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534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六道与五道

    页652上3)。所以首先把六道说当成异说加以批评应是迦湿弥罗的说一切有 142页 部,《大智度论》虽给予回应,但并没有得到定论,这可从嗣后的论书(...

    郭忠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20246836.html
  • 从禅悟的观点论海德格、道元与慧能

    第 21 节,页 142,1967 年出版。原作英文引自此书。 274 页 和痴的性。在任何以自我为中心的意义中,这是“非自我”的自我,但一旦开悟时,它就以非自我来显露自己。因此,以佛性为...

    成中英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22046877.html
  • 晋王杨广和天台智者大师

    虚融,咸降大慈,济度群品。”[(142)]但由于“关中本位”的政治偏见,文帝鄙夷亡国之余的南朝教界,而专崇北方的高僧。如清禅寺昙崇禅师年近八十,“时处大内,为述净业,文帝礼接,自称师儿,献后延德,又称...112)(142) 《隋书》卷二《高祖纪下》。         ⑤ 《建康实录》卷二○《后主长城公叔宝》。  ⑥ 《资治通鉴》卷一七六陈长城公祯明二年十二月。  ⑦ 李商隐:《南朝》,《全唐诗》卷...

    袁刚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24046928.html
  • 教化修行责任

    好话就是“般若口”;胸怀大众就是“般若心”。   142、人,要给人利用,才能创造价值;人,要学习伟人,才能留下历史。   143、自己可以不聚外财,淡不能不开发内心的宝藏;自己可以不仗势力,淡不能不...

    星云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30246974.html
  • 初期佛教之“我”论

    如吠陀、婆罗门教的ātman)。这些“我”,都是我见、我慢。佛陀曾对比丘说:何所有故,何所起?何所系著?何所见我?未起我、我所、我慢系著使起,已起我、我所、我慢系著使重令增广?”(杂142,T....

    王开府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32247033.html
  • 任继愈《中国佛教史》(5)

    续高僧传》本传记,真谛来华23年,共出经论记传64部,278卷;《开元录》刊定译籍为49部,142卷,所撰义疏19部,134卷。他译介和注疏的中心,是瑜伽行派无著、世亲、陈那等人的论著,属佛教大乘有宗...

    任继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32947044.html
  • 评〈从“法性即无明”到“性恶”〉 (2)

    ,是指不能以“自性”下的方式来说,  而不是不要说,更不是三系说下视之为真常唯心之不  可说。(注86)参〈杨文〉,页 138-142。(注87)如〈杨文〉云:‘依照天台“法性即无明”而生起一  切法...不能“全恶是恶,故皆“即”义不成”。(注 142)  ─────(注140)〈杨文〉,页 125。(注141)《大正藏》卷 46,页 707 上 - 中。(注142)如上引文所言:“故极顿者, 仍云...

    陈英善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42047165.html
  • 中国佛教的译场组织与沙门的外学修养

    土地,参注1。  [3] 关于中印文字的差异与乎华人对梵文的最初了解,请参拙作〈华人对拼音文字初步认识的两项记载〉页142上~页143下,刊于《中国学人》第2期,香港,1970。  [4] ...

    曹仕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50047261.html
  • 中国律学源流

    下。开千华大社,著有《梵网经直解》四卷、《十六观忏法》等。其法系被称为律宗千华派。  宝华山自寂光后,成为中国戒学中心,且各地寺院传戒,皆以宝华山为轨范。寂  页142  光门下著名弟子有香雪、见月二...

    温金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50147262.html
  • 由〈齐物论〉论儒佛会通的基本态度

    人文精神之发展》(台北:学生书局,民国77年8月版),页340。  [12] 同注9,页53。  [13] 同注9,页127。  [14] 同注9,页142。  [15] 傅伟勋:《从创造的诠释学到大乘...

    高柏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51047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