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11]〕对于同守正道的人,该说的话要实时告知,否则对义人不义,你可能害他作出错误的决策,而对于小人,有些话是不该说的,你因为谄媚或自保而说了,造成社会的伤害或民众的受害,...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15]〕当然在追求社会实践的同时,君子的气节仍要遵守,无论如何不可以认同妥协于无道之君,不可与恶人合作。如其言:「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20056767.html
-
元真子张志和,会稽人,守真养气,卧雪不冷,入水不濡。」 11、曲躬 适坐饭顷,寻时诸树曲躬作礼。(815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 曲躬《汉语大辞典》(5、p568):折腰。形容恭顺。汉王符《...真实也。《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臣前颇谓道路之言,疑不审实」(3、p604) 这是汉代以后通行的词汇。 15、质疑 吾闻无数世乃有一佛耳,今诣质疑,而不以闻吾之所疑,唯佛而释 。(005...
竺家宁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41456918.html
-
和尚至,上堂。净瓶里澡洗,古梼下修身,彼此寸长尺短,何妨忝为切邻。相见又无事,不来还忆君。杜鹃啼断月如昼,不似寻常空过春。”11 也是将二人相提并论的。 二、嵩头陀 楼颖〈《善慧大士录》序〉所言“...言“天竺僧嵩头陀”13;《祖庭事苑》卷三、《隆兴佛教编年通论〉卷八14、《佛祖历代通载》卷九15、《释氏稽古略》卷二16,并称“西域僧嵩头陀”或“西域沙门嵩头陀”;《佛祖统纪》卷二二17、〈释门正统》...
张勇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52656995.html
-
、盈满、洁净、芳香,而且还可以喝,味如甘露。’——《无量寿经》。 11、宝池玉沙,多彩多姿 ‘黄金的水池,池底铺了白银沙,白银的水池,池底铺了黄金沙,水晶池底铺了琉璃沙,琉璃池底铺了水晶沙,珊瑚...—《称赞净土佛摄受经》和《大宝积经》的《无量寿如来会》。 15、浴毕坐莲,心智增长 ‘既然沐浴完毕后,或各坐于莲花之上。……洗后进益,有的在地上讲经、有的在诵经、自(已练习)说经、授经、听经、念经...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61757050.html
-
智慧。只要师父交代,就没有详细考虑的余地,马上着手设计。何况相信建佛寺是振兴佛法的要事,龙天护法不11是会依古来的传说护佑佛门吗?加上许多古寺﹙悬空寺﹚不是都盖在悬崖峭壁上吗?于是佛寺都是这样不必考虑...信徒已逐渐减少到寺庙去礼佛,因为大家手头都有点拮据了,很怕再听到师父们只强调「财施」的说法。15○传统宗教错误的因果报应的「宿命观」障碍了关怀的付出。正智佛法的沦落,一切都似是而非。中国佛教虽然自夸是大...
王武烈建筑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62857061.html
-
所居之世界。 [11]三障即:业障、报障、烦恼障三者。 [12]《大正》卷12页341中。 [13]《大正》卷12页272中。 [14]《大正》卷12页268上。 [15]《大正》卷26页...是真法利的前提,但契机的条件却更是世尊设教时不可不考虑的重要因素,毕竟法门广大以能应众生之机者为修行得力之先。尤其三界[10] 内的众生,大部份为三障[11] 烦恼所蔽,欲修行出离谈何容易?因此佛在《...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62957062.html
-
喜,他们无需带什么礼品,只要人来到,主人就很高兴了。 快到11:30了,大佛爷和其他僧侣都还未到来,主人有些着急了,赶紧请波章康朗索到曼春满佛寺去看个究竟。不一会康朗索从佛寺打来电话告诉主人说:“大...告诉寨神,征得寨神的同意,寨门要搬迁了。第二道程序则是由村子里的波章主持,波章岩温安排,从景真佛寺请来了4位大佛爷。旧寨门与要新建起的寨门距离很近,不过15米,人们事先在这里用“打寮哈秀”(草绳)圈了...
龚 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74857135.html
-
不生不灭,如是解者,是为入不二法门。[11] 宝印手菩萨言:乐涅槃不乐世间为二。若不乐涅槃不厌世间,则无有二。所以者何?若有缚则有解,若本无缚,其谁求解?无缚无解,则无乐厌,是为入不二法门。[12] ...能通达,于此明了心性,故汉月特别强调于参“话头”之事上著力。[15] 又所有法门不出一心,妄心歇则万法俱悉,一法透则万法了。汉月基于禅宗“明心见性”之大前题,[16] 故而特别论说“参禅”之意义及其...
释见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94157260.html
-
之意。 真可个性刚烈,教人修行的方法都相当的威猛,参禅如是,念佛如是,持戒亦如是。他常常强调:“众生情习纯熟,如油入面,苟非至明至勇者,欲面之出油,不亦难哉?”(注[11])为了加强初发心受戒修学者...、湿生、化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注[15])真可在开示时也说到:因为父母与我之淫心俱动,三者因缘和合而有此身。禅悟的目的在了脱生死,而生死之所以流转不修的原因则在于众生淫欲的发动。至于淫欲之所以...
范佳玲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94757267.html
-
拟想,而非缘起性空的实相。’[11] 上来所述二者对于二谛中道义的不同体会,智者大师以超越性的中谛来统摄二谛,于此可见其圆融贯摄的特色,亦即,虽然他也强调这统合而别于空、假二观的中观,是‘即一即三’且...名’为究竟。三系说法,近可溯及太虚大师所立的大乘三宗,[15] 远可对照于唐代圭峰宗密与永明延寿的三宗判教。[16] 这其中,印顺导师对于正理的抉择和取舍与太虚大师等有异,[17] 他立足于析明‘性空...
性广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433257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