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4188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禪畫研究的回顧

    Naturund Volkerkunde Ostasiens, Tokyo. 1961, B5, 192, 108. Zen & Oriental Art, by ...

    吳永猛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245243674.html
  • 貫休與唐五代詩人交往詩淺談

    作品。基本上,這三類 作品大都可以從吳汝煜主編的《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查到 。(註1)。前兩類《索引》收入A類,第三類列為B類。《索 引》在貫休名下的A類收的是...

    羅宗濤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251143686.html
  • 南怀瑾:禅宗与道家[下册](四)

    太阳光能,变化生理气质,想要利用人生血肉的身体,变为光能而飞升直达太阳、月亮之中的,便有道教的《日月奔磷经》的思想产生,后世所谓修道的神仙,吸收B精月华的作用,便由此而来。不管这种虚幻的理想,是否可能...

    南怀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255743736.html
  • 内观禅修法

    不必太深。问:静坐时,开始的15~20分钟,吸气吐气较粗,20分钟以后渐慢渐细,心是否较能平静下来?答:对。静坐时吸、吐气有两种: A粗。 B细。呼吸不只鼻子而已,全身肉体都可呼吸,愈深的话,每个器官及...

    护法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272143747.html
  • 中国佛学非本体的本体诠释

    中的表意和传意功能。以罗素(B.Russell)和维特根斯坦(L.Wittgenstein)为代表的分析哲学,以及卡尔那普(R.Carnap)等的逻辑实证主义,都倾向于把语言作为哲学研究的起点,甚至把...

    麻天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281943756.html
  • 噶举派祖师那洛巴尊者传(一)

    西藏  (1) 由善恶双面品性来净化满愿宝,视“住于其中”与“成为自己”如同一味本章分三部分  A、 深具强烈信心及不变热忱寻觅上师时,所经历的十二个境界  B、 意图自杀,立志于来生值遇上师  C、 ...耳聋即是听而不闻音,  静默即是说而未出声,  足跛即是行而无催逼,  死者不动即是无生之清风(如扇所煽之气流)’”  大手印的象征物如是地揭示了,而一切事物也随即消失。  B、 意图自杀,立志于来生...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294143941.html
  • 密宗灌顶论(下)

    普皆自在之认可而已。于内容上,一切皆简单疏忽,若据为修持之张本,作者认为殊不可能。   B.论一尊连灌百零八次——西藏通行,凡遇死相现前之行人,求上师为灌长寿顶,于一日之中,连行百零八次,以为次数多则...

    陈健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295843973.html
  • 唯識五義

    修行者到第七地,煩惱障斷,眾生不再執阿賴耶識為自我,此時便可以把阿賴耶識的名目捨棄,於是他把阿賴耶識的轉捨定在第七地,即阿羅漢位。 三、種子 唯識宗的種子觀念,是從植物種子(bīja)來的,以...

    霍韜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01243991.html
  • 宗喀巴現觀莊嚴論金鬘疏三寶釋義

    本般若經,和藏譯般若合論中有關三寶的經文,互相核對,可以得出下面的結論:般若合論比較接近羅什譯本;玄奘譯本比較接近北京版藏譯本,而且在內容上比羅什譯本完整(見註一五)。 b金鬘疏中所引用的寶性論頌和...

    陳玉蛟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03244038.html
  • 多识仁波切著:佛教理论框架(2)

    我,要么像只有一个我那样五蕴身也定成一身。这两种情况都于理不通。  3.如果我与我身是一体,就会是身生我也生,身死我也死。如果是那样:  A.成无转世的断灭;  B.造业者不会受报应;  C.不造业也...

    多识仁波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11744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