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5531篇,用时13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诗悟与禅悟——论禅宗思维方式对中国传统诗学美学的影响

    .跨进21世纪的门槛——访叶郎教授[J].哲学动态,2002(10):11-15.  [7]宗白华.宗白华全集(第2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  禅宗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宗教,它...要有形而上的东西。要蕴含着人生感、历史感、宇宙感。‘意境’概念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思想家、艺术家的形而上学的追求。这是中国艺术和美学的一个特点。”[6]15  (三)禅宗思维方式也影响...

    刘艳芬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04256248.html
  • 中国宗教改革论纲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59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0、在本文中,我将宗教礼仪活动归入“制度”范畴。  11、一个重要的迹象,是20世纪以来中国人宗法观念的淡化,表现在巳婚妇女普遍...有独创思想的学者。  13、祭黄活动是政府为其他目的而组织的。  14、陈抟答宋丞相宋琪语,见《宋吏·隐逸传》  15、《章太炎全集》第四册,417页。  16、参见任继愈主编《中国道教史》第十一章,...

    何光沪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04456249.html
  • 生活中的七觉支

    触灭,后明触觉起。”大正2,1115~19  [11] 大正1,12上20~23  [12] 大正1,49中14~16  [13] 大正8,752下24~25  [14] 大正8,749上6~...正2,192上26~27;上28~29;中15~17  [44] 《杂阿含715经》大正2,192上29~193上6  [45] 大正1,488中28~下11  [46] 大正2,175上7~8 ...

    杨郁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50756394.html
  • 印顺法师与王恩洋先生

    [10]  (1923)年来以欧阳竟无《唯识抉择谈》之议及《起信论》(王恩洋作《大乘起信料简》以助之);而梁启超又作《大乘起信论考证》。《起信论》非马鸣作,非真谛译,殆成学界定论。[11]  其后...尊严),大师同情其佛徒之高尚超越性,惟嫌其过于消极(文)。[15]  抗战期间,我与苦读《瑜伽》、《阿含》的雪松法师,共住汉藏教理院数年。雪松是蕙庭的法子,蕙庭是守老的法子。但蕙庭曾与内院有关系,雪松又...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80856503.html
  • 觉悟与救恩佛教与基督宗教的交谈

    基督徒而言, 人除非在绝对的他者之中达至终极的完美, 否则人的存在的焦虑是会与时俱增的,正如同圣奥古斯丁所说的:“我们的心灵除非安息在您的怀中, 不会感到平安。 ” (注11) 换言之,除非人在天主的...心灵之呈现与存在…见其超越在上,而又不离人我。 …而由此以透视其‘无一切天地万物与人及我之一切存在上德性上之任何限制、 任何封闭’。” (注15) 人和天主的动态关系, 使得人不会封闭在自我的主体性...

    沈清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82356520.html
  • 宋代台、禅二宗法统说之争

    应运出世,广演教法,多事著述,故在北宋之初,天台宗呈蔚然中兴之势。诚如志磐所云:   “四明法智,以上圣之才,当中兴之运,东征西伐,再清教海,功业之盛,可得而思。”[11]   2、宋代禅宗的兴盛  ...全体即是性恶法门故,不须断除及翻转也。诸家不明性恶,遂须翻恶为善,断恶证善故。极顿者,仍云本无恶,元是善。既不能全恶是恶故,皆即义不成故。”[15]   慧可乃是得到达摩印可的弟子,被后世禅宗奉为东土二...

    宋道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91956582.html
  • 般若禅转识

    之平衡   ,若能明析唯识善导之方,则心澄意净,心体本然寂静。明净的心境,理智清朗,“智为善   断”,此乃今之教育良策,善导思想之“觉之教育”引端。   “无相论”谓“转识”(注11)有二种:“一转...思惑”,能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五蕴空,即“识”蕴空。是转依境,已不依识而依智,智照现前,以智为前五识(注15)之善导;   凡所作所思,都源于明净清晰一心(一心是净心)所活用。当然这说明...

    晓云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92256586.html
  • 解读 鸠摩罗什传 兼谈中国早期的佛教文化与史学(上)

    为了使对佛教经义概念的阐释能从“格义”和玄学的影响下独立出来。[11]《成实论》也被许多南北朝的僧人视为大乘的阿毘昙。[12] 就像禅法和戒律一样,这种知识在当时成为寺院成员宗教身份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的有关鸠摩罗什的传记总共有三篇。其中两篇出自佛教僧侣史家之手。一是由僧祐(445-518)所撰,收入其所编的《出三藏记集》, 二是由慧皎(497-554)所撰,收入其《高僧传》。[15]第三篇是唐代...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93756604.html
  • 平常人法语集

    识道。   11、众生之心地本来清净,因误认六尘实有,故误以为被尘“染”,而六尘既是幻,故亦非实有“染”,称为“幻染”;又众生幻染而欲使之清净,故又成为“幻净”,然其心地始终无染无净,一切“染、净”皆为...众生与佛同俱此心,不增不减,无净无染。若依本心而言,众生与佛平等无异,唯觉与迷之别,觉仅觉本心,迷亦仅迷本心!   15、达法性即妄念者,即知诸法空相,本无法故。因妄想而生诸法,故不以幻还修于幻,是名真...

    吴耀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01856650.html
  • 试由唯识种子浅谈念佛法门自他二力的原理

     有漏净及无漏清净的现行熏习就可使无漏本有种子增长起来,唯有经常地受到这样的熏习,才可发出现行的果法来。在现行果法没有生起以前,虽然受到熏习,只是熏增而已。[11]  依此“无漏种子本有说”来理解...之相?”佛告文殊师利菩萨曰:“善男子,夫如来者非心意识生起所显,然诸如来有无加行心法生起,当知此事犹如变化。”[15]  如来法身心的生起之相是怎样的?佛答:佛心是无分别的,清净的,他的生起非由...

    广临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05356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