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014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道绰《安乐集》的念佛法门[*](一)

    ?hītavyam是“称他的名”之意),本来是“执持”。所以念佛的思想,由“念”渐渐地往“称”的方向发展。[15]例如,《观经》下品上生中的经文云:   p. 86  合掌叉手,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  (2)《华严经》  其次道绰引《华严经》[86] 论念佛三昧。善财童子向功德云比丘参学,问功德云比丘如何修行菩萨道归普贤行?   p. 103  《安乐集》所述与其原文相差很多,但意思上没有太大的...

    释修优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55242602.html
  • 論梵文本《聖勝慧到彼岸功德寶集偈》(二)

    Joshi 的根據。[lxviii]  §6.4 第四位是呂澂。他在《印度佛學源流略講》( 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 ) 第85~86頁,講到《般若經》,他認為《法華》、《華嚴》的主要思想都建立在般若的基礎上,理應先有《般若經》。《般若經》一出現,就採取《方廣》的形式,從而證明了般若類是最早出現的大乘經。般若諸經,有詳有略。在第86頁上,他寫道︰  既然有詳有略,就有兩種可能︰一個可能由詳到略,而...

    季羨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83642723.html
  • 知礼《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研究(二)

    荆溪已来,九世二百年矣。弘法传道,何世无之?备众体而集大成,辟异端而隆正统,唯法智一师耳。”[86]因此,后世尊之为“中兴天台”的第十七祖。   六、临终念佛 寂后现瑞   知礼在仁宗天圣五年(... [85]仁岳既为知礼弟子,先辅之后叛之,《佛祖统纪》贬置“杂传”,故后人又称之为杂传派。  [86] 见《佛祖统纪》卷八《知礼纪.赞》,《续》131、66c。  [87] 见则全《四明法智尊者实录》...

    吴聪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05642741.html
  • 敦煌寫本《法身禮》初探

    志心隨喜     86   種種眾緣無自姓(性) 虛空無我亦無人     87   取舍(捨)兩情元不異 親疏二見來本(本來)B54[B54]如     88 ...      ˇ ˇ ˇ     -     85  志心隨喜         ˇ ˇ ˇ     -     86-87   偈文   ...

    汪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293443920.html
  • 禅与诗画--中国美学之一章(2)

    Buddhism(first series), pp. 79-86。   [12] 见Maritain: Creative Intuition in Art and Poetry, Chap. Ⅳ.   ... knowledge.”   [86] Maritain: Creative Intuition in Art and Poetry: “Poetry Transcends art” P. 174 ...

    刑光祖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22044301.html
  • “念佛三昧”行法初探

    ”→“法身观”→“十方诸佛观”。从观色身佛入手,次观法身佛,《十住毗婆沙论》〈助念佛三昧品〉(大正26, 86a)也这么说:  是故行者先念色身佛,次念法身佛。何以故?新发意菩萨,应以三十二相、八十种...毗婆沙论》〈助念佛三昧品〉(大正26,86a9~17)提到的次第念佛→色身→法身→实相。如经云:  是故行者先念色身佛。次念法身佛,何以故?新发意菩萨应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念佛,如先说:转深入得中势力,...

    释果化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73245077.html
  • 《大智度论》中“无生法忍”之初探

    生法忍。一切菩萨所断烦恼尽,是名断。用智慧知一切法不生,是名知。(大正25、676上)  又卷四云:  复次菩萨得无生法忍故,一切名字生死相断出三界,不堕众生数。(大正25、86中)  又卷二七云: ...25、86中)  鞞跋致是退转之意,“阿”者,“否定”之接头词,意为无。所以基本上,菩萨可分为二类:退转或不退转。而菩萨必须具备何种胜德,才能真正名为阿鞞跋致呢?卷七三曾开宗明义的说:  阿鞞跋致菩萨从...

    释悟耿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73245078.html
  • 两首有关台湾僧人抗清的诗作*

    1645 年  )鲁王“画江(画钱塘江而守)之役”后。其时鲁王入  海,光文可能逃到普陀山。’另外,廖一谨,《台湾诗  史》(台北:武陵出版社,1989,页 86-86 ), 也有  相同的看法。事实上,...

    杨惠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94945436.html
  • 略述《洛阳伽蓝记》的写作缘起

    推波助澜,不断地“舍居室以施僧尼”[84],使得京城的宅第房舍差不多都变成了寺院,即所谓的“略为寺矣”[85]。  随着北魏全国范围的“寺宇壮丽,损费金碧;王公相竞,侵渔百姓”[86]的风气愈演愈烈,社会...[83] 《高识传·卷末》[84] 《魏书·释老志》[85] 《魏书·释老志》[86] 《高识传·卷末》[87] 《滕王阁序》[88] 《滕王阁序》[89] 《洛阳伽蓝记·永宁寺》[90] 《魏书·释...

    恒毓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24345827.html
  • 作为思想史的禅学写作─以汉语语境禅学研究为中心的方法论考察(1)

    15日),《胡适说禅》。  页86 作为思想史的禅学写作─  以汉语语境禅学研究为中心的方法论考察 佛学研究中心学报第五期(2000.07)  崇之心”,甚至认为佛教于国民生活是“有害无益”的。于是,...20. 分别参见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第86页。D. T. Suzuki, Essays In Zen Buddhism (third series), Kyoto...

    龚隽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25745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