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4年版,第 140页。),认为性空即是心不住任何境界,不缘善恶,排除一切思念,以达虚空境界。显然,这是源于赤松德赞时期由汉地传入吐蕃的摩诃衍的禅宗理论,就是说,这一时期宗喀巴将“离经叛道”的汉禅之见视为...
佟德富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11142268.html
-
…若能一心念佛修戒,或得度难”。寻即依教系念,时至六日即有二鬼来,耳闻其念佛之声竟无能前进。[140] 阿弥陀佛又名“无量寿佛”,因为此名号之殊胜功德,所以称念佛名才能有上述经文不可思议的果报。念佛...印度学佛教学会,1961年),页137下栏第14-15行。 [139] 《安乐集》卷下,T47, no. 1958, p. 12a8-12。 [140] 《安乐集》,T47, no. 1958,...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55242603.html
-
的论证上,智顗根据“生灭四句”
p. 140
的原理来论证“一念心”和“三千法”之不可得,他说:
当知四句求心...
陈坚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55342604.html
-
142),页 140。 [43] 如果根据后学在硕士论文中,将“本体论”与“心性论”做两种哲学基本问题型态的严格区别,那么,应该说有属于“心性论”层次的意义更为恰当。因为,“无念为宗”原是直对人...
陈平坤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60742620.html
-
。最典型的例子是,越南現在有140餘位僧尼在中國、印度、法國、斯里蘭卡等國家留學,攻讀博士、碩士學位,兩年內將有50名博士畢業,學成後基本沒有返俗的現象,且絕大多數都回國從事佛教工作。[6]只有正視...
宗舜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13342775.html
-
不但是空、亦有其假有的一面而得中道观)。佛陀说圆教位的目的是为了生界外理善,[139]破无明理恶,[140]缘理见中(即体认诸法实相之中道观:诸法本来空、假不二,一即一切,一切即一。)。[141]这一...138页上至中。[41] 详见同上,第138页中至139页上。[42] 详见同上,第139页上至中。[43] 详见同上,第139页中至140页中。[44] 详见同上,第140页下至141页上。 [45] ...
沈海燕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211843453.html
-
] B.41, pp.144-145。 [68] B.41, p.141。 [69] B.41, pp.140-141。 [70] 如王泛森就曾提到:“从欧阳修到崔述的例子都使我们...
朱文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221543508.html
-
不得生死。
p. 140
原文根本扯不上生死,但歎時光流逝如川水。但對一個生死心切的求道者來說,生死大事是何等迫切,豈能蹉跎徘徊。也因為這種切身的感受,使他作了如此的註腳。此外,卓吾十分推崇泰州學派...
羅永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243743663.html
-
禁,然执行并不严格,上引严佛调即是汉人出家之例。 [4]所谓士族,我们采取毛汉光的两条标准:1,累官三世以上者;2、三世之中有两世为官五品以上者。(见《中国中古社会史论》,第140-144页,台湾...
王青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283343767.html
-
佛教思想,再進而到三論、天臺、 p. 140 華嚴、禪宗、乃至淨土等各宗各派的思想,便可證實此一情形。被限性和展開,亦是一物的兩面,換言之,其思惟亦即由其特殊形態所限定。世界各民族文化如此,中國...
張曼濤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22144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