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净心眼看”等等。同时,无可置疑地,“看心”也是惠能所致力批判的禅法(详前文)。
有关道信的“看心”禅法,《楞伽师资记》还列举了知心体、知心用、常觉不停、常观身空寂、以及守一不移等五事 (62...“不”字, 中华民国二十年刊本(详见注 52 )中, 作“分”。 参见《大正藏》卷85,页 1289,注 8。 61 引见《大正藏》卷 85,页 1289,上。 62 参见前书,页 ...
杨惠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41647156.html
-
相辅相成,就像《疏钞 》所说的“儒资戒律,道助禅那”。[注62]而且当感觉到儒 、道教义有所不圆满时,他也认为这是后人不能全盘了解圣人 言说之意旨所造成的问题:则知三教皆...届佛研所联合论文发表会,台北:法光佛研所,民 国86年9月。 注61:见《大正藏》卷45,页708上。 注62:见《卍续藏》册14,页353d。 注...
黄国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50347264.html
-
其相應與否,名之為察。或自除疑,或除他疑,但當學 習此法,不得隨逐世間卜筮法也。〔註62〕 在此,他區分《占察善惡業報經》的卜筮是依據地藏菩薩所指...9。 註62:釋蕅益:《占察善惡業報經玄義》,收在《蕅益大師全 集.4》,頁2a。 註63:釋蕅益:《占察善惡業報經玄義》,收在《蕅益大師全 ...
釋見曄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50447266.html
-
也。”(注61) 此段伊川语:“只为不记,故有许多。”此语与肇论论般若无知云:“圣心无知,故无所不知(注62)”其语气颇相近。不过换“知”字为“记”字而已。 明道……每言曰:“杨(龟山)最会得容易... 61) 同(注59)。 (注 62) 肇论卷三般若无知论第三。(大正藏四五册一五○页) (注 63) 同(注59)。 (注 64) 同(注50)第三二祖弘忍大师。 (注 65) 同(注59)...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55347395.html
-
、聲聞、緣覺信佛語得知此法。」(註61)這些都是經過反省、批判後之成熟思想。如《法華經》之「究竟唯佛與佛乃能究竟諸法實相」(註62)也是例證之一。 《大方廣無想經》有三個名字﹕「一名大雲、二名大般...二二二,中。 (註 60) 同(註52),大正,十二,二二二,下,中。 (註 61) 《無上依經》,大正,十六,四七。 (註 62) 《妙法蓮華經》卷一,大正,九,五,下。 (註 63) 《大方...
李志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2347472.html
-
Sutta-nipata)新译本。62 整体而言,要改善此种情况,就必须采取一些行动,使从事巴利语——或者更恰当的说,中古印度雅利安语——研究的语言学者人数能够增加。目前我们所拥有的巴利原典,数量并不比...4-5行: an d改为 andp. 188第3, 4行: feeling 改为 feelings 注62第2行: vadan(na( 改为vedan(na(p. 189 注64第...
蔡奇林 翻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3847511.html
-
具道眼有可尊之德"61,注重发挥个人的自觉自知自省特质,"惟平惟允,使自悔艾。"62在实际的管理运作上既有方丈的统筹管理,又有"十务寮舍"首领之"各司其局",维那之纪律监察和寺院僧众的民主决议,从而...文化出版社1978年第284-285页、第287页、第282页。 9.《法苑珠林》卷62《祭祠篇·献佛部》,《大正藏》卷53第749页。 10.《资治通鉴》卷211《唐纪二十七·玄宗开元二年》。 ...
王永会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90447747.html
-
上座部是阿育王时代最初分裂的二部。[62] 《异部宗轮论》是世友菩萨(Bodhisattva Vasumitra)撰写,玄奘翻译的一部有关佛教部派发展史的著作。在此《论》中,世友不仅提到佛教部派分裂始... [62] 见上提到的中译三部论著所载的部派分裂史。 [63] 世友菩萨造,三藏法师玄奘译,《异部宗轮论》,《大正》卷49,页15-17。 [64] 有关迦尼色迦王的佛教结集活动,见...
古正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94247848.html
-
深深看觑,则彼妄想自然扫踪绝迹矣。此是初心下手做工夫的诀。”[62]又如曹洞宗师无明慧经(1548~1618),本人因参话头而开悟,[63]亦以话头禅示参学之士云:“参学之士,道眼未明,但当 ----...22,页183下。 [62]《憨山大师全集》卷3,《嘉》册22,页413中。 页194 看个话头”。[64]其嗣法门人无异元来(1575~1630)亦以参话头示初心做工夫者,其警语云:“做工夫举起...
释见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95847885.html
-
分,离此诸识所变之能、所取,则无任何实我实法,故说一切皆唯识。 又,《转识论》释《唯识三十论颂》之“是一切法种子识,如此如此造作回转……”,云(大正31·62b): “谓是一切种子识者,是阿梨耶识...五《述求品》(大正31·614c):“由知二无我,为方便故,菩萨于三有中,分别人法皆无有体,是故无我;如是知已,亦非一向都无有体,取一切诸法真实唯识故。” 又,《转识论》亦载(大正31·62b): ...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12148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