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983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泰山:经石峪摩崖刻经

    7 第16行 从“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始,到“如来悉知悉见是”止 52 47 5 第17行 从“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始,到“若心取相即为著我人”止 52 47 5 第18行 从“众生寿著若取法者”始,到“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止 53 46 7 ...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8/22222989656.html
  • 梵像卷释迦佛会、罗汉及袓师像之研究

    52 is Li Hsien-che passing on the Law and his sānghātī to the monk Ch'un-t'o. On page 53 is Ch'un-t'...costumes on pages 51 and 52 in The Long Roll of Buddhist Images The History of T'ang Dynasty mentions ...

    李玉珉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10/01/17571296927.html
  • 吐火罗与回鹘文化

    gour 1。原写本分为3叶,共存文字119行。其中67行为阿烂弥王本生故事本文,其余52行为题记。该本生故事不见于汉文、梵文与藏文《大藏经》。从译文看,其中大量采用了吐火罗语词汇,如: 人名S&...回鹘语和龟兹语双语对照的摩尼教赞美诗。[52] 4. U 102(T III D 259, 23, T III D 259, 26),小残片2块,面积分别为6. 3×5. 9cm、7. 3×6cm,...

    杨富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10/01/22051497089.html
  • 台湾学术界对印顺法师《人间佛教》思想之研究

    成佛也’片言,有将佛法割离有情界,孤取人间为本之趋向,则落人本之狭隘。”(太虚A,51-52页)  本身极力提倡“人生佛教”或“人间佛教”的太虚,批评印顺的“世间”看法有“落人本之狭隘”,除了佛法上的...佛法恰须被弃于人间矣。”(太虚A,52页)  印顺后来自述他的“人间佛教”与太虚“人生佛教”不同的原因,其中说到了太虚之所以提倡“人生佛教”,一是“对治的”,以纠正一向重视死后(往生极乐世界)与鬼神的...

    默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42339602.html
  • “六家七宗”新论

    卷,第95页。   [⑩] 刘宋宗炳《明佛论》,《弘明集》卷2,《大正藏》第52卷,第10页中。   [11] 《神明成佛义记》,见《弘明集》卷9,《大正藏》第52卷,第54页。   [12] ...

    杨维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62741233.html
  • 《法华经》佛塔信仰初 探

    页中,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  [6]印顺《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52页,正闻出版社,台北,1989年。  [7]《四分律》卷52,《大正藏》卷22,958页中;《五分律》卷26,《大正藏...

    妙 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64141982.html
  • 论宋代中央和地方僧官体系及其特征

    每年承天节前具所管僧道及寺观、分析为僧道正已来年月、岁数、名行、有无过犯,开坐以闻。”(52)一般情况下,僧正缺额由副僧正递迁,“诸州僧道正缺,副正递迁,如无或不应迁即以次选有行业、无私罪、众所推服...(8)(13)《佛祖统纪》卷48、卷43。  (9)《宋高僧传》卷7《大宋东京天清寺傅章传》。  (12)(30)(31)(50)(52)、(20)、(23)(24)(27)、(28)(33)(36)...

    游彪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03642227.html
  • 唐代释家经疏中的三国故事

    亦云“死诸葛走生仲达”。其孔明有智量,时人号为卧龙,甚得刘氏敬重。(注:朱一玄、刘毓忱《三国演义资料汇编》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52-53页。)  这里,大觉的注释中只有刘备说的“寡人得...行路,传之于众口。”(注:朱一玄、刘毓忱《三国演义资料汇编》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52页。)这里便指出了民间把已死去的诸葛亮当作活人来看待的故事流传之广泛,并谓这种传说与史实相去甚远。...

    李小荣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13342292.html
  • 论师的佛陀观(四)

    的(大正27.955中)。西方健驮罗国诸师主张:佛最后入第四静虑,出定后,才入涅槃[注52],然依据论者的解说,有部和西方健驮罗国诸师,并无有显著不同[注53],都认为世尊是出定后才入灭的。  然有部...斯论。此中“不动寂静定”者,谓有欲界无覆无记心相应定;似第四静虑,故名不动寂静。佛依此而涅槃。(大正27.955中)  注52:西方健驮罗国诸师作如是说:“如说世尊入第四静虑而般涅槃,世间眼灭。”此为...

    释悟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33444469.html
  • 试论佛教音乐及其东传

    宋京师祇洹寺求那跋摩随商人竺难提舶而至广州[52]。特别是齐建康正观寺求那毘地,为人弘厚,“故万里归集,南海商人咸宗事之”[53]。他利用商人供奉而营造寺宇,既为商人的宗教活动...] 《佛藏要籍选刊》第14册,页300,上海古籍,1994。   [50]同上,页289。   [51]慧皎《高僧传》,页69,中华书局,1992。   [52]同上,页107。   [53]...

    李小荣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40344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