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5451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南诏大理佛教雕刻初探

    (注24) 在大理国和后理国的二十二个国主中, 禅位出家者 就达九人之多。(注25)同时, 后理国时, 高氏世为相国 , 亦以倡导佛法为务。段正淳( 1096 –...《南诏野史》, 上卷, 页22–24。 注二二: 《南诏野史》, 上卷, 页30。 注二三: 《南诏野史》, 上卷, 页31。 注二四: 《南诏...

    李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20646844.html
  • 钱谦益的佛教生涯与理念(2)

    集》卷 54, 页 629 下 )、王兆吉 (〈王 兆吉六十序〉,《有学集》卷 24,页239上)、王 季和(〈王季和墓志铭〉,《初学集》卷55,页635下) 等皆是“外修儒行,内閟空宗”之学者。(注...

    连瑞枝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22146880.html
  • 三法中的「所知」與「所識」之研究(1)

    45頁 有如下的說明:(24) 「問:如是五事,幾色、幾心、幾心所有,幾心不相應行 ,幾無為,答:相通五種;名唯心不相應行;分...

    葉阿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22346885.html
  • 蘊處界三概念之分析研究

    113頁 印度大乘佛教時期,瑜伽行派的唯識法相學,在六識之上加 「第七識」(末那識)、(23)「第八識」(阿賴耶識),(24)而中國 ...

    張瑞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22546887.html
  • 晋王杨广和天台智者大师

    官吏“以烦鄙之辞”凌辱南人,把他们看成是不识礼义的野蛮人,至“士民嗟怨”[24]。因措置不当,“适足滋扰”[25],终于激起南人反叛。  开皇十年(公元590年)十一月,即陈亡后不足两年,一场反隋叛乱在...卷一七七隋文帝开皇十年十一月。  [13] [24] 《北史》卷六三《苏威传》。  [14] 《颜氏家训》卷二《风操第六》。  [15] 陆法言:《全唐文》卷二七《切韵序》。  [16] 《长安志》卷...

    袁刚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24046928.html
  • 百年佛学研究

    论科句、披寻记汇编》共一百卷,是韩清净一生的呕心呖血之作。现在已经正式出版。24 僧伽界的成果除了太虚法师等人对唯识学的阐述之外,最重要的就算得上法尊法师将藏文本的唯识典籍译出于汉文。五十年代...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24446937.html
  • 教化修行责任

    信心,可以把事故降低到最小;消防人员的情义,可以使伤害得到了抚慰。   24、我们要做桥梁,沟通人际的情谊;我们要做道路,促进社会的繁荣;我们要做舟船,利济民众的交流;我们要做车乘,代替大家的脚步。  ...

    星云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30246974.html
  • “缘起”与“缘所生法相”

    是从熏习而有,则有漏众生从来没有生起出世无漏心,当然也就没有无漏种子,那又怎能修行而生起无漏心呢![24]  无漏新熏说,与《瑜伽论》的“本地分”不合,但却合于“摄决择分”,如《瑜伽论》(T30, ...法,亦名缘已生法。若无明生行,不决定不安住而杂乱者,名缘已生法,非缘起法。乃至生除老死应知亦尔。”《大毗婆沙论》 (T27, , p. 118, b20~24)  [15] “尊者世友作如是说:若法是...

    释惠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30746994.html
  • 原始佛教、根本佛教、初期与最初期佛教

    资料论》中对“根本佛教”作了界定,根本佛教的时期是自佛陀成道之西元前431年,到佛陀直接弟子平均存活之西元前350年(后来又说是356年24)。至于“根本”一词,宇井伯寿认为有“最古”和“源泉”二种意义...原云来文集》,页180-187。23 姊崎正治《根本佛教》,博文馆,1910。后收于《姊崎正治著作集》第8卷,国书刊行会,1982。24 见宇井伯寿《佛教泛论》下卷,页511,岩波书店,1948。25...

    王开府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32347035.html
  • 善生经的伦理思想──兼论儒佛伦理思想之异同

    未至奢,当撰择前人,欺诳抵突者,宁乞未举与。24  积财从小起,如蜂集众花,财宝日滋息,至终无损耗。  一食知止足,二修业勿怠,三当先储积,以拟于空乏,  四耕田商贾,泽地而置牧,五当起塔庙,六立僧...“止非”的第四项:“示人天路。”但此“天”或本作“大”。其他经典如《杂阿含.1299经》中,佛陀也说种种“生天路”之法。(T2.357b, c)  24 以上四句:“出财未至奢,当撰择前人,欺诳抵突者...

    王开府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32347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