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21123篇,用时15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台密的主要修持仪轨(1

    。道场东面,悬大曼荼罗,佛面向西。前为大坛。若授金刚界灌顶,则在大坛置金刚界曼荼罗(注1);若授胎藏界灌顶,则在大坛置胎藏界曼荼罗。(注2)   大坛的四角立橛,引五色丝结界。在大坛中央及四隅各安置一...真言,当速成就。于三部中,此经为王,亦能成办一切等事,所为护身、结界、召请等事,供养、相助、决罚、教授等事。一切真言,能得成就。”这里所指的五种庄严,具体地说:(1)精进:指受灌顶者应先发菩提心,被慈悲...

    朱封鳌 等编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403369607.html
  • 丝绸之路上的佛寺古刹巡礼(1

    雍门外建住所以居之,即此寺。寺名“白马”者,来源有二说:1.据《高僧传》记述:“相传云:外国国王尝毁破诸寺,唯招提寺未及毁坏,夜有一白马绕塔悲鸣,即以启王,王即停坏诸寺,因改招提以为白马。故诸寺立名,多取...华严经略策》1卷及《法华经》、《楞伽经》、《中观论》等。   兴教寺   位于陕西长安县少陵原畔。始建于唐高宗总章二年(A.D.669),是为迁葬唐代高僧玄奘法师遗骨而建。唐麟德元年(A.D....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5234579232.html
  • 日本佛教的慈善公益事业概观(1

    事业方面,主要做了一下几方面的工作:   1、慈善公益活动的多样化。   从大事记中可以看出,日本佛教界的主要慈善救济事业集中在①贫弱施疗、②孤儿养育、③灾难救助、④免刑者救助、⑤军属的慰问和救助等...

    张文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6345980556.html
  • 试论三论宗的性空思想(1)

    试论三论宗的性空思想(1)  圣辉法师   前 言  关于“空”的概念,佛教各派对它都有不同的诠释。《三论玄义》指出,大小二乘虽同辩二空,却有四种不同之说:“一者,小乘析法明空,大乘本性空寂。二者,小乘但明三界内人法二空,空义即短;大乘明三界内外人法并空,空义即长。三者,小乘但明于空,未说不空;大乘明空,亦辩不空。故《涅槃》云:‘声闻之人但见于空,不见不空;智者见空及以不空。空者一切生死,不空...

    圣辉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44856065.html
  • 因明入正理论讲解(1

    所以是自悟。印度学者一般认为,思维是用一定工具来求得知识的过程。他们称此为“量”〖XZ(〗(Pram〖AKa-D〗〖ZZ1#〗na)〖XZ)〗。量,丈量、量度,此地用“量”字即借其这种意思。“量”分为...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2091838585.html
  • 多识仁波切著:佛教理论框架(1

    地狱;零散地狱。  1、火热地狱共分八类:相残狱、黑线狱、撞击狱、残叫狱、大残叫狱、炼狱、大炼狱、苦热无间狱。  2、边缘地狱共分四类:火灰塘、尸泥池、刀剑道、滚汤河。  3、寒冷地狱共分八类:起泡狱...

    多识仁波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11744152.html
  • 中國佛教的思惟發展(1

    後時代的表現[1]。到了漢末魏初,中國思想界開始轉換了一個新的現象,這現象便是打破自漢武以來罷黜百家、獨尊儒家的傳統,而以周易、老、莊為中心的玄學抬頭。玄學,不管怎樣說,它是道家的,儘管王(弼)何(晏)...

    張曼濤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22144302.html
  • 刘贵杰:僧肇思想之基础(1

    之影响,一方面复师事鸠摩罗什,深得般若之旨。梁高僧传谓其 “历观经史,备尽坟籍,志好玄微,每以庄老为心要”,后 “学善方等,兼通三藏”[1],得以摄受释道两家奥义,通晓经、律、论三藏典籍,不唯精研...

    刘贵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22544307.html
  • 格義佛教思想之史的開展(1

    不是因為它們都同尊釋迦牟尼為教祖的話,恐難使人相信係屬於同一思想系統的[1]。  佛教於西曆紀元前後傳入中國以來將近兩千年,在此期間內,佛教思想亦發生極大變化,與印度的原型態又有所不同。如文明史家湯恩...

    林傳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23944344.html
  • 净土宗判教史略要(1

    在义理上发挥,未在判教上细辨。故其大义只彰易行之道,未涉难行之法。可谓直入堂奥,无有枝叶。其所言:  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  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1]  即是其心要,彻彰净土心髓。‘观佛本愿...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02545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