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993篇,用时104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职业教徒的阶层分析

    如左慈这样的方士,“少明五经,兼通星纬”[52],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显见不会出身于贫苦之家。  在吴国,有杜契,曾被孙权用为立信校尉[53]。魏伯阳,“本高门之子,而性好道术,不肯仕宦。”[54]...[53]《云笈七签》卷一一一引《洞仙传》,《道藏》第22册,755页,下,文物出版社等出版,下引《道藏》均用此本。  [54]《神仙传》卷二,12页。  [55]同上,11页。  [56]《历世真...

    王青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283343767.html
  • 考證、典範與解釋的正當性以《大乘止觀法門》的作者問題為線索[*]

    社會經濟條件/結構為何?[53]………凡是涉及此一問題層次的思想史,一般被歸類為「解釋性歷史」(explanatiry history)。 進一步來講,學術思想史的研究路線經常會面臨到一個比較喫緊的...項認知模式衍生的知識範圍稱作「知識領域」(episteme),然後企圖研究 "discourse"在知識領域內作用的過程(參見註 8 及註 53所引書)。本文所說的「論述」與 Foucault 所謂的 ...

    朱文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293143915.html
  • 《攝大乘論》「種子起因說」之探究

    :《攝論》「種子起因說」是個相當值得注意的研究主題。  《述記》在敘述「本有說」、「新熏說」及「本有新熏合說」的教證時,   p. 53  即分別以「有漏種」和「無漏種」作說明,所以《攝論》「有漏種」...個地方:其一是, 「是聞熏習下中上品,應知是法身種子」,真諦譯的《攝論世親釋》即對此文解說為「聞熏習」是「法身種子」,是有為的,「五分法身種子」,[53]印順法師即依此認為:「聞熏習」也可說常等四德...

    郭翠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293343918.html
  • 格義佛教思想之史的開展(1)

    三十七篇,也是取法佛教和老子書的。他說﹕  p. 53  「吾覽佛經之要,有三十七品,老子道德,亦三十七篇,故法之焉」[42]。  然而,牟子雖強調佛教與老莊的共通性,但否定鬼神、數術、方技的民間信仰,...一節說﹕  「師云﹕菩薩心履踐大道。欲為體道,心為(與)道俱,無形故言空虛也」[53]。  這裡的「體道」、「心與道俱」、「空虛」等等,原是老莊學中的常用語,而將它安然的用來註釋經義。又自何、王的...

    林傳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23944344.html
  • 龟兹国与西域的大乘佛教──从两汉至鸠摩罗什时代(2)

    韩翔、朱英荣,《龟兹石窟》(新疆大学出版社,1990年10月),页53-54。  [53] 释东初,《中印佛教交通史》(中华佛教文化馆、中华大典编印会出版,1968年2月),页129-130。 ...

    唐秀连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30644400.html
  • 论前后期佛教对解脱境的看法

    非处疑”,《大智度论》卷 24 有底下的说明:“佛知一切诸法因缘果报定相;从是因缘生如是果报,从是因缘不生如是果报。”( 注53 )这不外是说:什么行为得到善报(处...”的描述是:   ────────────   (注53) 大正25, p.237(上)。   (注54) 阿毗达磨俱舍论卷 27 说:“佛十力者, 一、处非处智力, 具...

    杨惠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34144483.html
  • 圆仁与唐代巡检(1)

    曾谓:“游奕使,领游兵以巡奕者也......杜佑曰:游奕,于军中选骁勇谙山川、泉井者充,日夕逻候于亭之外,捉生问事;其副使、子将,并久军行人,取善射人。”(注53)因此,游奕使及其属官子将所执行的任务...502注。注52黄清连,〈唐代散官试论〉,《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  》58.1(1987):200。注53《资治通鉴》,卷二○九,页6621,“中宗景龙二年三月”条胡  三省注。注54《入唐记...

    黄清连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35444507.html
  • 中国佛教世俗化的一个标识――关于唐宋文献中“肉身菩萨”的若干分析

    ,可谓殊途同归。当然,如此做之目的,是为了将其成为信徒们膜拜的新偶像[53]。如《宋高僧传》卷二十九《唐温州陶山道晤传》云其:“一夕加趺而卒,身肉无沮,如入三昧,议不焚葬。后五年,忽举右手...传》卷十三《唐蕲州黄岗山法普传》。   [53] 后代文献中追记唐宋间僧人肉身为偶像的也很多。如李祐之修《康熙云都县志》卷十《五代慧应祖师》云其圆寂后,“大众不忍火之,塑其肉身祀焉。&...

    严耀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43444616.html
  • 考證、典範與解釋的正當性:以《大乘止觀法門》的作者問題為線索[*]

    思想傳統會在其所處的時代中獲得改造與修正?支持此一思想傳統的社會經濟條件/結構為何?[53]………凡是涉及此一問題層次的思想史,一般被歸類為「解釋性歷史」(explanatiry history)。 ...於人們對外在世界的特定認知模式,他將此項認知模式衍生的知識範圍稱作「知識領域」(episteme),然後企圖研究 "discourse"在知識領域內作用的過程(參見註 8 及註 53所引書)。本文所說的「...

    朱文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74445107.html
  • 北朝佛教社区共同体的法华邑义组织与活动-- 以東魏〈李氏合邑造像碑〉為例

    五《出三藏記集》第八,頁 53 下。 ( 註 16) 竺道生《法華經疏》《卍續藏經》第一五O 冊,頁 805 下。 ...有邑義組織職稱者計有 181 人 (10 名比丘不予計算 ), 其中屬於「邑主」、 「邑子」系統有 108 人,「唯那」系統 53 人,計 161 人,佔邑義組織職務 ...

    顏尚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85945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