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论》云:“何谓苦谛?应该知道,就是有情生命和有情生长的环境。” [33]意即,不清净的情、器两种世间就是苦谛。因为同论还说:“一切有情世间和器世间都是由业和烦恼所生。由业和烦恼所产生的这一切都称为苦谛...)。 [32] 奘译本略同,详见《大正藏》册29,页114上~下。 [33] 汉译本见《大正藏》册31,页674上。 [34] 汉译本见《大正藏》册31,页674中。 [35] 汉译本...
释如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03465005.html
-
因故、修妒路。涅槃为无烦恼作因。33 外人意思是,涅槃可以作为无烦恼的因,所以涅槃与无烦恼不异。吉藏大师认为外人成立“涅槃与无烦恼不异”的理由指的是:修行者前观诸圣所证的涅槃,然后依此生无我的...恒有之法,自然与缘生的“作法”对立。这就是说:是“作法”必然无“自性”,有实“自性”则必然非“作法”。 33《大正藏》30,页180下。 34前观涅槃,然後生解断惑,得於无累,如因中发观,...
体恒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14465080.html
-
祖先崇拜的萌芽。葬具上的凿孔和割体祭仪,据民族学材料的比较,被认为是分别供灵魂出入之用及对死者的献祭。[33]古代文献中也有关于初民宗教中之巫的记载:“上帝监民,罔有馨香德,刑发闻惟腥。皇帝哀矜庶戮之...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45665250.html
-
证菩提之果。善日积而日深,合屡推屡广,以达斯趣旨焉可。[33] 文中表明斋教三派信仰的是“佛教”,因“根底既杂”而欲归于统一,并且宣示向日本佛教学习,切断与中国本山的关系,这完全是“自保”的行动,...文殊出版社,页229~238。 [31] 《台湾省通志稿?民志宗教篇》,页12?13。 [32] 《台湾的斋教与鸾堂》,王见川,页145~146。 [33] 台南德化堂所藏,收在《台湾的...
阚正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65465377.html
-
东西后会如何去想。 也许只有对其他事情的无心,让自己的精力专注于作品之上,就是程老施主产生好作品的原因吧。 你的心思始终只有一个,想做出惊人的作品,就千万不要分心在其他问题上。 第33个 智惠师父...
释戒嗔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73365400.html
-
第四节 英文期刊检证31 第五节 本章小结33 第三章 印度与西藏的他空思想考察35 第一节 印度小乘佛教的他空说35 第二节 印度大乘佛教的他空说39 第三节 觉囊派多布巴之前的西藏他空传统...
黄英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90265486.html
-
还根据塑画水平的高低,设制了“都勾当知画院使”、“知书手”等职,如曹元忠时期榆林第33窟就有“清信弟子节使押衙口左厢都画匠作银青光禄大夫白般涩一心供养”、莫高窟五代第129窟还有“子婿衙前正兵使兼绘画...
肖雨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90765491.html
-
奇怪的象形文字。所以万慧法师常常叹息道:我们的祖先什么都发明了,就是没有发明字母,因而一直沿用着这种难学的象形文字。而自古以来都是在这种象形文字上变花样,诸如真、草、隶、[33]篆,甚至简笔字等,然而...”一字,依文义增加。 [33]原本作“柰”字,依文义改正。 [34]原本无“州”字,依文义增加。 [35]原本作“语”字,依文义改正。 [36]原本有一“的”字,今删之。 [37]原本多一“...
重校宗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93465522.html
-
…(33) 大鉴禅师第二碑(刘禹锡) ……………………………(34) 佛衣铭并引(刘禹锡) …………………………………(36) 国恩寺历代诗词选 ………………………………………(36) ...’ 33、国恩寺建于何年?始名叫什么? 34、六祖惠能故居国恩寺为什么又叫龙山? 35、国恩寺为什么走两边回廊而不走正面? 36、国恩寺为什么走偏山门? 37、国恩寺报恩塔建于何年?何时...
释如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112365644.html
-
在大乘净土思潮中产生的,晚于阿 佛净土、弥陀净土。”(《中国净土宗通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 年版,第32 —33 页)“在诸种净土思想中,弥陀净土思想出现较晚,它吸收了以前诸净土得精华并...
普 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120065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