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4155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东初老人简谱(2)

    老人因鉴于此问题关系中国佛教思想史、禅宗命脉极大,于中国文化思想史上更有重之影响,遂于 5 月 29 日发表〈论禅学之真义--兼论胡适博士“禅宗史的一个新看法”〉一文于“中副”。“  6 月,〈中日佛教...1352   29 万安子严   30 少室了改 1335 - 1421  31 俱空契斌 1383 - 1452   32 无方可从 1402 - 1483   33 月舟文载 1432 -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00445472.html
  • 印顺导师对本生谈与西方净土思想的抉择

    才有修习条件的。试问:在“诸上善人俱会一处”的净土,人人俱足善法福德,要对何人修习利他行呢?[29]也因此,净土行人还是要谨记“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的经教,而要在此世修行的过程中,随缘随份...四十劫;‘久已证得无生法忍’──得不退转。结果、释迦比弥勒先成佛,弥勒还待当来下生成佛。不是易行道难成佛,难行道易成佛的铁证吗?”(《净土与禅》,页七○~七一)  [29] 印顺导师,〈净土新论〉:“...

    释昭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00545474.html
  • 魏晋新学与佛教思想的问题(上)

    孔子才是天纵之圣。此种大纵之圣,是决非凡夫俗子可以希求的,这观念一直流传,流传到东晋时代的竺道生,始再打破[29]。在正始人物的心目里,此一观念并没有打破,他们同样对孔子崇敬如神,不以其圣格是一般人...。)   [28] 参阅顾颉刚的“秦汉的方士与儒生”第十四章。   [29] 这是竺道生提出的“一阐提人亦可成佛”的名言而来。一阐提人亦可成佛,则即表示说人人皆可成佛,(后来传入的涅槃经正是此一思想)...

    张曼涛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00845479.html
  • 宗喀巴“现观庄严论金鬘疏”“大乘廿僧”释义

    )  经云:“舍利弗!有菩萨摩诃萨,修四禅乃至十八不共  法,(由通达彼等故,其观行虽得四谛,)然未现证四谛,  当知是菩萨一生补处”(注29)。解脱军‘现观庄严论释’  云:“这种菩萨已经断除七、八...正念”(p.  105)以外,余译本均相同。  (注 28):同注二三。  (注 29):见附录,经文18。  (注 30):见前注一八引书,39a6。  (注 31):见附录,经文19。  ...

    陈玉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04445570.html
  • 大慧宗杲禅师禅法之特色

    现象。如大慧本人“十七落发,即喜宗门中事, 编阅诸家语录,尤喜云门(文偃)、睦州(陈道明尊宿)语 。”(注29)著名之“景德传灯录”,约早于大慧百年也流 行于世...: 同注一,八九二页下,示智通居士。 (注 29): 同注六,三三五页。 293页 (注 30): “五灯严统”,卷...

    大慧宗杲禅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04545571.html
  • 涅槃变相研究

    佛涅槃图。”(注29)  “二组 (X4-X60) (图九) 在造像群近中部位,  画面东西长四六○公分,西高二三○公分,东高一四  ○厘米,其有五十七个图像。X21居中心,是借用一  块肉红色山石的...  (注 28): 见“连云港市孔望山摩崖造像调查报告”,连云  港市博物馆,文物,一九八一年,第七期。  (注 29): 见“孔望山佛教造像的题材”,阎文儒,文物,  一九八一年,第七期。  (注 ...

    陈清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04545572.html
  • 阿育王的统一与并治

    为佛陀之在家信士,于兹两年有半矣。然在第一年中,我未尝 尽我一切之力量,为正法宏扬。无论如何,我皈信僧伽,时有年余, 却已尽我之力宏扬正法”29。   “我成为佛陀在家信士,迄今两年有半矣。次则我皈信...。同注10页26。   27见基娜石训全文(二(、德里柱训。同注10页26、45。   28见柱训。同注10页4。   29见罗钵娜石训。同注10页22。   30见摩斯基石训。同注10页23。   ...

    陆艳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04645573.html
  • 东初老人有关“佛教与中国文化”之撰述析论

    除去本易之别,自为一类之入声,复分别其余之声为平、上、去三声,综合通计之,适为四声也。但其所以分别其余之声为三者,实依据及摹拟中国当时转读佛经之三声。”29转读不仅影响到四声的成立,也使佛经的读诵有了...等著:《文字学》(台北:空大,民国84年),页246。  29 原载《清华学报》,九卷二期。本文引自张建木,同注27。  30 参见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上)(台北:商务,民国27年初版,54年台...

    黄国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04945580.html
  • 六度集研究

    经律异相》保存了此经。29审其内容,叙述目连以神通度化蓝达王,以及佛陀追述目连与其国王、民的宿世因缘。记述的不是佛陀的本生,且内容不合六度的主旨,格式也不符,可知《蓝达王经》不在《六度集》原本内。若如《法经...研究》2.2 (昭和29年)一文中,谓《大智度论》没有从Parama 的角度来译Paramita 者,此例可为反证。  11 大正29,页249下24-27。  12 大正31,页748上。  13 ...

    释天常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05045581.html
  • 「梁皇懺」初探

    二者的敘述不是很清楚。只知其「慈悲」與「彌勒佛」有關。所以有必要再進一步去了解唐代及其前面對於「慈悲」的定義。 B.相關文獻 關於「慈悲」,在相關文獻中,唐代道宣的《廣弘明集.慈濟篇》29,應是...慈悲父」。 26 見《大正藏》冊45,第1909經,頁932a 27 見《大正藏》冊45,第1909經,頁924a 28 見《大正藏》冊45,第1909經,頁922c~923a 29 見《大正...

    徐立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05145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