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691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中国佛教之重建(2)

    以饮水者必思其源,显业者必培其本,故开  116  物以孝为先,成务以忠为首。世出世谛,体用悉同,我中华立国久大,用乎世界,合四万万众为一人,至深且大。其在边疆各地,自藏及满,二万余里之国境,数大部之...

    东初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50044680.html
  • 東初老人簡譜(2)

    多年不见的隆根法师。以为大陆撤退后,佛教的精华在星马;而南洋各地与中国佛教的关系,主要为印尼,次为星加坡、马来西亚。[116]  11月4日,往印尼访问。在印尼逗留时间较长,受到华侨热烈欢迎;除作四场(...长老著〈印度朝圣纪要〉。   [115] 《永怀集》星云法师〈东初老人对佛教的贡献〉。   [116] 《佛教文化》no.14,〈星马佛教与中国文化〉。   [117] 《佛教文化》no.14, 长老著...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51444711.html
  • 法藏之心识观的特色

    27)在五教中,心之作用各别,但在圆教里之“一心”则可总括各种作用而不相妨碍。在圆教之领域,心之性质似仅能如前引《妄────(注25)《探玄记》卷1,《大正藏》卷35,页116上。(注26) 参阅注(...)《大正藏》卷45,页485中。另参阅注所引文。(注53)《探玄记》卷1,《大正藏》卷35,页116上。法藏在“以义分 教”中对圆教教义之说明。 ...

    邓克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93445394.html
  • 《大般涅槃经》的佛性论(3)

    若天、若魔、若梵、若人, 说言如 来去来现在有烦恼,无有是处。( 注 116)    依上引句,“本有”的是指众生本有无量烦恼,因此, “今无...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00145466.html
  • 从“法性即无明”到“性恶”

    没,恒不失故  。’ ( 引见前书,卷 46,页 297,上。)  116 页  也应生起一切法, 不可以只说“法性 ( 心 ) ”乃一切法的  依持而生起一切法来。 ( 注 12)    而在第 (...无明”、“无明即法性”这种  “体同 ”的观点来看,或是从“十界互具”、“佛界即魔界”  的观点来看,都可以得到  ──────────────  ( 注 45) 引见前书,卷 46,页 116,中。...

    杨惠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00245467.html
  • 中国宗教与史的起源

    动物纹样的意义,参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页  363-365。白川静著、加地伸行.范月娇译,《中国古代文化》  , (台北,文津出版社,1983),页116-121。  (注21)郭沬若,《卜辞通纂...

    蒋义斌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00645476.html
  • 汉译本“中论”初探(2)

    p. 116  也颇不乏人。印度奥义书(Upanisads)哲学的基本思想“梵我一如”说,也是这种自性见的一型。婆罗门教哲学主张歌咏四吠陀(Vedas)的声音是有自性的、常住的,也是自性见的一例。其他如“时外道”、“方外道”、“顺世外道”等也是印度持自性见的哲学流派。至于西洋哲学中持有自性见之本体观的哲学家更多,唯心论者、唯物论者都是其中之一类。柏拉图(Plato 427-347 B.C.)的“...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00945482.html
  • 民國以來的漢藏佛教關係(1912-1949)

    成立﹐不論就佛教﹑就國家而言﹐都有重大的意義116。不過 筆者認為這種想法有過份膨脹自我的嫌疑﹐為了證明筆者的想法﹐以下引述一位 學僧的自白來驗證。 一位名叫續明的出家眾坦言其入康求學的志趣117...民32年5月1日﹐p. 3。 116 法舫﹐﹐《海潮音》13﹕12﹐民21年12 月15日﹐p.2。 117 續明,《海潮音》26:8﹑9,民34年9月1日﹐ p.12。 118 ...

    梅靜軒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05345586.html
  • 大乘二十二问(2)

    (注116) 原卷作“莹莹”,缺“磨”字。 (注117) 原卷缺“磨”字。 (注118) 原卷作“饰”...question: No.22. 116页 The present version was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05745592.html
  • 《现观庄严论》初探(2)

    注 94) 见(注1) 引书,P.116。另见《宗喀巴师徒三人全集》(rJe yabsrasgsums gyigsung-'bum; Laxmi Nagar, Delhi 1982), V.24,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3145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