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昌国僧团与焉耆的联系虽未见诸文献,但高昌国与焉耆的政治联系却甚密,早在曲氏高昌初年,曲嘉即遣其第二子为焉耆王(注释:事见《魏书》卷一0一〈高昌传〉、《隋书》卷八十三〈高昌传〉、《北史》卷九十七《...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50050016.html
-
据《资治通鉴》载,光宅元年(六八四),“太后称制,四方争言符瑞”。有嵩阳令樊文献瑞石,武则天令宣宗于朝堂,并把道出真相的大臣元常贬出为随州剌史(注释:《资治通鉴》卷二0三“则天后光宅元年”,第六四...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50050018.html
-
品往生(表2)
属性
品位
生前相状
...
清净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60450155.html
-
第十一课 佛教与观光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人到世间上来,除了要把握时间、争取时间、利用时间,多做有益社会人群的事,以延长时间上的寿命以外,更应该扩大生活领域,开阔心灵空间,让自己融...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00051958.html
-
第九课 十二因缘 生与死是人生的两大课题:生从何来,死往何去?生死的由来,佛教说为“十二缘起”,即: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循环相续的结...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00351964.html
-
第十一课 佛法的内容 佛陀住世说法四十九年,当时并没有任何文字记录佛陀的言教,皆以口传记忆方式传诵。佛陀入灭后,弟子们深恐佛陀的遗教散佚,同时也为了确立教法的流传,于是由大迦叶□领导五百位大阿...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00651970.html
-
第七课 称谓 一、佛教常用的称谓有那些? 佛教的称谓是一种礼仪,常代表着当事者的身分或职务,也是一种修持程度的表征。称谓的先后大小具有维系佛门纲常的功用,如法合宜的称谓,是学佛行仪中不可忽...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00751973.html
-
riguhyagarbhanamatika),简称《八卦疏》 2.佛密上师(Buddhaguhya)造,《差别注》(rNam dbye‘grel) 3.云敦吉祥金刚(gYung ston rDo rje ...snying po rgya cher‘grel pa) 2.莲花生(Padmasambhava)造,《口诀见鬘》(Man ngag lta phreng) 3.莲花生造,《广疏》(rNam bshad...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24352306.html
-
下足住时,当愿众生:心得解脱,安住不动。若举于足,当愿众生:出生死海,具众善法。着下裙时,当愿众生:服诸善根,具足惭愧。整衣束带,当愿众生:检束善根,不令散失。若着上衣,当愿众生:获胜善根,至法彼...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51852654.html
-
大彻大悟 小时候阿公往生是请道士来做法事,祭坛两侧悬挂著十八地狱景象的图画,其中不是面目狰狞的狱卒,就是阴森诡谲的寒天雪地,与万般凌迟的火城地狱,当时我总认为那些都是邪说邪术,不足采信。 而此事发...
地皎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53052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