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5349篇,用时135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天台主要景区介绍

    面积3437平方米,全殿堂院落均用回廊、檐廊、空廊、过厅相联系,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中轴线以照壁、天王殿、大雄宝殿、方丈楼为主要建筑。天王殿面阔五间,单檐歇山式。大雄宝殿面阔五间,通面阔22米,四周以...龙浴桶”的深孔;第三折为龙潭瀑的中心地段,瀑高25米,水流下泻处为龙潭,枯水期时分成两部分,外潭深1米,长23米,宽4米,里潭略呈圆形,直径约22米,丰水期时合为一潭,总长60多米,水深可达五米,最宽处...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120954987.html
  • 净土教的现代价值略探(1)

    影响和教化作用的部分。[22]以佛教道德为基础的因果报应、生死轮回的教法,对一切人机会均等无差,在意识上对社会各阶层具有同等的道德约束力,[23]具有善世性和普适性。[24]作为佛教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净土...

    正澄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131355066.html
  • 憨山老学之思考方式与世间特质

    无碍境界的理想人物(注21)。   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要求将无碍的心识观行、直接实践在生活当中的临济禅性格,在憨山的老学的思维模式当中,已被巧妙地应用为一种沟通禅道二家的作用层涵义(注22);就...(注22) 牟宗三先生认为道家只有“如何”(HOW)的问题,没有“是什么(WHAT)的问题。因此主张道家只具于主观型态的心境作用,故以“作用层”名之(语见牟著《中国哲学十九讲》第七讲“道之作用的表象”...

    陈松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131755071.html
  • 《楞严经》解脱道之研究

    结构之说明 22  第二章 解脱道之辨析 25  第一节 “解脱”辞义辨析 25  第二节 大小乘经典之解脱道 32  一、 《阿含经》 32  二、 《华严经》 45  三、 《法华经》 49  四、...

    李英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134755106.html
  • 唐代房山石经刻造概况

    22]。在开元初年所刻的石经,有先天二年(713)幽州总管梁践惁刻的“心经”[附注23]和开元十一年(723)他刻的“佛说恒水流树经”、“佛说摩达国王经”[附注24]。在“心经”的碑上镌有弥勒像,碑下...22)见“现代佛学”1958年1月号“大唐云居寺石经堂碑”。  (23)“心经”碑首有“梁践惁并阳氏合家供养”题记,下部铭文残缺。铭文大意是“诰幽州持节经略镇守大使,……(为)考妣敬造石碣一条,上镌弥勒...

    林元白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135055108.html
  • 元、明、清三代的雕塑艺术(1)

    。更如36号龛雕出的立菩萨,10号和12号龛雕出的立佛以及22号、60号、63号龛的坐菩萨,有的继承了传统的样式,有的则是喇嘛教的梵式像。特别是那些坐式像的“菩萨”(实际各有专名),多少反映了蒙古族...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144855169.html
  • 王恩洋先生与禅宗

    册146,P22下)神会在《南宗定是非论》中说:“夫学道者须顿见佛性,渐修因缘,不离是生而得解脱。譬如其母,顿生其子,与乳渐养育,其子智慧,自然渐渐增长。”但六祖慧能说:“见性成佛道”,“若开悟顿教,...

    王赐川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153955230.html
  • 响堂山石窟北朝刻经杂谈

    石窟(鼓山石窟)现有编号窟龛22座,南响堂山石窟(滏山石窟)现有编号窟龛9座(处)。石窟始凿于东魏末年,主体工程完成于北齐时期,其后隋、唐、宋、元、明、清及至民国均有不同规模的雕饰和粉修。 刻经概况 ...

    赵立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155955248.html
  • 佛教入华初期传布地理考

    更从咨问。受此偈等,重得十三品,并校往故,有所增定,第其品目,合为一部三十九篇,大凡偈七百五十二章,庶有补益,其广闻焉。   是法句经短期内即经二译,始终其事,并作序者,或谓即是支谦(注22),然难有...  (注20)见佛教史页九十一。  (注21)见佛教史页六十。  (注22)汤氏佛教史页九六力主此说,并以贞元录三谦撰法句经序之说证之。  (注23)高僧传谓康僧会于赤乌十年达建业,而广弘明集引吴书作...

    何启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160155251.html
  • “佛说四念处经”与南传佛教

    Satipatthāna Sutta Edited by Ryhs Davids(Dīgha-Nikāya Vo1. II, No.22)-P. T. S.   (二)英文译本   (甲)...

    高永霄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170055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