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993篇,用时2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宋代佛教寺院与地方公益事业

    徽州府志》卷五,〈恤政〉,页五一上。  281页  责收支出入,以备洒扫和修葺之用(注53)。可知这所养院是由弥陀道者童师总其成,但是院田之催收则由西隅官汪万石负责,会计出入则交给传教寺僧师亮,各有职司...行者二人负责,管干庄务收支并给  ---------------------  (注 53) 《嘉靖淳化县志》《天一阁明代方志选刊》卷十四,〈文翰〉,引石宗万于开禧二年(1206)所撰〈安养院记〉,页...

    黄敏枝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55447397.html
  • 汉译《健拏骠诃》中仙人名试析

    词,唐本则用第一、第三两词 (53),每每正好 是四个方块字。不知,背后的考量是否是说,全名的六个音 节完整地音译出来,形成长达六字、连起来在中文不成词的 ...引申出“章节”义,也是很有意思 的一个问题,但在此无暇多加考证。)既然 页 53 如此,则不适合在 "Ga.n.davyuuha" 后赘添 "suutra" 一词,也...

    高明道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0947440.html
  • 如來藏之初期及其思想之研究

    際相應體,及清淨法者﹕此法如實不虛……智慧清淨,真如法界不思議法無始本際以來,有此清淨相應體。」(註53)  眾生煩惱法與本際如來藏不相應﹕「如來藏本際不相應體,及煩惱總不清淨者,此本際如來,離脫不...、十六、四五七、下。  (註 51) 同(註5) 、大正、十六、四六三、下。  (註 52) 《佛說不增不減經》、大正、十六、四六七、上。   (註 53) 同(註52)、大正、十六、 四六七、中。 ...

    李志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2347472.html
  • 大乘禅波罗蜜“止观法要”之抉择(2)

    而弘化南方,再传至隋智者大师,从禅出教,宗本《法华经》、《涅槃经》,后开一代天台教观之学。其所明之圆顿止观,曰:百界千如,三千诸法,即空、即假、即中,皆具足于介尔妄心之中,名为“一念三千”[53]。此...。  [52] 八不说,即《中论》“观因缘品”中说:“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龙树造,鸠摩罗什译,【大正藏】第三十册,页一。)  [53] “一念三千”中,三千之数可分解为...

    释性广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2747485.html
  • 巴利学研究纪要:1995-2001(1)

    Root of Existence : The Mulapariyaya Sutta and its Commentaries。53这是《中部》第1经「根本法门经」及其注释、解疏的翻译。注释几乎全译...正式发行此版光盘:Palitext version 1.0 (MS-DOS版)。147 【6.1.2】这片光盘收录了PTS版巴利三藏共53册原典(律藏5册,经藏即五尼柯耶37册,论藏七部论11册),但...

    蔡奇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3747508.html
  • 十善業道是菩薩戒的共軌論

    不同的情況,作了少許的調整。 八、消極的十善法昇華為積極的菩薩行 大致上說,在原始的聖典中,十善業是跟十惡業相對,(註 53)而其相對的用語,尚有十增法與十退法,增者為十善,退者為十惡;...(註 53) 例如《中阿含經》卷15 第70 的《轉法輪經》。《大正藏》卷1,頁523上。 (註 54) 《長阿含經》卷9 第10 的《十上經》。《大正藏》卷 1,頁 57上。 (註 55) ?《...

    釋聖嚴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4747529.html
  • 从原始佛教到阿毗达磨论书的二谛探讨(2)

    .323~342。  3. 小山:〈从人生的多苦观谈到“苦”“集”二谛的开展〉,《现代佛教学术丛  刊》第53册,《佛教根本问题研究(一)》,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67  年(1978)9月初版,p....22卷第11  期,66年(1977)11月,p.29~34。  2. 饭田昭太郎著.昙昕译:〈经量自立论证中观学派之二谛论〉,《谛观》第  53期,南投,谛观出版社,77年(1988)4月25日,p...

    释如戒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0647569.html
  • 汉地佛教度僧制度辨析——以唐—五代的童行为中心

    。隋代智者大师有感于天台僧团的律仪松弛,特别制定了《立制法十条》(52)。灌顶在评论《立制法十条》时说:“先师之法,与诸寺有异,六时行道,四时坐禅,处别行异。”(53)《续高僧...T52/324c。   (52)《国清百录》卷1,T46/793c-794a。   (53)同上,815b。   (54)《续高僧传》卷22,T50/618a。   (55)《景德传灯录》卷6...

    湛如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90247743.html
  • 百丈清规》与中国佛教僧团的管理创新

    还有全国性的自主的教会组织,集中指导,统一活动。"53各宗派教团组织的扩大,相应组织管理制度也必需制定,以与其不断发展的中国化思想趋向相一致。但实际情况却是,佛教各宗派"为了维护和扩展本宗派的势力,...文化出版社1978年第284-285页、第287页、第282页。  9.《法苑珠林》卷62《祭祠篇·献佛部》,《大正藏》卷53第749页。  10.《资治通鉴》卷211《唐纪二十七·玄宗开元二年》。 ...

    王永会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90447747.html
  • 《杂阿含经》经文的厘正初探

    如是比丘!掉心犹豫,修择法觉分,精进、喜觉分,则非时;修猗、定、舍觉分,自此则非时,此等诸法,内住一心摄持念觉分者,一切兼助。  (印九一一)(光七二六)(大七一四)(内五一七)【S53】  说明:「大正藏版」对经文(4)的标点不明确,今依(D)南传巴利藏相当之经【S53】,以及「高丽藏版」的「自此则非时」作「自此则是时」,厘正如下:  (4a)如是比丘![掉心生]、掉心犹豫,修择法觉分,精进、喜觉...

    林崇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93147816.html