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6550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当代如来藏学的开展与问题(1)

    19 月轮贤隆,〈究竟一乘宝性论?就?〉,《日本佛教学 协会年报》,第七年,1936,页 121-139。此外,月轮 贤隆在这之前,于 1930...日文文章,或参 阅杜正民,〈如来藏学研究小史 -- 如来藏学书目简介 与导读(下)〉,《佛教图书馆馆讯》,第 12 期,19 97,页 39...

    杜正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85949170.html
  • 持名念佛与实相念佛之统一 —本愿即心持名念佛的提出

    处处经论,殷勤叮咛劝往生也19 。  (二)净土法门之修行目标  佛法修行的通途道,经由对佛法的闻思修为方便,以自力的戒定慧增上,而趣向解脱为目的,其理甚明自不待言。然自力的修行解脱,对极大部份的众生...正》卷40页832下。  18《大正》卷12页267中。  19《大正》卷47页78下。  20《大正》卷40页826中。  21《大正》卷12页347中。  22《大正》卷12页348上。  23...

    法藏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90349180.html
  • 禅净双修的类型及其理论基础

    ,郤是一致的(2)上智之人,不执著于空有二谛19,因此不会把禅(空)净(有)二宗视为不同之理相反地,下智之人则各立一边;若不是站在空谛的立场,主张参禅是究竟的实法净土是不了义的权法,就是站在有谛的立场...,中-下   19 引文虽没有明说,但空谛指参禅,有谛指净土,应该是引文的意思禅宗主张一切皆空,净土宗则阐述有(阿弥陀)佛有净土,一个空宗,一个有宗,正合乎引文所说的空有二谛   20 八禅八定应...

    杨惠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90449184.html
  • 宗舜法师:《阿弥陀经》夏莲居会集本商兑

    疏钞》明莲池大师撰 广化寺影印《云栖法汇》本   18、《弥陀圆中钞》明幽溪大师撰 广化寺影印印光大师校正本   19、《弥陀要解讲义》明蕅益大师撰 圆瑛法师讲 圆明讲堂印行《圆瑛法汇》本   ...

    宗舜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91049203.html
  • 摄论师的师承及其哲理

    ;祖康为济阳太守,子孙逐家焉,隋初有赵恒者,与清河崔汪以秀才擢第,时号四聪,即其父也。”[19] 十五岁出家,原学《维摩经》,后从志念听《毗昙》,从法彦听《成实》,又听律典,又往彭城(今...唐京师大兴善寺释法侃传〉,《大正藏》册50,页513。   [17] 《大正藏》册50,页532。   [18] 《大正藏》册50,页717。   [19] 《大正藏》册50,页530。   [...

    韩廷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92149225.html
  • 道教与密教

    日本春秋出版社,1978年。  [19] 参见长部和雄:《龙树五明论小考》,见他所著《唐宋密教史论考》页241,日本永田文昌堂,1982年。 ...

    黄心川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92149227.html
  • 煮云法师的佛教经验与佛教事业

    虚门下的法师之用。因此大醒法师1949年来台,即直接住进善导寺;而印顺、演培法师1952年来台,亦随即住进善导寺,没有受到什么寄人篱下、颠沛流离之苦。[19]   其余这些已有名望人脉的法师,如智光...同注2,页160~页184。   [19] 见江灿腾,《台湾百年佛教史之研究》中,〈战后台湾地区重见大陆佛教的经验和模式:以慧峰法师建立天台宗道场湛然寺为中心的考察〉页275。台北,南天书局印行,...

    丁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92349231.html
  • 大乘菩萨道与儒家伦理

    阿黎耶识染净问题,[18] 乃至地论师本身也因为阿黎耶识问题导致水火不容而分  页323  成南道派与北道派。[19] 这在在显示唯识宗为了解决染净问题及菩萨道之立论基础所安置阿黎耶识本身所存在的问题。  总言...册44,页524下)  有关此部份,详参竹村牧男〈地论宗、摄论宗、法相宗──中国唯识思想概观〉(收录于《唯识思想》第九章,华宇,1985年,页383~页393)。  [19] 南北道派是以相州...

    陈英善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92449233.html
  • 小乘实有论或大乘实相论?

      此引经论以定不迁宗极也。[19]  页398  僧肇想要表达的,是诸法实相不来不去的道理,这是〈物不迁论〉的中心思想,他引述经论的文字来印证,意谓他的论点是有经论依据的。我们认为在阅读他的〈物不...(台北:正闻,1952初版,1992修订一版),页79~页101。  [18] 《大正藏》册45,页167下。  [19] 《卍续藏》册96,页292b。  [20] 见《周易...

    黄国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92649238.html
  • 安宁疗护的佛教用语与模式

    除了一般的“苦苦(苦的感受的苦)”,如: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所求不得等,总说为五受阴苦[19] 之外,快乐的感受会变异,它蕴含著「坏苦”的可能性;不苦不...立花隆的调查(46个案例):“?体外离脱(7件)。?通过隧道(4件),?见到光(2件),?见到河川(17件)。?见到花园(19件),?见到山(3件),?与某人相会(16件)。?听到呼叫自己的...

    惠敏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92649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