淨土

    修菩薩行的,唯有人。佛性功德,人身最為發達,所以人才能學佛成佛」。如何以人身學佛,他也主張「當從十善菩薩學起」。[50]以十善為菩薩行的看法,與大乘諸經論及歷來諸大師,幾乎完全一致。[51]印順法師一生...心淨則佛土淨」。[55] (本文為祝佛教大學前學長水谷幸正博士古稀記念作)1998年6月17日寫於紐約法鼓山分會 [1] 《四分律》卷32,《大正藏》冊22,頁793上。 [2] 《增一阿含經》卷...

    释圣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243743664.html
  • 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职业教徒的阶层分析

    齐国临淄人……少仕州郡,举孝廉,除郎中,又从军,拜驸马都尉。”[49]费长房,“曾为市掾”[50];华陀,“沛相陈圭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51]出身下层官吏和有入仕机会的的方士占1/3。而其中...沈建,“丹阳人也。世为长史,而建独好道,不肯仕宦。”[55]等等,都属于低等官宦。  在有组织的道教教团中,其教主往往同时是官吏。如张鲁、张修。《三国志·魏书·张鲁传》:“益州牧刘焉以鲁为督义司马,与...

    王青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283343767.html
  • 《攝大乘論》「種子起因說」之探究

    3.1.1「本識與染法更互為緣」  §3.1.2「阿賴耶識三相」  p. 51  §3.2「有漏種」與「新熏說」關係之商榷  §3.2.1「內種」  §3.2.2「名言熏習種子」  §3.2.3「業種」... p. 55  「熏習」只是令「本有種子」「增長」罷了。[6] 筆者現以圖表說明「本有說」,圖中○的A代表了無始以來法爾本具的「本有種子」,A1、A2等則表示增長後的「本有種子」:  簡而言之,護月...

    郭翠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293343918.html
  • 藏传佛教觉囊派

    教法源流史》40页)。   多罗那拔陀罗译师的继任者为衮噶卓却(1507-1569)。中兴觉囊派,宏扬他空教义。继他后担任座主的为他的高足弟子堪钦·隆日嘉措(32)。(《教法源流史》51-55页)。 ...是对待来说的,说世俗是自空胜义当然是他空了,"他空”换言之就是承认胜义不空,"胜义有”反对“毕竟空”。这个名词在印度的佛典中是没有的,觉囊派为了显出他们的不共宗见(51),故特立此新名。   他空见...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02344017.html
  • 格義佛教思想之史的開展(1)

    里。民人來觀及就食,且萬人,費以巨億計」[28]。  這樣,自前漢至後漢間,佛教漸次傳入中國,到了後漢末年時,上至帝王,下至國民,差不多都知道有佛教,雖然其印象是很模糊的。  p. 51  然而,就在...等文學作品,無不屬於鬼神志怪之類[51]。  乘著這個風潮,道教迅速的發展。由漢末張道陵所創的道教,經由魏伯陽,葛洪等人賦於了學術性基礎,至寇謙之(363--448)而奠下了鞏固的社會基礎。  在這樣...

    林傳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23944344.html
  • 中国佛教早期忏罪思想之形成与发展

    谈到忏悔时,已超越原始佛法所谈之时空限制,其对象不仅指释迦佛,尚有十方佛、三十五佛、乃至三世千佛,以及一切菩萨摩诃萨等。如上表4、10、51、53、54、55、59等称念佛名,求忏悔的佛名经典。以上除...著名的“五法忏悔”,应是有所本的。  此外,亦因所依经典不同,而有其修法特色,例如上述之佛名经典,即是藉著称念佛名,恭敬礼拜供养之功德,而达到忏悔灭罪的目的。其中51号三十卷本的《佛名经》,提到忏悔应...

    释大睿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32844451.html
  • 论前后期佛教对解脱境的看法

    窥基的注释( 注51 ),五事颂中的前四事,都是有关阿罗汉未澈底解脱的主张; 亦即:   (1)余所诱:阿罗汉因天女的引诱,仍有遗精的情形( 注52 );   ───────────   (注48)龙树之大智度论卷11 ; 大正25, p.138(下)。   (注49)大正49 p.15 (上--下)。   (注50)大正49 p.15 (上)。   (注51)窥基之异部宗轮论述记卷上...

    杨惠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34144483.html
  • 中国佛教世俗化的一个标识――关于唐宋文献中“肉身菩萨”的若干分析

    存,开宝中也。洛下崇信,香花满龛焉”[51]。这些当然也成了民众膜拜的对象。禅师法普的肉身则是另外一个处理法,因“其身不坏散,后以香泥涂缋之”[52]。二者其实一样...[55],后来以地藏菩萨的形象不断受到民众的崇拜,竟使九华山成为佛教四大名山之一,而高僧死后肉身布漆,被当作菩萨供奉也成了当地的一大传统,至今仍然。   在佛教僧侣的示范作用下,民间信徒也纷纷效仿,...

    严耀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43444616.html
  • 如来藏之初期及其思想之研究

    )「众生如来之藏常不变」。(注50)众生生死流转之主因﹕「一切有情无主无依,生(贪、瞋、痴)三有中,寄于下劣,弊恶之舍,为生死苦所迫」。(注51)这些都是如来藏经典之共说,不必多赘。   《佛说不增...真实一切法,住持一切法,摄一切法。」(注55)   众生与法身相即﹕「此法身离一切世间烦恼,便缠过一切苦……住于彼岸清净法中……应如来,应正遍...

    李志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93145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