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4155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论陈垣:《中国佛教史籍概论》(1)

    ,冯惟讷、梅鼎祚利用《广弘明集》以编《古诗纪》、《古文纪》(注29),张溥利用两《弘明集》以辑《汉魏六朝百三家集》(注30)等是。由于上述辑录者的辑佚目的在于保存古代诗文,其目的在于文学而非历史,故...

    曹仕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24245824.html
  • 论陈垣:《中国佛教史籍概论》(2)

    这部书的总目和选录其中若干僧人的传记而成《名僧传抄》一书,今收在卍字续藏第一三四册。  (注 28) 参《概论》页四九。  (注 29) 参《概论》页五三。  (注 30) 参《概论》页四九及页五三。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24245825.html
  • 中国佛教的思惟发展(1)

    Sunyata(注29)。 tathata 在后来的译语中,则是“真如”,或“如”,(tathata 一字,姚秦鸠摩罗什译为“大如”,北宋施护则译为真如,以后佛教则均从这译名。在鸠摩罗什之前如昙摩蜱、竺佛念...

    张曼涛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24745834.html
  • “人间佛教”的经典诠释

    不在贤圣菩萨或佛菩萨上面,而在凡夫菩萨的赞叹上面。  太虚曾有一句名言“人成佛即成。” [29] 又说:“建设由人而菩萨而佛的人生佛教。” [30] 这样看来,印顺“凡夫菩萨”的理念,应该也是来自他的...

    杨惠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25045839.html
  • 古奥义书(Upani?ads)与初期佛学关于人的自我(Self)概念之比较与评论(1)

    na,识)之人,且善于驾驭其感官及意且清净者,此人到达毗湿奴神(Vi?nu)之最高处且不再流转生死。[29]一切均是梵(Brahman),而此阿特曼即是梵。此阿特曼有四个状态,其中醒状态(jā...

    林煌洲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25645848.html
  • 因材施教与教学上的人我分际─以《论语》、《阿含经》、和《大般若经》为根据(2)

    到极致,即可获得阿罗汉果或独觉菩提,足以不再受轮回于生死之苦,然而,若以此为满足,就很难再要跳脱上去,为进一步追求诸佛无上菩提而付出极其可观的代价与努力。[29]有鉴于此,菩萨摩诃萨即应远离以阿罗汉果...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25745850.html
  • 作为思想史的禅学写作─以汉语语境禅学研究为中心的方法论考察(1)

    有时还会超越历史性。胡适对此主张斥之谓神秘主义,非合理主义,两人的立场是水火不相容的。”[29]胡适的“批判诠释学”恰恰是在维护启蒙精神所带来的现代理性的基础上,为历史学的客观性和历史主义的普遍有效性...

    龚隽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25745851.html
  • 天台智者的戒体论与《菩萨戒义疏》

    “新撰本”[29],此“新撰本”共分十八科授受菩萨戒。另外,吾人从《菩萨戒义疏》所论及的六种授受菩萨戒本来看[30],此中所述的六种戒本,时间大约集中在南北朝时期,由此时间似乎可推知《菩萨戒义疏》成立...

    陈英善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25845853.html
  • 从南天乌荼王进献的《华严经》说起(1)

    使用的佛王传统及佛王形象,乃是密教不空罥索观音的佛王传统及佛王形象。这说明,菩提流志从南天带来中国的佛王传统,确实是不空罥索观音佛王传统。[29]  武氏一面要以不空罥索观音的面貌面世,一面又要以转轮...

    古正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25945854.html
  • 张商英《续清凉传》与文殊法门

      商英曰:善哉喻乎!吾一语涉妄,百千亿劫,沦于恶趣。谨书之,以附清凉传后。[29]   法照在唐代宗大历三年(768)记录了他在五台山的朝圣经历,并建竹林寺,法照叙述其经历,是“依事实记录之”,有“...

    蒋义斌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30045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