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691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降龍伏虎羅漢圖像源流考

    多幅龍虎圖藏日本京都大德寺,另有羅漢圖一幅現藏靜嘉堂,(圖十)羅漢圖畫一位身披白衣的比丘,在岩石中結跏趺坐,四周以黑色暈染成雲116頁霧蒸騰的虛幻空間,羅漢的身旁圍繞一隻巨蟒,正張口對準著他的心口,而...

    陳清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00543984.html
  • 禅与诗画--中国美学之一章(1)

    宰”,几已直透禅家的真如本识,而抵于证悟[115]。然而老庄所得的悟,也许仅相当于佛果所说 “情尽见除到净裸裸赤洒洒处,豁然契证”的“入理之门”[116];也许仅相当于大慧在天宁听到 “薰风自南来,...

    刑光祖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22044300.html
  • 禅与诗画--中国美学之一章(2)

    迫宗门的藩篱了,可见此土(指中国)所欠缺的只这千圣不传的向上一路——祖师禅。”   [116] 见“佛果圜悟真觉禅师心要”卷上“示谐知浴”第一函。   [117] 见昙秀禅师“人天宝鉴”卷下第三十九至四十...

    刑光祖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22044301.html
  • 實在與知識

    個論證賴以建立的推論與邏輯結構[116]推論和邏輯結構就是教條。這樣的論證並不是從沒有偏見的實在事實中展開的,而是受辯證觀念的影響產生的[117]。有一些題旨為這一類論證提供了特有的位置,此即超感覺的形...  [116] āgama-siddha.   [117] axastu-darsana。   [118] atindriya.   [119] ?āsttrakāra; Sastra在此=āgama...

    張尚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22344304.html
  • 刘贵杰:僧肇思想之基础(2)

    真谛合而为一,然依僧肇意,真谛亦是般若观照之对象,且参究事物亦非在般若观照之外,其有言曰:  “圣智无知而万品俱照”[116]。  “内有独鉴之明,外有万法之实。万法虽实,然非照不得。内外相与以成其照...。   [116] 注维摩诘经序,大正藏卷三八,页三二七。   [117] 般若无知论,大正藏卷四五,页一五四下。   [118] 不真空论,大正藏卷四五,页一五二上。   [119] 般若无知论,大...

    刘贵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22544308.html
  • 格義佛教思想之史的開展(2)

    (大正五○˙三六○˙上)。   [116] 參看木村英一氏編『慧遠研究』--研究篇(東京、一九六二)所收該文,三九八--四○一頁。   [117] 同上(註 114)。   [118] 『出三藏記集』...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24044345.html
  • 禅与诗画

    ,也许仅相当于佛果所说“情尽见除到净裸裸赤洒洒处,豁然契证”的“入理之门”(注116);也许仅相当于大慧在天宁听到“薰风自南来,殿阁生微凉”时,忽然前后际断,动相不生的田地(注117);也许仅相当于钦...

    邢光祖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31244416.html
  • 从历史与文化背景看佛教戒律在华消沉的原因

      (53) 参注五一。  (54) “道僧格”如今已佚, 日本道端良秀博士据各种  史料辑出并整理而复原了二十七条,见所著《唐  代佛教史?研究》(法藏馆出版, 京都,一九五  六)页 116 ~ ...

    曹仕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32844452.html
  • 论前后期佛教对解脱境的看法

    即曾说到:“余经复说谛有二种, 一世俗谛,二胜义谛”(注 1 )。────────────   ( 注1 )阿毗达磨俱舍论卷 22;大正藏 29,p.116(中)。   ...乃至“其人今者虽复出家,不修禅定、不断烦恼”( 注116 )。 这无非是说,弥勒为了广度众生,甘愿“留惑润生”,身处生死轮回之中,这种注重现世(生死轮回)...

    杨惠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34144483.html
  • 突厥佛教杂考

    马背上的文化》,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87页,等。  [17] [宋]李昉《太平广记》卷116引《广古今五行记》,《笔记小说大观》(二),南京: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年,第253页...

    杨富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44744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