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219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入中论释》“初品”译注

    重校的新版《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台北︰法尔出版社,民国80年),页66、68、74、262、295等。(注 18) 参见陈玉蛟译著《阿底峡与菩提道灯释》( 台北︰东初出版社,1990年),页180、...(参见蔡念生编《弘一大师法集》,台北,新文丰出版社,民国63年,册六,页 70~74)。既然《无常经》广为僧众所诵习,那么月称曾经闻习此经,并引用于《入中论》中,应无疑议。55 页时起灭,仿佛可以...

    释如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65846300.html
  • 《入中论释》「初品」译注

    参见笔者根据藏文本重校的新版《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台北 法尔出版社,民国80年),页66、68、74、262、295等。(注 18) 参见陈玉蛟译著《阿底峡与菩提道灯释》( 台北 东初出版社,...伐木筑室前吟诵之所需 (参见蔡念生编《弘一大师法集》,台北,新文丰出版社,民国63年,册六,页 70~74)。既然《无常经》广为僧众所诵习,那麽月称曾经闻习此经,并引用於《入中论》中,应无疑议。55 ...

    释如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81946323.html
  • 善导寺时期(1952~1957)的印顺法师

    会秘书长的吴仲行在善导寺的集会上对印顺法师拍桌叫道“为共产党铺路”已可见端倪。74  此一“佛法概论事件”在李子宽的建请申请修正之下,由中佛会转呈,事件终未扩大,但这也是印顺法师引为出家以来最可耻的一...。  71 〈菩提树〉第十五期,一九五四年二月八日,“台北来函照登”,页22。  72 同注12,页37。  73 同注72。  74 同注16,页71。  75 同注16,页82~85。  76 同...

    阚正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84846386.html
  • 20世纪初期两岸汉族佛教的互动(3)

    《五四以后的反对基督教运动──中国政教关系的解析》(台北久大文化公司,1992)。  [74] 即:前者是被作为对抗的对象,才产生后者的组织。  [75] 1922年  [76] 见《太虚自传》,收在...》页36~37。  [119] 藤井草宣《最近日支佛教之交涉》页38  [120] 水野梅晓《关于支那佛教之现状》页74  [121] 前广西省长  [122] 载于《佛化新青年》第2卷第7、8合号(...

    江灿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85146394.html
  • 《因缘心论颂并释》三译校勘会编

    vyaakhyaana attributed to Naagaarjuna”, JDBSDU 6, 1979, 74-73.[4]  (9) 神子上惠生(1962) 〈因缘心论颂????〉 《印佛研》10卷2期。   ...得,彼不可说以为即是;亦  不可说为一向异。如是临命终时,心识  为因,是故得生后身心识,而彼心识  [80]不可说一;不可说异,亦不离彼;  亦不即彼。   如是从灯生灯[74],依于面像镜中现其...

    赵国森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04846653.html
  • 转依”二义之研究

    有漏界的清净及转依性的无漏界的二种。此(后者)是无上的清净性。  此偈文说遍计所执性有染净二相;此学说与《瑜伽师地论》卷74及《摄大乘论》及上引《成唯识论》卷9所说是一致的,二者都在三性说中提出“通染净二相”之说,但是叶阿月认为《瑜伽师地论》此处所论及者和《摄大乘论》的所论还是不相同。叶阿月认为,《瑜伽师地论》卷74的此一学说与其说是重视于依他起性之通于染净二性(《摄大乘论》),不如说是重视于日常...

    赖贤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34147072.html
  • 宗密之三教会通思想于中国佛教思想史上的意义(2)

    佛教产生了影响。 日本德川时代的《儒释问答》一书即称赞契嵩说:“明教大师 ,作辅教若干篇,斥(儒道)二教之偏浅,归于一乘之渊蕴。 ”[注74]对契嵩的称赞之辞,其实就是净源... 注73:同前注,页107。 注74:同前注,页274。 页298 也,本乎一心。专一气而致柔,修一心而成道。此老如 此和会,...

    黄国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50347264.html
  • 以蕅益智旭為例探究晚明佛教之「復興」內涵(2)

    證無生法忍,不收徒眾;2. 不登高座;3.寧凍餓死,不誦經、禮懺及化緣,以資身口。又 發三拌:1.拌得餓死;2.拌得凍死;3.拌與人欺死。〔註74〕 由此發願,知其對出家... 7~259。 註74:釋弘一:《蕅益大師年譜》,收於《蕅益大師全集.21 》,頁5。 頁233 徒眾、不登高座、不誦經、禮懺及...

    釋見曄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50447266.html
  • 宋代性理思想之渊源与佛学(禅学)(2)

    心须教由自家。”  先生曰:“悟则句句皆是这个道理,道理已明后  ,无不是此事也。”(注73)  “悟则句句皆是这个道理。”此其说与碧岩录云:“参得一句透,千句万句一时透。”(注74)盖相近似。所谓“...  (注 72) 小止观卷下,治病第九。(大正藏十七册一九一五页)  (注 73) 同(注59)。  (注 74) 碧岩录第一武帝同达摩评唱。大正藏四八册一三九页。  (注 75) 同(注59)。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55347395.html
  • 巴利学的现况与未来任务

    过去出版的版本,必须重新证诸泰国写本再行审订,因为那些写本有时似乎比我们原来采用的本子保存了更好的读法。74 因此我们可以预想,未来将会出现采用更好读法的新版本或修订本,取代过去编成的那些三藏及注释书...2-3行: sa-- (samudayo 改为sa--(samudayop. 194注70第3-4行: sa- -( 改为 sa--(p. 195注74第3-4行: anabhisa- ...

    蔡奇林 翻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3847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