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632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第三届“法门之光”福慧营学员第一批录取名单

    谢昆 75 王明理 113 陈磊 151 周站璇 38 楚海虹 赵晓靖 114 陆昕怡 152 刘艳丽 ...

    佚名

    |名单|

    http://www.fjdh.cn/bnznews/2008/06/16035825491.html
  • 《妙莲老和尚解惑叮咛语》节选

    之难,难免有不周之处;没想到的固然做不到,想到的也不一定做好,因缘不具足也没办法。其实自己来做也不一定就能做得好、做得对。要这样反观才能培德。   114、没有钱如何修大福报?  假如你经济环境不...

    妙莲老和尚

    |格言|妙莲|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07/19431426137.html
  • 慧律法师语录精华全集(一)

    光说不练就是“口头禅”,学以致用才是“行动禅”。   114.种植荆棘的人,不可能收获玫瑰。   115.吠犬之用,胜于睡狮。   116.不要计算你过的日子,要使这些日子算数。   117.如果你...

    佚名

    |慧律法语|格言|法语|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04/10392737629.html
  • 因明纲要

    六相说法的批判中找到的。   [28] 《释量论》第17至35颂。   [29] 详见原著第六品。本文引用文本第160页倒数第8行起。   [30] 第8颂。   [31] 第114页,第8至...

    罗劲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1534238276.html
  • CNKI收录的因明论文综述(二)

    教授   民族研究   1991/ 03   113   胡继欧   缅怀恩师尊公上人   法音   1991/ 02   114   罗炤   吕才与玄奘师徒的论争   世界宗教研究   1991/...

    刘邦凡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2052038326.html
  • 《因明入正理论文轨疏》校补(2)

    显、意许而分此二,若作余解,恐难取异。[114][“作有缘性”者,]于前有性有法宗上有差别义,谓“作有缘性”也。心及心法,体是缘虑,“有缘性”者,从境为名,名曰“有缘”,其大有性能作有缘境界之性,故言...藏》第68卷666a。   [114] 辑自《大疏抄》卷二十九,见《大正藏》第68卷670c。   [115] 辑自《大疏抄》卷二十九,见《大正藏》第68卷674b。其中“‘作有缘性’者”五字系内院本...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2122638765.html
  • 佛心禅话

    生其心。  111. 邪正烦恼,同一性空,分别假相,妙心现影。  112. 菩萨心无取舍,如大月轮,圆满寂静,即是涅槃。  113. 菩提本自性,性净是菩提,亦非可修相,更无可作相。  114. 本...

    慧律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20739437.html
  • 智对秦译《法华经》的判释

    以《正法华 (经 ) 》勘之,甚相应。』 (引见《大   正藏》卷 34,页 114 下 -115 上。) 而唐·湛然,《法华文   句记》卷 8-4, 也说:『诸新旧章,皆云 (鸠摩罗 ) 什译元 ...

    杨惠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51839673.html
  • 《大般涅盘经》的佛性论(下)

        (注113)同上,页 422 下。    (注114)本来纯陀的疑问是有关佛性常或无常的问题,但是後       面的经文却转而讨论佛菩萨和声闻缘觉之间有无差别       的议题,因此显然与...分别三种义。 三种义即「本有今无」、「本无今有」、    「三时有」。 若约大乘而言,三种义皆不成立。首先世亲驳    斥「本有今无」说:    ──────────────    (注114)同上,页...

    释恒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53239688.html
  • 初唐時期佛性論爭的兩個相關論題[*]──定性二乘和變易生死(下)

    大乘論》)論文,明說住壽,不別受生,故知變易定資舊業。……又《佛性論》云:因緣生死者,如須陀洹已上,但用舊業。[114]  既言如彼用舊業,明非新迼。……又《涅槃》三十四云:「無漏無報」。[115]  ...435上、435上。   [114] 《佛性論》卷2〈辯相分〉第4中〈顯果品〉第3,《大正藏》冊31,頁799上。   [115] 參見南本《涅槃經》卷34〈迦葉菩薩品〉之4,《大正藏》冊12,頁...

    廖明活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11640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