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教五十年來發展史回顧與展望,歷史月刊,92期,頁90-95,1995。
22 李嘉嵩,日本治臺─宗教政策,瀛光,頁128,1963。
23 同註21,頁52。
24 李添春,臺灣省通治稿,卷2,...研究所集刊,頁19-52,1996。
30 藍吉富,臺灣佛教發展的回顧與前景,當代11期,頁47-54,1987。
31 同註19,頁321-325。
32 同註30。
33 王順民,宗教福利...
許勝雄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05345587.html
-
城东,废长干寺内。昔西晋僧慧达感光,掘之一丈得三石匣,中有金函盛三舍利并发爪,其发引可三尺,放则螺旋。”T52, p0201c。另有《佛祖统纪》 卷三十七;T49,p0351a。《集神州三宝感通录》 卷一;T52,p0405c。明文皆有记载。 [vi] 见《二十四史》《梁》列传第四十八 诸夷。另外见《法音》2003年第01期载:桑吉《中泰两国的佛教文化交流》一文所引。 [vii] 见《...
理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21446862.html
-
般若波罗蜜,名相应。通彻般若波罗蜜,是名为入。……以禅定心共行名为修。得是般若波罗蜜道不失是名住”。 [13] 《大智度论》卷52?大正25,p.429c。 [14] 《大智度论》卷34?大正25....363c。 [51] 《大般若经》卷6?大正8,p.261a;卷17,346b;卷23,p.389a。 [52] 《大智度论》卷59?大正25,p.480b。 [53] 《大智度论》卷43?大...
释安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30946996.html
-
也;语息则默,默非对语者也。然则天地虽大,富有万物,雷动风行,?#092;化万变,寂然至无,是其本矣。故动息地中,乃天地之心见也。若其以有为心,则异类未获具存矣。 [注52] “动息则静”,但“静...1985:1071)。 [注49]荻原云来(1985:648)。 [注50]《佛光大辞典》(1998:2461)。 [注51]Eitel(1992:12)。 [注52]参见Fung(1953,...
巴特戴森 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3347500.html
-
交河故城大佛寺保护调查报告 作者:敦煌研究院
1 前言 1.1 概况 大佛寺位于交河故城中央大道的北端,在中央大塔后侧略偏西,是交河故城遗址中现存52个佛教遗址中最大的佛寺。寺门向...剁泥7层,高达6.0m。 3 价值评估 据1994年调查报告,交河故城共有大型佛教建筑遗址有52处,面积约2.6万m2,占交河故城总建筑面积的12%,而大佛寺建筑宏伟,主殿高大,房屋较多,是交河...
敦煌研究院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95650701.html
-
、相识等数派[12]和掺杂无二派各别进行了破斥。 在破假相唯识师的时候,《本论》先以第52颂简述其宗见,复以第53颂概括破斥。其后,又以第54至60颂,分别从认识论的安立角度,详细破斥该宗所承许的实...53页;北京版的“分辨二谛部”,Sa函,第48页;奈塘版的“经部”,Sa函,第44页;卓尼版的“中观部”,Sa函,第52页。 [9]以下科判依拙译丙二,正文以后者为准。 [10]有译作“离一异因”...
罗劲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35452455.html
-
类似的情况在佛陀时代也曾有过,禅宗并没有违背佛法的基本精神,所以不应因此而把禅宗当作梵我合一的外道 [52];就禅的修证经验来说,禅宗祖师们的体验都是‘涅槃的经验’,即‘能所泯灭、主客对立瓦解,’这样... 参见上文所引印顺关于禅宗的评价,‘现代禅网站’《现代禅论文》页。
[52] 参见《我有明珠一颗》第一章,‘现代禅网站’《现代禅丛书全文》页。
[53] 参见《昔日曾为梅花醉不归》第二篇,‘...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12453222.html
-
] 《妙法莲华经》卷一《方便品》,《大正藏》第52卷第8页上。 [5] 王重民等编《敦煌变文集》下册第475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 [6] 《印度的发现》第154—155页。 [7] 中村元《东方民族的思维方法》第23页。 [8] 《孝经注疏》卷三,《十三经注疏》下册第2550页。 [9] 《弘明集》卷一三,《大正藏》第52卷第88頁上。 [10] 《大智度论》卷二七《释初品...
孙昌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4541355452.html
-
的”[51]。这在佛教戒律创设之始就形成了,所谓“昔甘露初开,经法是先,因是结戒,律教方盛”[52]。说得更具体一些就是“如来往昔,善应物机;或随人随根,随时随国;或此处应开,余方则制;或此人应制,余...51] 《印度教与佛教史纲》第一卷第三篇,第259页。 [52] 《出三藏记集》卷三《新集律来汉地四部记录第七》。 [53] 《高僧传》卷十一《明律传论》。 [54] 参见佛陀什共竺道生等译《...
严耀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63756435.html
-
约:《神不灭论》,《广弘明集》卷22著录,见《大正藏》第 52卷,第253页。 (16)[清]沈德潜:《说诗晬语》卷上,见王夫之等撰《清诗话》, 上海古籍出版社1963年版,第532页。 (17)...,不容阶级,积学无限,何为自绝。今去释氏之渐悟而取其能至,去孔氏之殆庶而取其一极。一极异渐悟,能至非殆庶,故理之所去,虽合各取,然其离孔释矣。”(《大正藏》卷52,第225页)此处“新论道士”即道生。...
尹邦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590858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